APP下载

文化扶贫重“造血” 点亮羌寨致富梦

2020-09-10涂佳

巴蜀史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茂县交响乐团音乐会

涂佳

我是四川省文旅厅直属单位四川交响乐团的一名党员干部、小提琴演奏员。我在大凉山出生长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善良与质朴深有体会,也深知他们生活的艰辛,这让我对少数民族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15 年底,在得知省文化厅要选派干部到阿坝州茂县驻村帮扶后,内心深处对大山的依恋、对淳朴乡情的渴望,让我冒出想去下派帮扶的念头。可作为一名军嫂和一个刚上小学孩子的母亲,现实的困难让我又犹豫起来。但作为一名长于大山的共产党员,回馈村民的质朴想法和融于大山建设乡村的强烈愿望让我鼓起勇  气向家人提出“驻村帮扶”的想法。尽管面对重重困难,我的家人却都大力支持我下派帮扶。母亲决定从西昌来成都帮我照顾小  孩,为我解除后顾之忧;丈夫也为我精心选购御寒衣物,更加坚定我下乡帮扶的信念。虽然“大家”和“小家”的正常生活都将因我的缺席而被打乱,我很内疚,但也很温暖。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再次向单位提出下派帮扶的强烈愿望。就这样,怀着回报大山和尽我最大努力为村民做点实事的质朴愿望,我来到了茂县松坪沟乡岩窝村,开始了我的驻村生活。

岩窝村位于叠溪松坪沟风景区内,是一个美丽的羌族村寨,平均海拔 2800 米以上。可在秀丽景色面前,强烈的高原反应却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记得 2015 年12 月29 日,由于一天走访的劳累,晚上我缺氧严重,因为乡里的卫生院条件很有限,没法输氧,村干部们几乎是飞车把我往县城送。而乡上离县城至少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幸好路途中的诊所里还有点氧气,这才让我缓过劲儿。我鼓励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咬紧牙关也要坚持。就这样过了两周,我终于逐渐适应当地海拔,赶走了高原反应这只拦路虎。

在我走访村民的最初两个多月时间里,时常和村干部们一起冒着飞石滚落的危险,徒步翻过陡坡,进沟入村挨户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走访,我逐渐了解了村情民意,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记满了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在这当中,我也慢慢拉近了与村民们的距离,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盼,成了他们的贴心人。

在全村100 多户人家中,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冬娃子家。冬娃子视力残疾,母亲聋哑,妻子患慢性肺结核,女儿又患尿毒症,全家的沉重负担仅靠冬娃子打零工来维持。看到他们家家徒四壁,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来帮助他们!我将两个月在大山里走访的真实感受和一张张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照片整理成册,主动向四川交响乐团领导汇报情况。经多方协调,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四川交响乐团拉开了“文化精准扶贫”公益演出系列活动的序幕。一时间,在远隔重山的成都,一场场汇聚爱心的文艺演出接连上演,更多的人了解了大山深处的真实状况与人文需求。团领导和不少热心群众也通过我向岩窝村的村民们送去问候,最终我将筹集的10000 元资金送到了冬娃子手中。同時我还协调相关部门对贫困户拟定扶贫帮扶方案,在省文化厅和交响乐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最终落实项目资金 47000 余元。我现在还记得,贫困户们在启动养殖、种植项目那天幸福的笑脸。我想,人民群众满意就是对一个党员最好的奖励。

每年农历 6 月 19 日是羌族的“转山会”。如何让传统民族节日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我积极协调四川交响乐团前期深入茂县松坪沟乡岩窝村对羌歌羌舞进行采风,其后围绕“体验原生态,展现新风 貌”这一主题,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游客互动”思路,秉持依托松坪沟乡固有 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羌文化发展、传承 和传播,带动松坪沟乡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宗旨,策划转山会活动方案。为此, 四川交响乐团积极组织优秀演员,进行精心编排、认真排演,确保“转山会”活动顺 利进行,真正把文化扶贫落到实处。经过努力,“转山会”吸引了更多游客到来,并获得多家媒体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岩窝村知名度。

有了组织“转山会”的成功经验,在瓦尔俄足节上,我再次协调四川交响乐团参加此次活动。节日当天,四川交响乐团在萨朗广场举办了一场名  为“云上尔玛”的民族交响乐音乐会,将传统的羌族歌舞与现代交响乐巧妙结合,把茂县羌族艺术家传统的乐器、曲风、曲调、融入到交响乐团中,使交响乐、民族音乐、民俗音乐进行了一次有机的碰撞和交融,为茂县老百姓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

在我的协调下,四川交响乐团·天姿国乐还多次来到茂县,深  入基层开展“搭建艺术桥梁,助力扶贫攻坚”送文化下乡活动。天  姿国乐的演员们先后在凤仪镇小学、古羌城演绎中心、七一富顺  镇小学、永和乡小学、三龙乡小学、黑虎乡小学、茂县河西小学、茂  县宗渠小学、茂县凤仪小学、茂县光明镇小学和茂县七一民族中  学,以演奏和讲解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奉献了精彩的音乐盛宴, 并介绍了中国的民族器乐知识,不但给孩子们带来了音乐的熏陶,也将孩子们的音乐教育纳入艺术扶贫新方向。

2018 年暑假,我带领由茂县教育局选出的当地孩子,参加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三期“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  游学。孩子们在四川省图书馆感受知识的海洋,在四川省科技馆参观科普展览和趣味互动,在贝尔机器人儿童学院体验趣味机器人搭建,并来到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了解相关知识。孩子们在快乐的行程中开阔了眼界,年轻的心灵种下了梦想的种子。2018 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 周年。我将茂县孩子们书、画、羌绣等作品带出,参加在成都举办的“  中日·一心青少年书画展”。茂县孩子们的书、画、羌绣作品在此次活动中脱颖而  出,代表四川青少年走出国门在“日本第八十六届全国书画展”展出。

在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我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和搭建展演平台,让岩窝村通过展演“走出去”。2016 年,我选拔出43 名村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排演,并把他们带到成都,在省川剧院举办了羌族原生态多声部的专场演出。民族文化瑰宝走出大山,登上专业舞台,成为岩窝村一张亮丽名片。

之后我趁热打铁,协调四川文化·院团联盟和四川文化志愿者组织18 个家庭44 人前往岩窝寨入住村民家进行深度体验游,《四川日报》、四川在线等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既传承和保护了羌文化,也提升了羌文化知名度,带动了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2017 年 5 月 21 日,我在音乐之家举办了《与爱同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开场时,四川文化志愿者通过分享他们到岩窝村的亲身体验,向现场近200 名观众介绍了岩窝村情况,让观众对岩窝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音乐会现场,四川文化·院团联盟还代表爱心企业向岩窝村捐赠物资,同时我将此次公益音乐会的所有票房收入全部捐给岩窝村,用于岩窝村扶贫与建设。音乐会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及其他宣传渠道覆盖的受众近万人,我也为岩窝村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献出了一臂之力。

如今的岩窝村已成功脱贫摘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报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岩窝村的明天将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单位:四川交响乐团)

猜你喜欢

茂县交响乐团音乐会
失败的音乐会
卡内基特别支持,为青少年音乐家搭建平台
森林里的音乐会
新年音乐会
世界十大交响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