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粮食物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2020-09-10刘卿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效率评价粮食发展现状

刘卿

摘要:物流是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的过程。粮食物流是将粮食从生产、收购、储藏、流通加工等作为供应链,是将生产物流、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结合一体的物流。山东省粮食物流从2003年起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许多物流配设中心逐步形成,已然成为山东省的重要产业之一,使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年来,粮食连年增产,不断推动着粮食物流的生产,本文通过讨论山东省粮食物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加强山东省的粮食物流发展建设。

关键词:粮食;物流;发展现状;效率评价;影响因素

粮食物流是由粮食的生产、加工、收购、流通、销售等过程所构成的,每一个物流过程都是粮食物流产业链的重要增值环节,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最为主要的就是市场的供需状况。山东作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为我国维持市场上粮食供需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山东省的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当中,其现代化的发展是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必经之路,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能够有效提高粮食物流效率,提高山东粮食物流的转运与接卸能力。针对山东省目前粮食物流现状分析其物流效率与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帮助粮食物流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粮食物流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一、山东省各地粮食物流优势与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1山东省各地粮食物流优势

山东生位于黄河下游,与东北省、河南省交接、与安徽、江苏相邻,其优越的地理优势让山东省的交通业迅速发展,其中基本建成了五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其铁路建设与水运建设也位居全國首端。在粮食生产方面,山东省是全国粮食的主生产区域和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居全国首端,2019年时,山东省的粮食产量具全国第三。山东作为粮食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大省,粮食总产值连续六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200亿,这都在于山东省优越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粮食种植面积。从仓储设施方面,经过国家对其的完善建设,粮食仓储设施改进扩建为粮食物流中心,有着十分坚实的基础设施条件。

济南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物流运输枢纽功能,拥有完整的粮食铁路专用线和铁路散粮接收设施。德州市作为著名粮仓,是鲁西北、冀东南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其中粮食仓储设施点便于粮食的中转调拨与储备;潍坊的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横贯山东省东西的综合运输通道,有众多的粮食经营企业,形成了区域性的粮食流通网络。在山东省,各地的粮食物流优势都在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坚实的仓储基础,是粮食物流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2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从粮食物流的运输方式来看,主要在于铁路、公路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主要承担了从收纳库到终端库之间的粮食运输,运量大且连续性强。公路运输主要是从粮站库到收纳库之间的运输,水路运输则是中转库到终端库集并的粮食运输与出口粮食的运输。目前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粮食商品流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格局,原有的粮食储备库、粮食批发市场等都已发展为现代粮食物流中心。从粮食物流流通体制上看,山东省已经加强深化粮食物流流通体制的改革,各粮食经营企业公平进入市场,建立了能够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流通体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建设。从粮食物流运输作业方面,加强了粮食储存环节的机械化与自动化,采用物理防虫的技术对粮食进行绿色储存,并且在仓储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建立了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从粮食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上,加强了对散除、散装、散卸、散运的现代化建设,提升运输能力,对粮食收发设施进行改善,加强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

二、山东省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与物流效率评价

2.1山东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

山东省作为粮食流通大省,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从设施建设、供应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三方面加强粮食物流效率。设施建设在于对于储存粮仓的修改,建立全省仓储管理平和、业务管理群等等,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并且建立粮食现代物流园区,集电子商务、现货交易、储存加工为一体,同时引导资本参与仓储设施建设。在供应体系方面,全面利用现有资源和企业设施,建立应急网络平台,支持粮油应急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和成品粮油仓储设施的建设,实现应急供应网络全覆盖,并且构建市场体系,依托交通枢纽、粮食生产力和销售地及物流流通节点,形成大型的物流市场,构成网上销售、信息交流、仓储配送和线下店铺的粮食流通网络。不仅如此,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构建粮食的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粮食物流流通有迹可循,对粮食市场进行实时监控,确认购销存变化对山东省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全面推进粮食储存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数字粮库和智慧粮库,启动全省粮食流通管理的云平台监视,采取线上宏观调控、监督监察等等,实现粮食流通网络全覆盖建设,信息流通共享。

2.2山东粮食物流效率评价

近年来,山东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在逐步区域完善当中,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为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粮食企业能够快捷地发布或获取粮食供求、行情和政策信息,为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建设条件。并且山东省先进的粮食储存、运输和装卸技术也加强了现代化的物流发展,成熟的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基础,使山东粮食物流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不仅如此,在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建设当中,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将粮食生产者、供应商与加工企业等连接起来,实现生产、供应、销售等的物流一体化,减少了粮食物流运输的中间环节,使粮食物流运输效率得到提升。山东省粮食物流的现代化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营销等各方面以先进的科学现代化技术,使物流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山东省粮食物流发展和效率存在问题及物流效率影响因素

3.1山东粮食物流发展和效率存在问题

3.1.1现代化发展遭遇瓶颈

山东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与粮食流通大省,近年来所建立的粮食现代化物流中心仅能够满足部分区域的粮食供需,在信息化的程度上主要在于信息的整合不够,且信息化网络建设不够全面,使建设的各粮食物流中心较为分散,信息网络共享程度不够,形成了区域化建设而总体建设不足。不仅如此,从粮食的储存、装卸、交通运输等方面,流通运输费用较高,制约了粮食流通现代化发展。

3.1.2物流体系建设与市场化运作差距较大

粮食的市场化运作在于市场中对粮食的供应需求,在粮食物流当中,粮食的市场化经营需要完善的粮食物流体系和管理方法相适应。目前,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当中对于粮食的市场化经营缺少考虑,使物流体系的物流整体规划不够完善,建立的物流体系过于分散,没有按照市场消费对粮食进行创新发展和深度加工,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建立信息化沟通体系,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充足,使粮食的物流以分散的方式低效率运行。

3.1.3流通主题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在山东粮食物流现代化发展当中,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营销商户之间的销售经营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在现代化建设当中未把各个小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市场竞争力较弱。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多,粮食产业化经营程度较大,粮食物流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许多粮食经营与加工产业之间依旧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未进行稳定合作,缺少完善的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农户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农户缺少加工能力和营销方向,农户与企业之间打不成共赢合作,导致粮食物流的产业化发展无法全方位覆盖,使其产业链较短,综合效益不高。

3.2山东粮食物流效率影响因素

3.2.1粮食物流节点

影响粮食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在于糧食物流节点的建设,影响了粮食物流的运输能力。在山东省,济南、潍坊、德州、菏泽等八个城市皆为粮食物流节点城市,在个城市之间,其交通、粮食的生产营销等条件不同,各地的物流运输发展建设不同,为提升粮食物流的运输效率,需要在这几个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运输的衔接和合理转换,提升粮食运输的中转能力,提升粮食物流的运输效率。

3.2.2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建设当中,一些较小的农户和经营企业之间的为实现共赢合作模式,其生产和经营方式较为散乱,影响粮食物流的效率,而这主要因素就在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较为散乱的农户与经营企业之间,建立粮食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充分了解粮食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以及粮食物流政策方面的信息,加强粮食物流的全方面规范化管理,对物流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科学调度,并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活动建设,实现网络粮食物流运输,有效提升粮食物流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山东省粮食物流效率主要在于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建设,山东省以自身优越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在现代化建设当中,逐步促进完善全覆盖网络信息建设并加强基础设施,有效提升粮食物流效率。粮食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也主要集中与粮食物流节点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强这两方面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山东粮食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于邢香,耿建敏.山东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粮食流通技术,2012,(02).

[2]秦锋.山东省粮食物流技术研究.[J].齐鲁粮食,2009,(001).

[3]于邢香,耿建敏.山东省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2013.

[4]李乐锋 刘晓军.山东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1).

猜你喜欢

效率评价粮食发展现状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精准扶贫”背景下全社会扶贫开发投入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重庆市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