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策略融合,提升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质量

2020-09-10卢颖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卢颖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教学思想的逐步深入,小学阶段的美术知识教学期间,需要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之能够同步提升学生们的知识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在创编相关教学方法时,需要围绕学生当前的美术知识学习表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内容,用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故而,教师对小学阶段的美术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决定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综合指导,使之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融合;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240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小学阶段的美术知识期间,需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为学生们选取与教材相契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综合提升其美术知识学习质量。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拓展大量趣味性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展示大量信息化教学资源,借助其教学的技术优势,用以深化学生的美术知识印象。此外,通过教师为学生进行演示性教学,可切实增强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法理解。最终,通过教师为学生设计美术鉴赏任务,可以使学生的赏析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

一、趣味性内容拓展,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小学阶段的美术知识教学期间,应由教师重点设计相关教学策略,使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教师综合长期的美术教学经验,可以发现采用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美术知识教学内容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大量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作为当前美术教学的基础,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积极,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时,便可为学生们设计相关趣味性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内容之初,便可为学生们展示不同难度的拼图内容,以及完成拼图需要的时间。通过教师为学生们展示相关趣味性的知识内容,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被教师创编的内容所吸引。通过教师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拼图教学内容展示,可以使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得到提升,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切实优化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

二、信息化资源展示,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小学美术知识期间,需要灵活使用教学策略,使之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从而有效深化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印象。因此,教师在综合性的教学分析后,决定为学生们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法,以此为基础带领学生学习相对复杂的知识内容,希望能够使之有效加深学生的美术知识印象。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美术知识内容期间,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技术优势,为学生们设计大量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们学习关于《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时,便可由教师为学生们结合信息化教学法,进行相应的美术知识教学,希望能够切实深化学生的综合学习印象。为此,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为学生们展示大量形象化、动态化的美术教学资源,从而使学生能够为其展示的知识内容所吸引。也正是因为有了教师对学生们展示多元化的漫画内容,可以使学生对漫画知识的理解更为全面深刻。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信息化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兴趣,并切实深化学生美术学习印象。

三、演示性教学指导,增强学生知识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美术知识学习期间,因为自身对于相关美术绘画技法的认知不足,很容易造成相应独立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们的美术知识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教师决定为学生们设计演示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亲身技巧演示,逐步强化自身对于相关美术知识的理解。为此,教师采取演示教学策略时,需要对学生们的学习基础进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演示性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思路,逐步掌握相应的美术知识及技巧,从而使学生的相关学习状态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期间,便可由教师为学生选取演示性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逐步强化自身的美术知识理解能力。为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相关美术绘画技巧时,便可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演示,使学生能够从基础的用笔入手,逐步掌握相应的水墨绘画技巧。也正是因为有了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演示性教學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相关美术知识期间,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美术绘画水平,并且有效强化自身学习质量。

四、任务化作品赏析,拔高学生鉴赏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基础性的美术知识学习,还应为学生们布置相关的美术鉴赏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师给出的美术作品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思考,对其内容进行有效的辨别和判断。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设计任务性的美术赏析内容,希望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美术综合鉴赏水平。

例如,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山水画》的知识内容后,便可为学生们设计相关的美术综合赏析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以此逐步提升自身的美术综合赏析水平。所以,教师为学生们展示诸如《千里江山图》、《江帆楼阁图》以及《龙宿郊民图》等画作内容。学生们则结合教师教授的相关绘画知识内容,以及赏析山水画的流程和知识要点进行一一印证,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美术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也在逐步强化学生的美术内容鉴赏能力。通过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大量美术赏析任务,可以使学生的鉴赏水平得到实质性的优化和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小学美术知识期间,需要为其设计综合性的教学策略,用以助力学生的相关知识理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美术知识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俊.信息技术制高唤醒学生想象——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44.

[2]杨健.基于学科实践活动 提升美术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7(07):27-30.

[3]朱慧玲.运用趣味水墨画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77.

作者单位:四川省 成都市博骏学校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