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9-10党莹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应用探索高中语文

党莹玲

摘要:求异思维首先教导的是学生如何发散思考,如何对一事物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并得出更立体的结论。因此通过此方法的锻炼,也能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更无束缚的进行知识的思考。因为求异思维主要就是为了完成多维发散思考,引导学生去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这能更好的拓宽学生的思考逻辑,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求异思维;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49

引言

语文学课的学习对于高中阶段来说是占比很重的一个学科,用来解决如何提升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道德心智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在课程授课过程中应该通过更积极的态度及更多举措等,来促进完成求异思维在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被接受度,并且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更简单的完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加强在日常中的运用。这对于学生开阔视野及提升学习思考力有很好的助力作用。

一、求异思维目的及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高中学习中,语文课程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语文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所以以往的教科式的授课方式不能更大程度的完成教学目标,尤其是阅读教育,原来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填鸭式的课程授课方式,让学生被动习得课程内容,但对内容是否被理解、是否能衍生思考、是否能实现日常运用却无人关注。因此如何让语文学习更深入人心,让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人文素养的塑造,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教师的课程授课方式决定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适当的推行求异思维的思维模式,运用在课程授课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在课堂上优质的完成对学生知识点的宣贯,更好的完成课程授课目标。对于学生而言,习得了求异思维让学生在未来的思考时能更高程度的实现学生更发散的对一既定事物的思考。并且在学习日常知识时能尝试衍生学习与基础知识相关的内容,可以更好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二、在引导中完成学生对求异思维方式的理解

对于现在的课堂而言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课程知识点的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来思考知识点的传承即是教师在课程授课时需要首要完成和不断完善的工作。而对于新思维方式而言,教师需在课程授课过程中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较为简单的完成每一次的求异的思考过程,从而在联系中慢慢养成自已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并完成思考同类型问题的习惯。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这一课程授课前,需明确学习基础目标,需传授的知识点,学生的课程内容盲区、对应问题的答疑及衍生内容的普及等。《祝福》这篇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其中的人物,故事来完成当时社会形态会出现的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人物分析這个环节,需要深入的讲解,比如对祥林嫂的描述,展示原句之后建议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思考祥林嫂的人物标签是什么,善良,可悲,可怜等,而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需要做出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语段描述中完成对祥林嫂的人物标签解读。多维度的了解祥林嫂,从而完成对祥林嫂更多维度的人物标签的输出。[1]

三、用新旧知识点的对比提升学生对新思维的接受度

高中学生对于新思维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如何在新思维宣贯的过程让学生能更好的快速尝试,快速融入,快速完成新思维的学习落地是尤为重要的,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新思维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加强学生对人物事件习惯进行恒定的思考,并且能对同一事物或人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理解以及自我创造式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自主完成一定的问题研究并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答案,找到问题的根因从而通过不断的尝试完成学生自身对求异思维真正的理解及融会贯通。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的课程授课时,建议重点通过对同类文章的内容对比来完成对该文章的理解,而对比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希望通过学生已熟知的文章对比思考出哪些是新文章的核心重点知识点。比如:通过两篇文章的阅读后,认为两篇文章事件描述上有什么不同;对于同一作者的文章来进行对比的话,作者有哪些叙事习惯和方法等。通过这种较为简单的对比阅读法可以让高中生更快的进入到对比工作中,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更快的理解到求异思维的思维方式,以及提升学生在运用时的成功率,提升学生对求异思维的认同感及未来的使用率。[2]

四、结束语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为高中语文教育创立了新的教学思维,致力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学术人才。因此求异思维的贯彻落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养成高中学生语文类的思维素养以及创造力有着非凡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并着力将求异思维贯彻到学生学习,学生思考,学生答疑中,通过氛围的营造,实现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艳清.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课外语文:上,2016(3):9-9.

[2]詹文杰.研究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南北桥,2014,000(007):89-89.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应用探索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Midas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