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

2020-09-10刘世贵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初中农村

刘世贵

摘要: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农村的初中语文教育因为理念和设施的缺乏,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本文立足农村现实情况,简要论述了几种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0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应注意的重点。而如今的条件下,我们的农村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其教学力量、教学理念、教学设施等等方面都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农村的教育在现阶段对于学生各项技能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收到的制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在这种教学条件之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农村初中的教学工作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创造阅读情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农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育是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因为学生受环境的影响,对于安安静静的阅读学习没有兴趣,初中生相对比较活泼,很难静下心来进行阅读的开展。而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针对农村学生的这些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创设阅读情景,用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兴趣。

例如,笔者在讲《藤野先生》这一散文时,笔者便为学生创设出如下情境:“同学们,老师是你们成长道路上所必不可少的角色,她教会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使你能够更好地生活,那么,老师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有一份形象拼图,请你们来填充。”而后,笔者便让学生回忆其对老师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和哪些事有关,让每名学生都画出自己心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的大致形象,并通过文字“标签”丰富老师的形象。这样,学生在绘制形象拼图的时候,其便能够自觉回忆老师与其成长的点点滴滴,从而促进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感动等情感的产生,接着,笔者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情感去带领学生理解《藤野先生》一文,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美。

二、重视朗读活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初中的教学工作中,传统阅读的开展主要还是以课堂为主,但是这种形式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身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对于阅读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朗读活动的开展,增加学生的个人领悟和情感,以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湖心亭看雪》教学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欣赏雪后美景,体味白描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朗读的情感与节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很快就投身到朗读中,有的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桡”“毳衣”等不认识的字,借用字典进行了查询,并理解了它们的含义,顺利展开了接下来的阅读。学生一开始念得有些磕磕绊绊,随着朗读的加深,学生不仅掌握了朗读的节奏,还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这是一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湖心亭看雪的事情来抒发情感的文章,看到了张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与清高自守的品质。接着,笔者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分别让男女生来诵读,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发现由男生来读前句显得更气势,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格局;女生读后句可以展示轻柔渺小的特点,更符合诗句的特点。最后,笔者让学生思考:在国家家庭发生重大变化后,张岱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结合朗读的印象,认为张岱不再追求繁荣美好的外在,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这种方式,笔者组织学生大声朗读,培养了学生朗读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课文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学生均衡发展

留守儿童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特殊产物,也是不可回避的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同时,孩子作为建造这个世界的未来,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应该被善待、都应该收到良好的知识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借助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不同的教学角度来实现学生知识与人格的全面完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需要结合班级内的留守儿童进行重点知识教育。因为留守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缺少父母的监督往往会造成语文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出现。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重点培养。

例如,笔者针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会进行重点知识培养。首先,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会根据语文教学课文的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通过笔者日常的教学指导和课后陪伴来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情感。如文章中对于大自然的感恩或者歌颂,那么笔者将会对留守儿童进行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教育;如果作者写出的是对于父母或亲友的感恩之情,那么笔者就是借此機会进行感恩教育。其次,笔者要求班级内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形成帮扶小组,并通过日常语文学习的带动和基础知识学习的帮助和作业监督来提升留守儿童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最后,笔者还会借助课下的时间为留守儿童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补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并监督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和情感培养,留守儿童不仅能够在语文学习小组当中建立学习自信,还完善自身的情感,树立良好的心理。通过这样教学,才能使得初中的语文教达到其应有的目的,并在期末检测中交出了较好的语文知识答卷。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教学环境下,农村初中的教育水平和城市教育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也由于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施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农村教育在当今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尽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唐伟.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N].贵州民族报,2017-08-03(A03).

[2]岳志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12.

作者单位:四川省会理县益门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初中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