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的社会心理探讨

2020-09-10郭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手机依赖

郭壮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随着手机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日趋成熟,都市青年产生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现象,这种群体效应显然不是偶然性可以解释的,其行为背后具有深刻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对此,文本着重就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的社会心理成因以及对策展开详尽探讨。

关键词: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社会心理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智能手机集移动通信、互联网冲浪、社交媒体以及游戏等多样化功能于一身,保障了人们的日常通信、娱乐等需求,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和欢迎。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手机重度依赖患者”,就也是大家常说的“低头族”,其中以都市青年的手机依赖现象最为严重。手机的过渡依赖不仅严重影响了都市青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青年作为强国建设的中流砥柱,其过渡的手机依赖还不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可见,剖析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诱因,同时寻求解决办法,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需求。

一、关于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的社会心理成因分析

(1)从众的心理需求

据相关资料显示,对手机的过渡依赖源于个体的从众心理。从众是人受到群体压力而跟从群体选择的一种社会心理,人在基因层面上就是欠缺安全感的动物,我们会通过从众来降低风险,让自己处于安全处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从众心理和行为都是消极的,相反,正是从众心理这种认知偏差让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避免了天灾对于人类的大规模伤害。就像一只瞪羚羊突然发现了潜伏在不远处草丛中的猎豹,而后这只瞪羚羊开始逃窜,周围的瞪羚羊看见这只逃窜的羚羊,不明就里也跟着疯狂逃窜起来,这就是生物潜意识里帮助它们规避风险的从众行为机制。

对手机的依赖也具有部分的从众心理特征,比如在同事聚会时,当看见周围的人都在低头玩手机时,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把玩起来。尤其是当看见领导也在玩手机时,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从众行为,这在心理行为学中能被合理解释:个体希望自己实施的从众行为能被周围人接纳和认可,如果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时,会感到焦虑紧张等不安的情绪,尤其是与群体中地位较高的人的行为不一致时,这种心理压力会更加严重。

(2)对信息获取的心理需求

对信息获取的渴望心理,是又一个促使都市青年对手机产生依赖的重要诱因。对信息的获取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社会资讯获取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在互联网媒体逐步取代纸质传媒的背景下,信息的大爆炸导致了都市青年的焦虑情节,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快节奏的生活所抛弃。例如在获取新闻资讯较慢时,担心接不上周围同事交流的话题,还比如在错过某些与个体利益相关的信息时,担心自己的反应比别人慢一拍导致利益受损。

2、社交的需求

人际交往是都市青年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他们渴望与同学、同事以及朋友通过短信、电话和社交软件的方式保持交流。这种强烈的社交需求同样来源于高节奏的生活,一方面他们渴望自己的感受能够被倾听,例如都市青年喜欢用发朋友圈的方式表达情感。另一方面他们的心智发展仍不成熟,处于猎奇和八卦心理极为旺盛的阶段,尤其是如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社交软件,例如存在可以匿名聊天的软件,这种缺少束缚和监管的社交环境能让青年们畅所欲言,没有约束和心理负担,符合他们这一时期渴望解放天性的社交心理需求。

(3)趋利避害的心理需求

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相当部分的都市青年在经历了踌躇满志踏入社会,到被生活欺压得遍体鳞伤的痛苦过程之后,本能会趋势他转移注意力,从高压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而充斥着各种游戏和娱乐软件的手机也就成为了他们逃避生活的首选。

二、关于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的解决对策

(1)主流价值观的培养

主流价值观的培养是应对攀比、虚荣心等盲目从众心理的利器,家长和教育机构应该注重青年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其养成勤劳、正直和不图虚名的优秀品质,用主流价值观建设强大的内心以抵御自卑、不安和挫败感。同时,主流价值观中还包括人格和道德信仰,青年只有着眼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盲从和信息焦虑心理导致的手机依赖现象。

(2)健康兴趣的培养

健康兴趣的培养是解决趋利避害心理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健身项目转移注意力,例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合理地发泄高压工作下的心理压力,不仅有利于都市青年的心理健康成长,还能解决手機过度依赖的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既不利于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上文剖析了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成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每个公民都应该从以上方面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审视,结合社会有关部门尤其是学校等教育机构,完善都市青年自身素质的培养,摆脱依赖手机的习惯,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穆丽思. 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影响研究[D]. 2018.

[2]王新蕾, 徐荣华, 郭雪莹,等.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改变策略的个案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11).

[3]林建挺, 向绍军. 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心理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 都市家教:创新教育, 2017(4):86-86.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手机依赖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干预分析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
方言角色社会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