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蛰

2020-09-10

现代苏州 2020年4期
关键词:风邪苏州人春雷

3月5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而中国部分地区也进入春耕季节。

春雷

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

春耕时节

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除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好时节,我国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民俗

惊蛰时节,温度上升,正好给了病毒最好的滋生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流感容易在此时爆发的原因。而对抗流感,自古以来都是依靠艾草。古时候,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家中四角,用艾香驱赶虫、鼠、霉味,许多地方也用这种方法来驱赶霉运。民间各地还有很多不同的除虫仪式,江浙一带用扫帚扫虫,湖北土家族有“射虫日”,客家人吃“炒虫”。

养生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温度变化大,特别容易受风邪侵扰。风邪是“感冒”的古语,如今中医依旧沿用这一叫法。

一定要注意脖颈与足底的保暖,颈部是身体的“门户”,如果不掩護好,风邪很容易入侵,老人们常说的“春捂”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春天要养肝。怒伤肝,所以一定要戒怒,注意心情和畅。

好口彩

梨的谐音是“离”,意味着远远的离开疾病,告别冬季,所以惊蛰吃梨可以讨个好口彩。

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功效。春季吃梨最好还是以冰糖煮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降逆。

春天味道

苏州的春天,就是野菜的一场大型时装秀。俗话说“惊蛰到,野菜长”。

苏州人的餐厨食材讲究时令本味,餐馆里的一腌笃鲜、食堂里的一份菠菜粉丝、横街的韭芽春卷、家厨的椿芽拌豆腐……本地食材的多样性,足以让苏州人在惊蛰时节品味着清淡雅致的春天味道。

三侯

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便引出千娇百态。

二候“仓庚鸣”。仓庚为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

三候“鹰化为鸠”。古称布谷鸟为鸠,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猜你喜欢

风邪苏州人春雷
惜物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花事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惊蛰吃什么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张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