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初中科学教学探究

2020-09-10江雪敏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6期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科学实验初中科学

江雪敏 温岭市石桥头镇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和实施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化教学这一理念被广泛提及,且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组织策略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于初中科学这门理論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学生经常会因为科学知识本身具有的较强逻辑性和缜密性对科学提不起兴趣。而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科学教学中来,能够拉近科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促进科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究一番生活化教学模式和理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理念;生活情境;合作学习;科学实验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生活中的场景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在调动学生情感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组织策略。它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极大转变传统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及死记硬背式学习方式的束缚,使科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全面改进和提升。为此,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运用生活化模式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巧妙链接,科学教学也因此变得精彩纷呈、趣味无穷。

一、运用生活情境,优化导入环节设置

科学本身是一门知识内容相对繁多且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因知识的抽象、严谨特征而对知识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课堂中来,初中科学教师可以从导入环节入手,通过设置生活化生动课堂情境的形式导入新课知识,为单调、枯燥的导入环节增添一丝新颖性和趣味性,学生也能透过熟知的生活化现象更好地感知科学知识,从而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以及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学知识的探究中,对促进科学教学活动的顺畅进展和实施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以“汽化与液化”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营造情境,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汽化、液化特征的现象,如夏天在户外游泳的人刚上岸时会感到冷,有风吹过甚至会冷的发抖;夏天人们为了降温防暑,常常用洒水车在街上洒水,以此来达到降温的目的;秋冬季节,室外小花的叶子上常常会有一层霜;冬季,人们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戴眼镜的人会发现他们眼镜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等等,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对新课的知识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通过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知识,吸引了学生对课堂的有意注意,课堂教学活动也因此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二、引入合作学习,探究生活科学常识

生活化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创编,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和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实现单调知识的具象化、形象化转换。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经历理解所学知识。鉴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每个学生对生活环境的认知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此,初中科学教师应注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生活化探究,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例如,以“动物的生长周期”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人与青蛙、蝗虫生命周期的共通性,了解生命周期与生命代代相传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探讨。同时,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充分了解,并在遵循隐性分层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标准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保证每个小组整体的实力和水平相当,且每个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水平又不尽相同。完成学习小组的划分后,让学生围绕“动物的生长周期”这一话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结合相关的资料谈谈不同动物的生长周期有何不同,动物的生长周期与生命的代代相传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等等,让学生谈谈几种常见动物如蝴蝶、蛙、蝗虫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如此,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模式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展开交流,实现了不同想法、思想、思维之间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和体验也变得丰富起来,促进了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上的落实和深入发展和实施。

三、组织科学实验,强化实践运用能力

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借助实验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对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为此,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借助实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例如,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深刻了解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一些与声音产生、传播以及测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比如将手机放置到玻璃瓶中并逐渐抽空玻璃瓶中的空气,而瓶中手机发出的声音逐渐变弱直至消失,充分说明了声音在真空中是不传播的,使学生对声音传播的条件有所了解。接着,设计一些其他与声音有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深刻了解本课的知识内容。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也动手操作能力等各种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达到了以往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效果,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因此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总之,生活化模式作为新课改强调和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策略,在弥补传统教学不足以及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方面有着自身独有的价值和意义。初中科学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运用生活化模式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使单调的科学教学变得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无限趣味,为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促进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徐海波.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

[2]夏积松.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

猜你喜欢

生活化理念科学实验初中科学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探究
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微课不微
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思品教学,乘着“生活化”理念飞翔
小小科学实验
为革命搞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