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情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之重建

2020-09-10陈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6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小学数学

陈菲

陈 菲 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小学

摘要:思维可视化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方向与策略,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水平,建设高效课堂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思维可视化情境下,研究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与建设策略,实现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不仅十分必要,且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重建策略

一、构建数学思维

(一)活用教材,唤醒数学文本思维

数学思维的构建并不是乌托邦式的,而是要依托教材文本及其所传达的知识内容,启迪、引导学生正常的思维思考,发现数学文本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并形成有关思维意识的方法策略。比如在讲多边形面积时,首先需要对多边形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有多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计算图形,再分别求解每一种常见图形面积,最后求和,就可以得出多边形的实际面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唤醒学生对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几何图形文本知识的记忆,及其相关联系,形成明确的图形分解模式与体系,从而科学合理的对多边形进行分解,以便于求解。

(二)任务驱动,启迪思维内在活力

小学生往往好奇心比较旺盛,探索欲极强,因此,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项目式教学。即:布置各种课堂任务,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并带着任务、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开发自身思维能力与思想活力,研究探索数学思维与知识内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研究,必须具有时效性与可行性。也就是,一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认知,实现教学内容与目标的生活化,这样才更利于学生理解问题,从而方便得出有效结论;二是任务完成必须要有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项目研究,以带给学生紧迫感与压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潜力,而不是无限期的拖延问题,最终不了了之。比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周末自行分组研究操场、学校花坛、草坪绿地面积的大小,让学生自己组内讨论、探索实地测量的方式与方法,思维运算的经过与途径,并尋求快速求得答案的策略,最终得出实践数据与报告,再由老师对其进行评定分析,挑出其中思维创新意识较强,求解过程更简便实用,答案也更贴近标准的予以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与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可视化研究成果。

(三)交流互动,延展思维深度与广度

所谓实践得真知,思辨出真理。因此,数学思维及其可视化的启迪开发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从而对数学概念、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在交流互动中加深自身对课程知识的正确认知能力;在质疑、沟通、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查漏补缺,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与头脑风暴中,寻求真知与科学数学思维观念,延展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

二、创新教学技术与模式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资源,创新教学理念与思维

随着新兴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与方法。在传统数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课堂学习时也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开小差,导致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知识性缺乏系统的、准确的认知,从而难以理解的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概念,自然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出有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策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编排剪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深入简出的进行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并将所想成的课件推荐给学生下载、保存,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并巩固课堂知识,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思考方式,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实现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的建设。比如,在进行立体图形体积与表面积求解的学习时,完全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360 度展示所需求解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全貌,及其拆解开来的平面图形,明确标注其长、宽、高、半径等数值,清楚清晰的看到各不同数值所代表线条之间的关系,更直观的探索发现其解题思路与技巧,提高学生课堂知识理解能力与效果,实现高效课堂重建。

(二)理论联系工具设备,提升数学课堂应用与理解能力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学教学测量的工具、设备更加精密、准确,所获得的数值也更接近实物本身,偏差大大降低。那么以这样精密的仪器设备进行测绘,就能够更好的呈现图形与数学运算数值的关系,从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数据距离,以简单直观的几何线段图形展示出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与思想运动路径,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实际课堂实践水平与效果。

(三)理论联系生活,推动数学课堂生活化进程

数学教学是一门应用工具学科教学,我们研究数学的目的也绝不是因为数字好玩或可爱,而是基于其多元化的应用途径与价值。无论是简单的市场买卖行为,还是面积求解、方位、气象推算、工程设计与进程评估等方面,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可以说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问题,数学无处不在。那么想要研究数学思维可视化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就需要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现象相结合,推动数学课堂的生活化进程,保证数学研究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效果。比如研究《多边形面积》,完全可以跟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如时钟表面、茶几、烟灰缸的表面积, 那么就需要我们先将这些实物的平面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绘制出来,并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将其变成多个简单常见图形的求解方式,再一一测量这些常见的三角形、梯形、菱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长宽高,按照其数值与表面积公式进行分别计算并求和。由于网络绘图工具与软件的存在,我们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图形绘制的精确度,保证计算效果的准确度。所以计算完后,完全可以找出这些多边形物体的说明书,对其规格、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反推计算经过,以检验计算过程的正确性,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答案错误。

结束语

综上述,思维可视化,即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与思维导图形式,将复杂抽象的思维意识、思考方式与路径呈现出来,以供学生参考讨论的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创新数学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导学生构建科学数学思维模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基于“思维可视化”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重建探析[J].林凌燕.新课程导学. 2019(13)

[2]关于思维可视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构建分析[J].吴玲娟.新智慧. 2019(31)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小学数学
“思维可视化”在新材料作文审题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思维可视化软件Focusky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