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

2020-09-10周艳丽庞晓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5期
关键词:感知表达音乐教育

周艳丽 庞晓瑜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幼儿时期进行音乐教育的培养,音乐能够带给孩子艺术细胞,从而提高孩子的内在的气质,而且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节奏感,让孩子能够更加充实的成长,提高孩子的学习,本文就对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这节奏感知和表达进行相应的阐述,希望能够更好地对孩子音乐的学习得到提高。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节奏;感知;表达

引言

音乐对孩子幼儿时期影响是非常大的,它能够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小班幼儿在这种特殊年龄阶段要锻炼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今后未来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要起到领头作用,关注孩子对音乐感知的发展情况,从而让他们达到学会如何进行音乐表达。为了孩子节奏感知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让孩子们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从小让他们爱上音乐,这够使他们受益终身。

1 培养幼儿感知与表达节奏的重要性

1.1 激发幼儿的感官意识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也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的角度观察世界,做一个有趣的人,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在幼儿时期音乐教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成为音乐家,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音乐学习能力,那么就要激发孩子幼儿时期的感官意识,然后在幼儿时让孩子进行音乐的洗礼,从而让孩子对音乐产生一种亲密的感觉,这样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感官。节奏感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每一个人的音乐感知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所以说,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幼儿时期的音乐感知的培养,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乐趣。

1.2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在幼儿时期是最容易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而且这个时候孩子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也比较强,更容易让孩子进行联想,这个时候就需要音乐老师对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引导。孩子在幼儿时期年龄小,爱玩耍,耐不住性子,如果只是枯燥的教学,并不会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反感。由此来看,节奏教学就更加重要,更早地进行节奏教学,学生掌握音乐就更加容易,同时也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那么老师就需要将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然后促进孩子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音乐的教学。

1.3 提高幼儿情感的表达.

音乐与情感表达有很大的关联,它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的感情表达。节奏多种多样,不同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节奏。节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听各种节奏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全身心地体会不同节奏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这样既能让学生深刻了解节奏,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孩子在幼儿时期情感比较单纯,使用音乐教学可以丰富孩子情感,从而提高其表达能力。在音乐演奏的过程中,能够让孩子聚精会神的体会音乐的乐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形成情感表达。所以说,音乐老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必須要注重幼儿的情感,要让幼儿融入到音乐中,从而更好的提升孩子的情感表达,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形成音乐思维。

2 幼儿音乐节奏感知能力与表达的培养策略

2.1 促进幼儿对大自然声音中节奏的感知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音乐老师,它能够演绎出很多优美的乐曲,自然环境中许多声音也具有节奏,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具有节奏的声音,比如雨滴声,并仔细聆听这些声音,更加自然地感受节奏,全身心地体会节奏。而且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那么音乐老师如果向孩子解释大自然的声音,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这些声音主要包括,雨滴声,打铃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优美的大自然乐章,能够促进孩子对音乐的学习。所以说老师对孩子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孩子掌握到音乐节奏,从而提高感知能力。

2.2 提升幼儿语言节奏的朗诵能力

孩子在幼儿时期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是老师任务之一,刚开始老师可以培养音乐歌词的朗读能力,让学生进行朗读歌词,从而培养其节奏感,然后慢慢的培养孩子的音乐演奏能力。所以说,节奏感是孩子学习音乐的基础,老师必须要为孩子们打造坚实的基础,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

2.3 将语言融入到节奏感中,利用朗诵掌握音乐节奏

孩子在幼儿时期,刚刚学习语言,对语言的掌握还不够完整,这样就需要老师将语言与音乐结合,从而起到在孩子学习语言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那么音乐老师不仅起到教音乐的作用,还要教孩子语言,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所以说,当语言融入到音乐感中,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到音乐节奏,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的方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最重要的元素。在幼儿时期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然后提高学生的感知与表达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让孩子在小时候就对声音有一种特别的喜爱,然后在引导孩子对大自然事物的兴趣,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掌握能力,而且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让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然后让孩子自己进行相应地理解。老师应该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到音乐知识,使学生喜欢上音乐这门艺术,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史剑星.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节奏感培养的方法和措施[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7期):170-170.

[2]陈宝久,刘纪秋.幼儿音乐教育中节奏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 2011,000(001):67.

[3]陈晓灵.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大舞台,No.305(10):221-222.

[4]张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225.

猜你喜欢

感知表达音乐教育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