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2020-09-10肖桦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概型串联所学

肖桦

复习课是一种常规课型。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构建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反思,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

一、指导学生梳理知识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转化,深入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首先,教师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知识间的关联点,能从一个知识出发,把和其相关联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起知识网络;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模块整合等方式梳理知识的主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复习。

比如,在复习《集合》一章时,笔者首先带着学生一起温习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基本关系、基本运算,然后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让他们将与其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如集合还可以用韦恩图和数轴等形式表示出来;包含关系中含有子集和真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表示形式;等等。这样便将集合中所有相关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了,构建起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

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不仅理清了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还建立起了知识体系,完善了知识的认知结构。

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运用类比思想分析相似的知识点,通过比较找出相似知识点间的异同,把握其中的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深入探究其中的结论和内在的规律。这样学生在以后碰到相关的问题时,可以直接将相关规律和结论应用于解题,提升解题的效率。

比如,在复习《概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容易混淆的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完成下表。

学生在类比的過程中,能找到不同知识间的显著差异,加快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针对学生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习题训练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找出知识上薄弱点,还能让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复习课上,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易错点、薄弱点,设计相应的题目让他们练习,以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增强复习效果。

比如,在复习《函数》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解答与函数性质有关的综合应用问题时,经常出现思路混乱的情况,此时便可设计一些有关函数性质的综合性问题让学生训练,引导他们掌握该类问题的通性通法,领悟其中的解题技巧。

学生通过练习不仅掌握了同类型问题的解法,还积累了解题的经验,扫除了学习的障碍。

复习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复习课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还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复习的效率。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索反思,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铁一中学)

猜你喜欢

概型串联所学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地铁上的九座城
非所学
非所学
古典概型要点解读
求解古典概型常见错误剖析
轮滑苦与乐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直上云霄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