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终关怀在老年科病房中的实施及其效果评估

2020-09-10何丽米永琼万明英郑周燕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临终关怀实施效果

何丽 米永琼 万明英 郑周燕

【摘要】目的  探究临终关怀在老年病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7年老年病科收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终关怀能有效帮助老年患者改变对死亡的态度,提高家属对患者死亡的接受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终关怀;老年病科;实施效果

临终护理是专门针对即将离世和丧亲者所提供的一种社会辅助性工作,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全面到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成为了大部分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有研究指出,老年人口中需要治疗慢性疾病、晚期终末性疾病、垂危老人的占比达到50%[1]。患者自身受到疾病对躯体的折磨、慢性病的消耗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都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情绪与病情对的缓解[2]。如何让患者渡过最后一程,成为了医疗和伦理学上的难题。我院对既往收治的60例老年病患者进行了临终关怀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将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7年老年病科收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3~88岁,平均(70.3±4.5)岁;患者对诊断病情的知晓程度:完全知道16例,部分知道10例,不知道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1~86岁,平均(70.5±4.2)岁;患者对诊断病情的知晓程度:完全知道17例,部分知道11例,不知道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对诊断病情的知晓程度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完善生活护理,降低患者的痛苦,合理饮食,定期大小便的同时,对患者的口腔、皮肤、进行护理,预防褥疮,为患者布置一个温馨舒适整洁安静的医疗环境。②为患者提供可靠的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的家属、亲戚、朋友、同事的建立有效的联系,让上述人员在心理上生活上以及经济上的患者提供一定的鼓励与支持。③为患者家属提供社会支持,由于患者家属需要长期对患者进行照护,通常会出现身心疲惫的现象,部分家属甚至还会出现失望、抑郁、灰心的情緒,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家属帮助与安慰,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帮助患者家属安静的陪伴患者度过最后的时间。④疼痛控制,大部分老年患者在最后一段时间都会因为疾病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此时护理人员要采用药物镇痛和其他止痛的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包括热敷按摩,分散注意力,放松精神等。⑤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死亡教育心理支持,包括精神上与情感上的鼓励和疏导,同时倾听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告知患者其实际病情,让患者能够以平稳的心态面对与接受死亡。⑥姑息治疗,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姑息治疗,包括梗塞短路解除术或造瘘术等,通过简单的手术,降低患者受到疾病和死亡的打击,帮助患者解决相应的问题,在生命后期为患者提供较高的生活质量保障,同时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等。

1.3观察指标

于护理结束后对患者接受死亡的情况进行评级[3],共分为三级,分别为:好、一般和差。评价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患者临终阶段对患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和关怀支持的,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对死亡的接受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死亡的接受情况好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受度差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

2.2两组家属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老年患者在临终阶段,由于需要承受疾病带来的折磨,同时在临近生命末期时,对于整个人生的价值会产生独特看法,所以大部分患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障碍,由此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对患者及家属造成痛苦[4]。为了改善上述情况,临床关怀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护理辅助性工作。死亡教育是整个临床关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能让患者及家属更自然的接受和面对死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在适当的时间,让患者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情及预后等,帮助患者理解生存的意义。通过死亡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能接受死亡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死亡教育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疼痛是临终患者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一项集体症状,它不仅仅限于生理的范畴,同时还会涉及到患者的精神、心理和社会领域[5]。疼痛控制的好坏是临终关怀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临终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6]。我们在对患者采取了阶梯止痛治疗方法后,能达到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的效果,同时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以此降低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对心理、精神造成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可靠。对照组患者由于害怕止痛药物的使用会带来成瘾性,所以他们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意减少麻醉性止痛药的使用,所以要加强对对照组患者的止痛教育,降低患者的误区。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整体满意度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终关怀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房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以及对死亡的接受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晶,李玉玲,刘建颖等.老年病房护士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7):3481-3483.

[2]方春銮,梁惠玲,龙丹平等.优质护理在老年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6,32(28):81-81.

[3]金丽萍,张绮.家庭式病房晚期癌症患者配偶照护感受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0):20-23,47.

[4]张慧荣,姜宏宁,杨波等.音乐疗法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7(6):458-462.

[5]颜轶隽,卞雷斯,张文婷等.灵性照顾在社区临终关怀病房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195-198.

[6]范永红,索艳艳,王宁兰等.干部病房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5,12(13):1565-1566.

猜你喜欢

临终关怀实施效果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山东对肉鸡屠宰推行“临终关怀”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
从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发展看地区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老年人居家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