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2020-09-10林嘉怡

高考·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构建对策智慧课堂高中语文

林嘉怡

摘 要:核心素养是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概念,其跨学科性强。高中语文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意识到,要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智慧,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智慧,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文章主要基于核心素養对构建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的路径进行探讨,以实现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智慧课堂;构建对策

语文学科承载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个性美的双重责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全面素质教育引领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构建智慧课堂,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充分思考掌握语文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智慧,以实现全面发展。

一、语文核心素养及智慧课堂内涵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基础性、综合性强,其核心素养呈现多元化,育人是其终极目标。总体来说,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新课标制定的依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本体性要素,主要是学生通过汉语的语言学习,培养其母语情感,进而进行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构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借助语文知识的学习,对现象知识进行判断及推理。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支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发挥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质,帮助学生艺术性地把握世界,并提升学生生命活动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依托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形成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

(二)智慧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助力阵地。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带动下,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能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人格的课堂,这就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着眼于学生的智慧成长,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提升发散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敢于质疑,进而提升实践能力,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成为强者。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构建路径

(一)教师角色的特色化转变。

语文课堂教学关系素质教育成果,教师是课堂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智慧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实现对知识的感悟。教师要保持自己的教学特色,不因过于关注教学成果,而失去自己的风格。教师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创新,学会走自己的特色教学路。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不局限于格式化的教学模式,以体现特色。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细致讲解,在智慧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少讲,多给学生留探究时间,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学习主动性,以全面理解文本内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理解的知识,学生能自主学习的知识不进行讲解;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合理的讲授内容的安排,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推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如在进行《荷塘月色》讲授时,因为学生初中时学过《背影》和《春》,并对作者朱自清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教师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可以不对朱自清的生平进行讲授,而是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进行回忆性学习。对于文本中的一些动词、叠词的巧妙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之后再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应用于作文写作中。少讲多思考,给学生预留了大量深入探究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文本知识,并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悟。

素质教育更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体验文本文字表达的深意。在智慧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环节的有效设计,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悟。学生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每一次阅读,都会获得情感的熏陶。晨读、课堂读、课后读,教师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阅读氛围,学生便可以通过多次阅读体验文本情感,同时促进自己与作者的共鸣。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教师更要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以使学生通过大声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内涵,进而实现知识的智慧化和有效应用。

(四)通过小组合作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集体探讨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可以进行充分交流。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述,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有效的情感交流中能提升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文本进行阅读,并了解文本创作的经过。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探讨,以了解作者对人权的追求。教师在学生讨论中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讨论偏离方向,同时实现师生的有效交流,加强课堂互动,以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

总之,打造智慧课堂是新课改、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少讲,多引导,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以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高中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给学生留好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使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以实现智慧课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李晶.智慧课堂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J].语文课内外,2019,(33):115.

[3]黄雅丽.OKAY智慧课堂点亮高中语文思维之光[J].读与写,2019,16(12):40.

[4]刘立海.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高中语文智慧课堂及其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2):142.

[5]余杨.高中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刍议[J].读与写,2019,16(34):86.

猜你喜欢

构建对策智慧课堂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绿色环境管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构建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