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德育教育中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培养

2020-09-10樊江峰

高考·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

摘 要:本文对高中德育教育的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培养进行了研究,认为想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首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主体发展环境;其次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学生主体责任意识

前言:高中生正处于学习最为紧张的阶段,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需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主体责任意识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积极构建校园环境,营造主体发展环境

在进行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具有和谐氛围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进行学习,用环境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就应该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心态,注意调整自身的角色,明确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并不是课堂的主人。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起民主、平等的观念,让课堂服务于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大胆放手,耐心指导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敢于放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主体发育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取换位教学法,让学生来扮演“老师”的角色,教师来扮演“学生”。

例如:教师在进行换位教学法之前,应该先告知学生这项活动,并让学生进行报名。教师将报名的学生全部记錄下来,并给每一位学生分配一道习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备课”。需要注意的是,习题的难易程度应该适中,习题太过简单会导致没有讲解的空间;太难则会增加学生的讲解难度,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在进行习题讲解时,让报名的同学上台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切忌直接打断学生自己进行讲解。

这种方法有很多的好处,例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还能够在培养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同时,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益处。

(二)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代表着认可,当学生获得教师的认可时,往往能够对其起到鼓舞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尽量运用表扬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激励。例如:当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分数时,对其进行表扬:“这次考的真棒!”;当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却给出了错误答案时,对其进行鼓励:“虽然你的答案是错的,但是能够主动回答问题,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等等。表扬和鼓励能够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获得很大的鼓舞,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

二、改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包办”的行为,往往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如今强调德育教育的背景。如语文课进行古文阅读时,教师总是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进行翻译,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并不需要思考,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很容易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教师应该针对这种现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能够变得更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增加其对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使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历史课文中的内容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同时有多个出场人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评定权下放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并没有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的环节,没有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将评定的权利交给学生,并适当地使学生参与到评教中来,有益于增强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

三、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无论学生的性格如何,在潜意识中都是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成功中建立起自信。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不要给学生确切的答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建议,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交换,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主体责任意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如果学生最终讨论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还能够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帮助其建立自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学生德育意识的养成,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主体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汤加付.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20.

[2]罗晓容.以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取向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J].理论与改革,2009(03):123-125.

[3]李守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高中德育工作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

[4]齐刚.学科德育渗透要做好三件事[J].中国德育,2019,(15).

[5]马芳.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

作者简介:樊江峰(1973.7-),男,汉族,江苏句容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德育处主任,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与考试研究。

课题项目:该文为全国教育科学第十三五规划课题《兵团高中学生主体责任培养的实践研究》(批准号FHB180562)2018年10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高中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