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及应对之道分析

2020-09-10李雪英

高考·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重难点高中生物措施

李雪英

摘 要: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国家推行的课程纲领下,学校应培养学生们的科學素养。生物学科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有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专业概念,加上高中生物增加了许多实践性的操作,课堂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增加了高中生学习生物的难度,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本文简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举例分析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并对重难点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措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高中生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增加更多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还要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高中生物教师应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书本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教学重难点,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强调与对比,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部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按照生物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难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逐渐对生物学科失去探索的兴趣,很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注重理论知识却忽略实践活动,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其次,生物科学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学校对生物学科的重视度并不高,使得生物学科被大家所忽视,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第三,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实验性,但是部分学校不够重视生物课程,不能及时更新校内生物实验教学的相关设备,并将其长期放置于实验室中,很少被教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只能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在脑海中构造出部分生物学科体系,难以较好的掌握生物相关知识内容。

二、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

(一)对生物学概念把握不准确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概念,并且概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技能,只有明确概念,同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基本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内涵是在生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而外延是该事物本质属性的应用范围条件。

(二)生物遗传学的学习难点

在讲解概念时教师往往会反复强调,大多数学生能记住知识点,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却不会应用概念,不能灵活地运用等同于记住了“死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方式的判断》,对于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这一知识点就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遗传学公式与定理的时候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不能正确的用遗传学语言进行描述,也无法应用在解题过程中。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重点教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增殖》与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均为教学中的重难点。其中,学生在学习细胞增殖时需要了解细胞有丝分裂期的过程、特点与规律,但是教师往往会大篇幅的讲述分裂间期,没有突出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枯燥无趣。而教师在讲减数分裂时通常会给学生展示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片,然后分析每个图片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将图片弄颠倒或者与有丝分裂的图像相混淆。

三、对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的应对之道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理解生物概念

学生在学习概念时会感到枯燥乏味,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加上生物本身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生物概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将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目前,大多学校在日常教学中都会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声画一体的功能,在高中生物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概念展示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时,由于基因的概念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基因的表达相关的动画,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过程,教师从旁进行讲解,就是加深学生对基因表达的理解与认识。

(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会判断遗传方式

教师应指导学生熟记常见的遗传疾病类型,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种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进行判断。例如:如果判断该疾病是Y染色体遗传疾病,该疾病会遵循“祖父、父亲、儿子、孙子……”这样的规律进行遗传,那么该家族中所有的男性均会患该疾病。如果该疾病并非伴Y染色体遗传病,那么就要分隐性与显性两种情况进行判断:如果父母均正常而子女患病,该疾病为隐性遗传;如果是隔代遗传也可认为是隐性遗传。若父母均患病而子女正常可判断为显性遗传;若家族中患病几率高也可认为是显性遗传。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逻辑思维突破“有丝分裂过程”与“减数分裂过程”

“细胞增殖”这一知识点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完全理解,教师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其来源、发展以及最终走向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有丝分裂时,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如染色体复制后如何分裂成两套相同的染色体并使其子细胞的遗传性状相同?怎样能够保证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相同?在减数分裂的教学中,以果蝇的配子与体细胞染色体对比为例,如图1,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如:图中配子染色体数是多少?体细胞染色体数为多少?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是随意减半的吗?

通过教师清晰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能够将琐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的发现错误予以纠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中生物教学也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庞翠云.浅析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96.

[2]王希龙.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9(01):16-17.

猜你喜欢

重难点高中生物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阅读练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