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地理试题中人地协调观渗透的研究

2020-09-10谭朝武

高考·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青藏铁路培育核心

摘 要:人地協调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分支与延伸,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占据了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在高考文综试题地理模块中,渗透与展现人地协调观的必要性,对人地协调价值观的涵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以201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部分习题为例,深入分析了其中人地协调观所具体的渗透体现,希望可以透析高考对于人地协调观的素养考核标准,掌握对学生在人地协调观方面的塑造培育流程,为高中学生在相关素养的塑造策略提供经验总结。

关键词:渗透研究;人地协调观;高考试题;地理

1.人地协调观对高考试题渗透的必要性

1.1提供考核评价标准

我国当下招考制度改革核心,在于科学划定高考考核范围,强化提升高考选拔效用,重点突出能力测评,以学科素养的培育为要求,为中学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水平的发展提升创造动力。聚焦于高中地理学科,其以人地协调观为代表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本身的教学宗旨和育人价值所在,势必会成为高考地理的能力考核的关键内容。

另一方面,高考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提供等级划分依据,由于高考在中学教育阶段评价流程内占据了终结性地位,因此立足考生对人地协调观的不同理解程度,进而对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进行评价,也是高考地理的命题目标之一。

1.2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具备人地协调观,完善学科综合思维,拓展区域认知深度,掌握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在高中地理学科新课标的重点要求内容中得到了体现。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学开展宗旨在于:通过知识传授和价值观点传递,使学生真正掌握学科内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系统性地构建地理学科课程体系,以人地协调观为内核突出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创新教师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式,高效完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通过以人地协调观为基准,建立和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流程。

1.3满足价值培育需求

普通高中所开设的各类学科课程,有必要在完成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持续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健康的发展。所以,各学科内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逐步成为了学科教育的核心宗旨,并主要体现于各学科立足学科本质提炼本学科核心价值,为学生明确树立观念具备,能力达成和品格提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中。

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所倡导的学科素养内涵,对学生的核心教育意义在于:通过发挥其正面价值观在正确方向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了解当今世界资源、人口、环境以及发展的矛盾时,可以做到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透过理性角度看待问题,准确把握人地矛盾,科学思考解决办法,从而发挥助力建设和谐世界的作用。

2.人地协调观的定义

人地协调观指的是人类在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关系是所产生的具有正确导向的价值观念,其也是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所在。人地协调观作为人地矛盾的历史发展产物,全面阐述了人类与其所改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人与地,地与人,人地协调等角度,对过去人地活动展开了反思,以及对未来人地关系经醒了思考,其所包含的各项价值观念如发展观,资源观,人口观等都为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地矛盾的产生提供了预防方案和应对举措。除此之外,人地价值观也作为培育目标为学生设立了学业要求,学生对齐是否具备与理解程度也成为了对学业质量水平进行划分的依据。

3.人地协调观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展现

3.1素质考核与出题用意方面

该题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气温现象,冻土植被特点以及青藏铁路格拉段三者联系为内容,侧重于考察学生是否可以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有深度地反思人类是如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实行改造,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并通过自身地理环境知识储备和人地协调观念意识引导,针对青藏铁路的建造技术做出合理的理解。

3.2情境营造与素材提供方面

该题材料为学生提供了青藏铁路格拉段气温分布现象,热棒的工作原理等解题依据,虽然途中信息较为详细,且表述直白,但是要想正确整合并筛解题过程内所需信息,学生就必须以材料为引导,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展开思考,通过运用自身地理知识储备,结合人地协调观在材料之间建立联系。唯有通过对理论信息的提炼和人文信息的检索,才能真正吃透题目,得出答案。

3.3题目诉求与考察范围方面

题中各个不同的小题都分管了不同的考察范畴,但都遵循了在青藏铁路建造技术中体现人地协调观的考察核心。对地理学科多各方面的知识实行了融合,紧密联系的内容结构突出了对学生信息整合,思维模式,理论技能,实践运用等方面的应用探究,从而达成对学生人地协调观掌握水平的考察目的。

3.4能力测评与评分标准方面

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建造的前提,问题,解决手段三方面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答和分析,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人体协调观的思维接受高度,从而更为客观地完成了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与评价。

人地协调观在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的具体考核内容,是高中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不仅应该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应当对题目立意及内核展开深入思考,理解人地协调观的渗透本质,将其作为核心目标引导地理学科素养培育,最终达成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邬凯燕.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任熠,王民,马巍.基于人地协调观的高考地理试题内涵理解与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9):64-66.

作者简介:谭朝武,性别:男;学历:本科;籍贯:单位:广西靖西市靖西中学;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青藏铁路培育核心
青藏铁路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