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合制度下参合人员住院费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9-10耿玲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8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现状对策

耿玲

摘要:目的:从2003年中国政府开始在农村推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这一制度基本覆盖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民主要的医疗保险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有很多学者都一直关注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运用各种方法考察新农合的实施效果,观察分析新农合制度下参合人员住院费用现状,并探讨对策。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界限,以本县全年参合患者的住院情况作为研究指标,如住院人次变化、住院费用及补偿费用等,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本研究显示,共27596人次,男性10574人次,占38.31%(10574/27596),女性17022人次,占61.69%(17022/27596),最小11岁,最大97岁,平均(45.1±10.39)岁,住院费用均值为3314元,平均补偿费用1737元。结论:年龄大于45岁的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呈增多趋势,县外住院费用所占比例高,女性比男性多。

关键词:新农合制度;参合人员;住院费用;现状;对策

近年来,就国内而言,医药卫生体系不断改革,农民群体看病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得到广泛推广,进一步加深对医院付费方式的改革[1]。在此,本文以2017年为时间段,探讨分析新农合制度下参合人员住院费用现状及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来自市级社会医疗保险部门,主要涉及2017年本县参合农民在各地的住院诊疗数据,如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与县外医疗结构,共统计27596人次。

1.2方法

根据诊疗数据,观察参合农民的性别、年龄、住院费用及报销费用等信息,分析新农合制度下参合人员住院费用现状,提出可行对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x2)检查,(x±s)用作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住院情况

本次研究共涉及27596人次,其中,男性10574人次,占38.31%(10574/27596),女性17022人次,占61.69%(17022/27596)。其中,最小11d,最大97岁,平均(45.1±10.39)岁。

2.2住院费用

27596人次,住院费用均值为3314元,平均补偿费用1737元。关于不同年龄段的住院费用情况,  由表1可知,费用均值中青年偏高,老年群体与儿童较少,且“35-”、“45-”、“55-”均值均>4000元,对于成年人,住院费用的中位数变化幅度小。

2.3不同性别住院情况

对于不同性别参合患者的住院情况,可知,女性住院人次比男性多,这可能与住院分娩有一定关联。男性与女性选择县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高,乡镇卫生院其次,这可能与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落后、科室不健全等有關。另外,男性住院费用均值及中位数均高于女性。

3.讨论

3.1新农合制度下参合人员住院费用现状

经本次研究发现,参合人群的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费用控制和补偿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以2017年某县全年参合患者住院人次变化、住院费用以及补偿费用等为研究指标,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5岁以上人群住院人次构成比高于14%且呈上升趋势,住院费用较高;男性住院费用高于女性,在县外医疗机构尤其明显;单病种住院费用均值1 323元(中位数851)低于非单病种3 467元(中位数1 780);家庭年住院次数集中于1~2次的占90.35%。结论 45岁以上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逐渐增多,县外住院费用偏高,且男性多于女性。单病种付费减轻了患者负担,但单病种数量相对较少>45岁年龄段人群住院人次呈升高趋势,且该年龄段人群住院费用均值及中位数相对较高,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体体质变弱,各项机能出现退化,身体恢复所需时间长,同时也增加了住院费用。同时,相比乡镇医疗机构及县级医疗机构,县外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偏高,且县外就医,离家距离远,加上交通费、住宿费等,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另外,女性住院人次比男性多,但是,男性住院费用比女性高,特别是县外就医。有研究发现,性别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和易感人群、疾病病种有关,男性群体,特别是农村地区男性,家庭、工作及生活等压力大,常伴有不良习惯,如酗酒、吸烟等,身体状态差。

3.2对策分析

时至今日,新农合制度得到大力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更好地实施新农合制度,相关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重点对象的关注,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卫生服务利用受年龄影响,对此,医保部门可从年龄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开展新农合工作,将中年人作为重点,合理配置卫生资源[2]。

第二,健全县内医疗服务体系。针对县外医疗机构,住院费用高,对此,医保部门需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县内医疗服务体系,控制县外就诊。基于此,医保部门需革新县内设施设备,健全就诊科室,优化人才引进与管理制度,着眼于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提升医疗服务整体质量,促使患者到县内医疗机构就诊,减轻经济负担[3]。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低,从客观上讲,会增加住院费用负担。对此,医保部门需加大宣传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至医疗保险保健项目中去,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状态,预防疾病。在此过程中,特别注重男性教育,组织针对性健康教育,宣传卫生知识,引导其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压力,戒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主动维护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4]。

第四,了解掌握新农合背景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发展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方法设计访谈提纲,分别采用关键人物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结果导致新农合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工作量明显增加,而卫生人力资源没有相应增加,相对不足,尽管设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卫生人员素质总体不高,而且缺乏外出进修学习机会,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也严重制约着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结论新农合的开展给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设置农村医学课程,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卫生院也应加强自身的管理。

上述不同模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均在探索发展之中,村本位办好还是乡本位好、单项办好还是综合保障好仍有争论。一些地方稱之为医疗社会保险或医疗保险,尚不符实。因此,它们均属于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其在多方集资、量入为出、综合服务、保障居民健康方面均是一致的。据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研究课题组1988年对16省的20个县的6万多农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参加各种合作医疗的已占30%;再据1993年《中国第三产业年鉴》的资料,到1992年底,在中国农村651031个村级医疗点中有294417个为村或群众集体设置,占37%(个体医生办的医疗点占44%,乡卫生院下设点及其他形式的占19%);少数地区发展更快,以上海郊县为例,合作医疗经过建立—滑坡—恢复的过程后,1992年已有2875个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占市郊农村的96.5%。可见,合作医疗正在广大农村走向恢复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华英,鲍婷,董婷,王帅,张菊英. 四川省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06):443-446.

[2]杨越,齐有智,熊林平.新农合制度下参合人员住院费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04):383-386.

[3]韩芸倩.兰州市肺结核患者住院费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6.

[4]陈瑾,王珍,范晖,张菊英,应桂英,甘华平,谭玲. 四川省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S1):143-145.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现状对策
2018~2021年广西南宁市6839例宫颈癌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