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员志愿者工作论文

2020-09-10李佩锜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李佩锜

摘要: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是我国志愿服务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开展的工作内容是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国基层党建的工作进行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的工作内容报告可知,加强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新时代的标杆,建设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刻不容缓。本文就高校如何开展党员志愿者工作,服务群众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志愿活动;我院志愿工作现状;志愿者工作不足;发展路径

综合来讲,高校的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志愿服务建设组织的客观要求,更是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里程标志。

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特点

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75次常务委员会议通过的《志愿服务条例》和实践中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了以下的特点。

(一)高校的志愿服务体系以高校的教工人员为指导。其知识层次较高,有良好的科学涵养能力。其次价值取向相对多元化,注重业务能力和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最后有相对的繁杂的教学任务,不能完全集中精力管理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由教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以教工为表率指导学生的志愿活動,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高校建设志愿服务任务组织指导机制,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统一领导各项部门的职能运转。

(三)高校把志愿服务活动摆在学校组织的重要地位,以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为中心,设置学生工作机构,让学生自主工作,自主学习,培育学生服务群众意识。完善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同时让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汇报活动,方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高校将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课程挂钩,倡导学生服务群众。学生利用课余生活,资源,专业技能等等条件,不为任何物质或者金钱的情况下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学校乃至国家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二、我院党建工作的现状

我院的党建活动形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行,激励高校学生如何进行志愿服务是我院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构建高校党员机制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有利于适应高校不断改进的教育制度,推进学生全方位、多方面发展。同时能督促学生党员自我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提升。

(一)开展防御艾滋病的宣传活动

我院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干部,构建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的队伍。以这支队伍为中心,以线上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向全校师生乃至附近各个社区进行防艾的宣传活动。同时在宣传工作不断累积经验,构建相对系统的防艾体系。

(二)积极开展带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的活动,不断丰富我院的志愿活动形式,积极响应社会将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专业,发挥本院学生的技能。我院开展为留守儿童募捐活动,带领党支部成员共同参与。

(三)积极举办各种爱心公益活动以及扶贫活动。在水月宫养老院开展敬老爱老的活动,陪院中老人聊天,缓解老人孤独的心情。

(四)建设公益性的服务类型特色党支部。以建立特色党支部为基础,切合本院的专业,将组织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党支部与本院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在2018上半年中,我院组织了各项党支部活动。

三、高校志愿服务活动面临困境的起因

第一是学生党员的服务认识并不强,行政色彩较为浓厚。高校的党建组织大多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欠缺,导致学生缺乏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第二是服务活动仅流于模式表面,带有一定盲目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有所欠缺。首先高校各级所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缺少系统的体系规划,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发挥。其次高校组织的活动没有因材施教,结合本学院学生的专业,提供的服务往往都不切实际。最后学生参与面较狭窄,能汲取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够。

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一个完善系统的志愿服务体系,创建志愿服务组织。对于高校而言,建设一个完善的长效的志愿服务体系是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前提,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这个体制下,培养一支运作良好的队伍是维持体系的关键。通过党员教工和学生党员组成一个志愿服务组织,两者致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二)思政引领,注重理论学习是学生党员的根本要求。我院应该通过开展各种党内知识理论的学习活动,深化学习党的理论,扎实理论根底,严格遵守党的指挥和领导。其次规范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将组织优势转换为人才优势。

(三)尊重学生的意愿,开展多形式的志愿活动。开展志愿活动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教工党员和组织应该考虑多种参加形式。其次不能一昧强制学生为了完成高校的党建活动而参加自己不愿意参加的,或者不想参加的志愿服务工作。

(四)建设志愿时长学分制,完善学生志愿服务程序。学生参加的志愿活动所获的时长计入高校阶段应获得的课程学分中。建立志愿学分制,便于高校更好的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管理,其次能激发各级各院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五)高校以各级学院为单位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切合本院专业的实际情况。各级专业在开展志愿活动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在本次志愿活动中能获得什么,学到什么。不能一昧追求完成高校党建活动,拘于形式。

五、总结

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是中国志愿事业的主力军,许多活动中都能看到中国大学生的身影。远看救灾现场,运动会现场,近看社区服务,忙忙碌碌。志愿者被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近邻乃至世界贡献活动者。明确知道了在当代大学生志愿者中这种想法也是占大多数,即使忙忙碌碌,但仍然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相信每个大学生心中总有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而他们在懵懵懂懂的年龄就需要高校和组织的共同引领。志愿服务的发展须要制度的鼓励,只有高校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和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大学生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更切合实际愿意花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永善,张新洲.论毛泽东的从严治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5.

基金项目:

2016年贺州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高校服务型党组织活力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6DJKT05)。

广西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