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的培养

2020-09-10李向涛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有效培养初中体育

李向涛

摘要:体育课程与其他的学习科目一样,对于培养全面发展、身体健康的青少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为中心,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设置多个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二、举办体育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三、合理评价,让每个学生的体育特长都能够得以发挥;四、增加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基于此,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有效培养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仍旧面临许多问题,要改变这些现状,则需要教师在剔除老旧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接受现代化教育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是影响他们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体育教育面临的现状

在中学生教育中,体育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关乎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但在当前体育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域经济因素导致的师资力量不足、未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等。而这些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主动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就目前来讲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仍旧有应试的观念,这就造成体育中很多课程是应对中考的训练项目,并且为了提高中考率,学校还会加重对这些应试项目的训练,从而限制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学生自身缺乏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当一个人对某一课程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当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时,则会在后期的体育活动中特别被动,教学的目的就无法实现。最后,教学评价的不合理。在当前体育教学评价中,往往重视学生训练项目和成绩,忽视了学生训练过程以及心理状况等等,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本心。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策略

(一)培养体育学习兴趣,让学习享受快乐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以兴趣为前提才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学生才能够显得更加有热情,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浓厚,才会不觉得体育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也才不至于觉得体育运动和训练是辛苦和繁复的,也才能对体育训练更加执着,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体育理论和技能的要领,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技巧,进而将体育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着眼于师生关系的转变,要力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一,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学生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体,初中体育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第二,加强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互动,更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情感的融入,要以积极的情感来带动、感染学生,以换来学生的正面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处于和谐融洽之中进行学习,才不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苦与累,才会真正享受体育活动的过程,从而对体育课形成长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并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优势,将训练的难重点更加清晰的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观赏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技巧,通常是以教师示范或者教材图片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对一些动作要领理解依然不够透彻,最终造成动作的不规范。例如,在进行实心球技术的教学中,将其中的动作技巧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然后教师再进行现场讲解,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认识以及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慢放功能,将用力顺序呈现给学生,使其认识到用力的传递性特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发动思维积极思考,反思自己动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三)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身体素质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基本能力、与训练热情有效融合。例如,在800米考试中,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测试,教学生对跑步成绩进行分析记录。根据学生的成绩,按照提升成绩与基础成绩等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取最终的考试结果,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日常训练的重要性,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练习,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能够磨平学生先天不足的劣势,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体育训练。例如,在训练完铅球投掷后,教师便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所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同学们,本节课堂我们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你们对自己的练习完成情况还算满意吗?你们认为有哪一些部分需要改进呢?”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完善,使学生不断反思与总结,发现自身练习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从而逐步改善练习方法,提高铅球投掷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学习情况,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三、结束语

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要用过多的条框来约束学生,而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讓学生展开富有兴趣的创造性活动,这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个性与创造潜能,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贾刚.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家长,2019(09):183.

[2]吴华.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情感读本,2019(03):7.

[3]余东秀.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凸显[J].考试周刊,2018(71):139.

单安顺市平坝区夏云镇红湖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培养初中体育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