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9-10王荣叶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夯实基础集中精力课后复习

王荣叶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改小学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地形成了自主的学习观念,同时就学习内容而言,也迈进了一个更高的难度。所以也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都集中精力,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而对初中地理这门学科而言,它所考察的内容往往极为的繁琐庞杂,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细致地进行梳理,并且能够真正的熟练的理解地理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综合运用的程度,在面对复杂题型时也能够迅速地把握住关键所在。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集中精力;夯实基础;课后复习;多媒体技术

而一个高效的课堂,首先离不开学生的精神力的高度集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最高限度的课堂参与度,帮助教师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这种课堂学习状态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地理知识,这样在面对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时才不至于出现断层现象。并且教师可以也展开多媒体技术,利用新兴的科技帮助学生,来更好地拓展课外知识。最重要的要进行课后的复习,及时的巩固。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地理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保持学生精力集中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沉沉地听讲,那么根本就把握不住学习的重点。也没有办法区分自己的薄弱部分,这对于地理学习是极为致命的打击。所以才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课,这样不仅没有浪费这一段时间,反而将它利用到最大限度。一旦学生能够参与到这种学习状态中,那么他会获得一个更加充实的学习体验。真正的从地理学习中获得愉悦感。为更加长远的地理学习,打好一个夯实的基础,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例如,在教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会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布置相应的任务,以小组或者个人的方式。使他们针对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展开自主学习。并且能够结合教材和自己搜寻到的例子,给出一个完整性的回答,在课堂上进行随机提问,这样能够给他们一定的压力,使他们在听讲过程中能精力集中。并且在整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我会针对一些简单概念和例题随机提问,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状态中,同时又避免打击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夯实基础地理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地理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夯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那么构建高楼大厦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虚无缥缈。并且学校教育的课堂往往是极为连续的,一旦学生的知识出现了断层现象,那么在之后的学习只会越来越难。所以更加要求教师能够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讲授,先帮助他们打好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课堂学习更是如此,如果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都无法掌握,那么面对教师更加深层次的拓展和联系思考时,也会觉得不知所措,因此一定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

例如,在教授“季风气候显著”时,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到国内的许多气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这是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践案例来进行课题的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对于各个季风气候的类型使学生加以区分。并且对于不同地理情况的气候类型进行演示,分析,能够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能够达到一个熟练运用的地步。在综合运用题中也能够尽可能的分析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这都离不开最为基础的知识巩固。

三、做好课后科学复习

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不断的重复记忆。人的大脑对于所接触过的知识往往会遗忘,所以及时,科学,规律的课后复习就成为了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法。而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梳理知识框架。并且能够对学习过的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控,能够有层次的将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并且找出自己的薄弱点。更重要的是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迅速的找到关键所在,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复习,而这种效率往往是比较高的。

例如,在教授“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时,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在于对于各地也区域,能够加以区分以及特征进行记忆,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经过一定的时间,容易就遗忘。所以我会组织他们在刚开始学习时,就把自己这部分有特征的错题进行记录,随后将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小结。然后定期的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针对他们错题本上的习题,随机抽查并要求解答,对每一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归纳,也是如此,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他们更好的形成自己的地理知识框架。

四、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运用也越发成熟。针对地理这门学科而言,大多数是内容是单一的文字无法完整表现的,因此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观察到一个更加具有体系性,完整性的地理全貌。并且通过教师细致的素材搜集,也能够帮助他们寻找有趣,全面的地理素材,这样学生才能窥见地理知识的全貌,同时又能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时,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我会着重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地理知识,使他们能够意识到世界的大千变化。首先我会尽可能的搜集一些丰富,有趣的视频素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且直观的感受。其次而通过这些视频的引入,并且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自己也针对黄土问题发表意见。在课后我也会要求学生,自主的寻找一些微课视频,能够积极地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而这些都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全面的地理知识框架。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而言,一定要保证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首先集中学生的精力,使他们拥有一个更高的参与度,其次注重好夯实基础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更加细致严谨的做题态度,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教师也可以积极的利用快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拓寬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课后的科学复习,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加牢固的知识框架。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真正的地理思维。

参考文献:

[1]蒋培松.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

[2]曾佩青.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8).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赵村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夯实基础集中精力课后复习
关于小学数学课后复习工作的实践探究
小学科学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提升初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职业高考专业课教学的思考
加强对政府官员“两学一做”的教育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犯傻游戏
“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后复习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