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2020-09-10王宏伟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误区解决对策

王宏伟

摘要: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要具备最基本的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它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情感理解,提高对阅读文本内容的审美能力,并且能促进初中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教学方式上存在一定问题,阻碍了学生对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本篇论文分别对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的漏洞和对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相关论述,帮助教师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对语文文本的解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文本解读;误区;解决对策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逐渐的多样化。但是在调查结果的显示下,由于大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正确的认知理念,不能应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规范教师们的教学方法,笔者对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帮助教育者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语文文本的解读上出现的问题

从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在对语文文本解读的教学中出现很多问题。首先,在文本内容的解读形式上过于僵硬、死板,更多的是教师把考试内容作为参考对象进行题目的讲解,出现了很多关于“借景抒情”等讲解思路,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有所限制,从而出现了对文本的误读现象。其次,教师不能对初中生的文本解读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忽略了对学生积极性的带动。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缺少关心,不能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设置的文本内容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就不易达到很好的阅读效果,在这种教学状态下,正确的文本解读对初中语文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完善初中文本解读所做策略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想让学生做到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对所学文本知识做好课前的阅读预习,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文本内容进行详细的品味和钻研,做出更深程度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保证初中语文阅读的学习质量。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入阅读学习的时候,除了对整体内容进行梳理和认识,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对此篇文章进行通篇阅读和理解,可以让学生概括出文章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文章进行层次阅读,并向学生提问,如“海伦为什么会愤怒、苦恼呢?”、“有谁能猜透她的心事呢?”等,由浅入深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学生就会从文章简单的事例中了解到作者的人生经历,安妮也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海伦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学生,并在她身上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安妮的关怀下,海伦取得了成功。通过对文字内容的钻研和更深层次的挖掘,会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義,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即使生命在微弱,当有一束光照进来的时候,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预习,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进行思维上的探究,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理解的效率。

(二)导入有效的阅读情景进行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文本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导入相关的阅读情景,增加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兴趣,在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打开了精彩教学的大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强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济南的冬天》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导入情景教学,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尤其是北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通过老师的情景描述会让学生展开对济南冬天绝美景致的遐想,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引出所讲课文。通过阅读课文,文中把济南和北平、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把北平的寒冷、济南的温暖;伦敦的暗,济南的明凸显的淋漓尽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教师采取合适的阅读情景进行课前导入,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知道了本文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1]。

(三)将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拓展

教师应在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适当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范围。教师在进行文本内容的拓展训练时,可以围绕课本的核心知识,从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展开,逐渐的拓宽知识层面,进行全面、有效的解读,帮助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形成思维延展性的能力,掌握语文阅读的技巧,领悟文本更深层面的内涵。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一节诗歌中,曹操将悲秋写的陈雄健爽、气象壮阔,这种情怀与曹操本人的气质和品格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曹操进行简单的人物介绍,学生在对曹操进行资料查找的时候就会加深对人物性格的了解,知道他作为一代枭雄的丰功伟绩,认识到他的创作风格是豪放悲怆的,学生带着对他的了解再进行诗歌朗诵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豪情壮志的情感。老师也可以通过对曹操的《龟虽寿》等相关诗篇进行介绍,让同学们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文本拓展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层面的知识,对所学的文本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视文本解读出现的问题,把教材内容和文本阅读的策略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文本阅读机会,营造轻松的阅读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带领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能够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情景,带动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深入对文本阅读的探究,加强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皮志清.应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性意识[J].基础教育参考,2017(02).

[2]薛奎武.倡导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J].启迪与智慧,2016(01).

吉林省梨树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误区解决对策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