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探索

2020-09-10梅阿香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多元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梅阿香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元化的阅读教学策略是突破难点的根本措施,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指出:阅读,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阅读教学应该如何实施呢?现就具体实践谈点阅读教学多元化策略。

一、少教多学,一课一得

在探究性阅读中,代表着教师需要较少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干涉,少教多学,提供更具弹性的阅读空间,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为此,我们需要避免单篇课文教学的面面俱到,而要针对文本特点和单元教学定位,确定单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做到"一课一得""课课一得",让"课课一得"相互补充,形成"课课相得",每一得"相得益彰",相互补充,进而合力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实现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举个例子,高一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怎样确定"一课一得,课课相得"呢?我们将《边城》的"一得"确定为"理解环境描写的写法、作用和意义",将《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一得"确定为"从细节描写读懂人物形象",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一得"确定为"情节发展与人物心理活动"。这三课"一得"的确定,依据了三篇文章的文本特点、小说教学的重点和单元教学的目标。三篇课文,教学三节课,三课"一得"相互补充,相互照应,引导学生学习小说阅读的方法,用"少教"实现了"多学"的目的。

二、抓住文章细节,体悟作者情感

细节是一篇文章的趣味所在,这也正是深度阅读的乐趣所在,像是文章的立意、核心思想,这些东西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度阅读都要得出来的东西,所以学生在能够得到这些答案的基础之上就会对这些知识点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发现文章细节的能力来建立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以此来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是在细节的理解上每个人的观点肯定会有所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方面上也没有唯一固定的正确答案,所以教师要包容学生们不同的答案,只要他们能够把握住细节想要表达的意思的大体方向就可以了。像是在考试中一些考察细节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能够把握住重点,在回答的时候不要偏离大的方向,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就可以了。

比如,《辛德拉的名单(节选》是一篇充满了灰暗色调的文章,记述了商人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故事,文章很长,细节描写很多,涉及诸多环境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等,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抓住这些细节之处的描写,细细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体会其语言风格,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学习是如何通过一个一个细节的刻画,构建起整个故事和文章的总体色调的,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激发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其个人见解。运用“往回看”的策略,不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是一种充满创造的、动态的、开放的建构过程,对一部作品的完整把握常常需要反复地进行。许多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障碍,就是由于对文本缺乏足够的理解,而且探究也不是一次可以探究完的。

高中阶段的课文不似中小学阶段,每一篇课文无不以传世的经典之作,像《装在套子里的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等,其中的写作技巧、修辞,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都需要學生静下心来,在反复阅读中细细品味和学习。

四、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群文阅读

教语文,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写作、如何阅读,在教生活,教人如何活在更好的生活中,如何在更好的生活中发现自我,成长自我。教法和活法,是天然对应的。“活法”像一只神秘的手,指挥着高中语文的课堂。在高中生的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广泛存在于高中生的身上,但很多学生都不自知。针对这些问题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从而改进自身,促进自己的发展。

比如,当前的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一心扑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而且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使得当代的高中生失却了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失却了对现实的关照,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世界,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的希冀中。这样的一种状态,极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范围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厚的人文性,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通过群文阅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通过《我有一个梦想》《记念刘和珍君》《离骚》等文章,像学生灌输一种崇高的信仰,让学生想明白“学习到底是为什么而学”,最后以张载的传世名言作为群文阅读的结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获得自身的升华,帮助他们从迷途中找到出路,确定更高的人生理想。

五、合理定位阅读,把握阅读深度

高中语文阅读中,深度阅读绝不是“越深越好”,而是需要学生掌握好“深而有度”。阅读深度中的“度”,应该合理定位于文本基础上,深度解读。深度阅读的重要意义便在于通过文章得文字、符号等表层意义,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交流,进而赏析到文本的内在含义,掌握文本背后蕴藏着的思想情感。因此,阅读目标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深度阅读定位,教师应该全面了解阅读教材与学生。教师不能单纯以文本为重点,不考虑学生,而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知识框架、认知能力等进行审时度势,合理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完成后,适当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如《巴黎圣母院》、《红楼梦》等书。其次,深度阅读目标要保证可行性。教师设计深度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深度阅读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目标设计不宜过多,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文章时,教师便可以提出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后懂得作者为何以“祝福”为题目。在阅读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运用抽象思维加以思考,进而掌握文章的表达的情感。

总而言之,我们有必要再去寻求其它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好的教学模式,丰富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让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焕发活力和魅力。在这条路上,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薛晨.文感教学,引导学生“自能阅读”[J].语文知识.2017(23).

[2]刘红梅.基于新课程视域,有效培养阅读文感[J].语文天地.2016(22).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学校

猜你喜欢

多元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