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0-09-10刘志国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新教材实践活动互动

刘志国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和教学实践,简要归纳了几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别是多样教学,摆脱枯燥;课堂延伸,学以致用;遵循规律,科学施教。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互动;实践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培养小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学科,对小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要,对优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其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好品质作用甚大。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正处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改革阶段,如何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如何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如何让教学手段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行为,这些都是小学德育教师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况,综合分析有效性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一、信息化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最开始的环节,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说,导入环节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教学的最终效果。信息化导入相比于传统的导入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其更为直观,更有趣味,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导入效果,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骄人祖先,灿烂文化”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进行了信息化的导入。通过一个预先制作好的微视频,带领学生大致梳理了一下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远古时期的炎黄、五帝的传说,到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再到春秋、秦王汉武,唐宋元明清,一个个学生们熟悉的朝代和历史人物出现在视频中,虽历经沧桑,但却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伴随着恢弘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激荡起了作为中华儿女的那一份自豪。通过微视频导入,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促进了有效教学的实现。

二、创设情境,唤醒生活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老套,策略陈旧,导致学生兴趣寡淡,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改良了策略,其中在教学中加入生活情景模式这一方式,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所谓引入具体的生活情景,就是具体到某一个特殊的场景中,像在超市买东西的场景,到公园游玩的场景等。在这些生活情景里,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认知,完善学生的看待事物的观念。

比如,在教学“让我们的家更美好”这一节的内容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量一个动画短片——《回忆积木小屋》,这个动画以一个老爷爷的视角,从小小的一间房子,回忆了有关家庭的那些美好,倒叙的方式迎接的是越来越真切的温暖回忆,一个家庭的记忆就这么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动画这种直观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既满足了小学生的视觉感受,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和对自己家庭的记忆的追溯,使学生对家庭的理解获得了进一步的升华,使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人。

三、多元教学,渗透政治意识形态

紧跟时代变化,让意识形态教育焕发生机.社会在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能停滞不前、因循守旧。因此,教师要全面提升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引导到政治课堂,用时代性强的案例事实来让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更具有亲和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用,并积极举一些当下对学生吸引力强的案例,如向学生介绍感动中国人物、身边的道德模范。

拓展教育途径,给意识形态教育增添趣味。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一般在政治课堂开展,这种途径单一的方式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积极拓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不想学,转变到我要学,全面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效能。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教师可以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指引我们前进?”为探究问题,组织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经过深入的交流沟通,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我们最好的价值观方向指引,从而在活动讨论中既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名德育课程,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小学阶段的德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学生今后的德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本学科的教师,我们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并有效实施,并且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提高教学的时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锦慧.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25).

[2]施建国.以生活化问题为支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

重慶市北碚区水土小学

猜你喜欢

新教材实践活动互动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