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分析

2020-09-10李凌云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李凌云

摘要:新课改的深化发展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正式进入学校教育领域,及时更新了理论课程结构,便于学生及时积累动手实践经验,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所以小学数学小教师要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利用丰富的直观操作与生活资源帮助小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切实改善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打好基础。本文将以“圆的面积”应用为例,从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操作兴趣;丰富小组活动,提高实践应用效率;坚持即时评价,归纳有效实践经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圆的面积应用;教学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都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中心的,教师会全面讲解各个数学概念的理论层面,要求小学生快速记忆数学知识,但是由于割裂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关联,导致小学生无法及时内化数学知识,难以积累问题解决经验。而且,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抽象性、逻辑性特点,所以小学生经常会产生受挫感,还会产生机械记忆行为,根本不能取得学习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与思维结构。

一、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操作兴趣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情境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教学因素,是促使小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必要桥梁,应该还原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便于小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认识。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如果可以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也可有效激发出小学生的实践兴趣,促使小学生自主整合已有认知经验,全面分析实践任务的解决办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设实践情境,最好是可以通过生活资源优化情境内容,保证课堂情境的直观性与形象感,便于小学生及时代入个人认识,为组织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在“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小学生深化知识记忆,发展小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笔者便设计了一轮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小学生自主利用“圆的面积”去解决现实问题。为了激发出小学生的实践探究兴趣,笔者就积极创设了实践情境,提前拍摄了生活中的一些圆形实物,还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的拍摄距离、角度生成了直观资源。然后,笔者就展示了这些直观资源,让小学生自主观察各个圆形的面积大小。根据自己的视觉观察,本班小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各个圆形,但是当笔者展示了圆形实物时,小学生便发现自己的视觉观察结论是错误的。对此,笔者告诉学生,不同的观察角度、物体的距离都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判断结果,但是这种主观认识并不准确,所以小学生需要利用数学知识去判断圆形物体的面积大小。由此,小学生便可产生强烈的实践证明欲望,切实进入到数学实践活动情境之中。

二、丰富小组活动,提高实践应用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小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并不多,而且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认识是比较单一、片面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需要全面整合数学知识,甚至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参与问题解决活动,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又比较低下,需要在丰富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中展开数学思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丰富的小组合作活动,改善实践形式,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稳步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由此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率。

在“圆的面积”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组织了6人小组合作活动,希望各个小组能够合作展开实践探索。具体的实践任务为:测量各个圆形的直径、半径,准确计算圆形实物的面积、周长,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个圆形实物。为此,各小组便要明确分工,分头行动,利用长度测量工具展开实践探索。在分工中,小学生可以积极利用“圆的面积”一课知识展开数学计算,然后便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共享实践资源,阐述测量圆形直径、半径的操作方法,推到圆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以及利用圆形面积计算公式整理实践数据的具体结果,希望各小组都能实现有效实践,巩固知识记忆。

三、坚持即时评价,归纳有效实践经验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活动以定期的考试成绩为依據,关注的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但是小学生的智能结构优势会关系着具体的应试表现,且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取得理想成绩。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过程要比实践结果更加重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组织即时评价教学活动,关注小学生的实践行为、实践态度、创新表现等等,帮助小学生归纳有效的实践经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态度,逐步优化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程序与实现条件。

在“圆的面积”综合实践活动中,待各个小组完成了小组探究任务之后,笔者就组织各个小组轮流展示了实践过程、实践结果,使其自主撰写了实践报告,让学生在展示中训练了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据此,各小组可以查漏补缺、求同存异,利用异议展开组际讨论,由此调整实践数据,更新知识结构。如此,则可准确判断各小组的实践效果,生成结果性评价资料。接着,各小组便要自主展开自评与互评活动,小学生需根据自己在小组实践中的职责任务完成度、合作交流效益等进行实践反思,同时还要客观评价本组成员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优缺点,端正数学学习态度,丰富过程性评价信息。接下来,笔者会将过程性评价结论与结果性评价信息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本轮综合实践活动的效益水平,帮助小学生归纳有效的实践参与经验,优化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小学生及时展开实践探索,丰富小学生的问题解决经验,促使小学生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切实丰富小学生的体验,逐步优化数学学科的教学结构。

参考文献:

[1]沈清.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唐少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思考与模式探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8(09):11-13.

广东省化州市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