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这样过七夕

2020-09-10本刊编辑部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0年7期
关键词:穿针乞巧牛郎

本刊编辑部

豆苗儿们,本期我们介绍一个下个月的节日——七夕节(2020年8月25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节日档案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一天正值夏秋之际,夜凉如水,繁星满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传说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孙女,擅长织布,后来嫁给牛郎。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宫,只允许她和牛郎每年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

传说中,织女的针法非常高超,因此每年七夕节这天晚上,女孩们便摆上时令瓜果,对着夜空中的银河祭拜,祈求织女赋予她们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技法更加熟练。因此,七夕节也被叫做“乞巧节”。乞巧也成了七夕节的一个重要习俗。这个属于少女的活动,男性不能参加,因此,七夕节也叫“女儿节”,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少女为主角的特色节日。乞巧还有很多活动,比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等。

穿针乞巧:最早的乞巧方式,女孩们手执丝线和九孔针,趁着月光连续穿针引线,最快完成的就算“得巧”。

喜蛛应巧:七夕当天女孩们捉蜘蛛放到小盒里,第二天早上打开盒子,发现蜘蛛结网的便是“得巧”。

投针验巧:在七夕的前一天,取些河水和井水,倒入盆中,在室外放一晚,再经过七夕中午太阳的曝(pù)晒,水面就會生成一层薄膜。这时,女孩们分别将一根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观察针在水底的倒影。如果针能浮在水面上,并且形成漂亮的花纹,就算“得巧”。

到宋朝时,七夕节就不再是专属于女孩的节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宋朝时,男孩们也聚在一起拜魁(kuí)星。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称为“魁首”。我国古代传说中,魁星是主管读书人文运的神,因此古时候的读书人如果中了状元,便称“一举夺魁”。传说七夕这天是魁星的生日,所以在每年七夕,读书的男孩子都会拜一拜魁星,以求在科举考试中考个好名次。

跟七夕节有关的古诗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晚上,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传说这天夜里,牛郎、织女会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跟七夕节有关的成语

郝(hǎo)隆晒书

古代,七夕节这天还有一个习俗:晒书、晒衣服。东晋时期,有个叫郝隆的读书人,博学多才,却没有得到重用。有一年七夕,当大家开始晒书、晒衣服时,家境贫寒的郝隆跑到太阳底下躺着,并掀开衣服露出肚皮来。人们问他在干什么,他便回答:“我也在晒书、晒衣服啊!”他的意思是说,自己的知识都装在腹中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后来,“郝隆晒书”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

编辑/季博音

猜你喜欢

穿针乞巧牛郎
穿针引线
羊宏诗联二首
潭山乞巧
牛郎给织女 发一封E-mail要多少年
藕断丝连
张英
牛郎织女
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穿针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