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思考

2020-09-10邓林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施工

邓林

摘 要:随着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地下工程中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在地铁施工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复杂的地质状况和技术难题。由此,为使地铁的建设质量得到保障,相关人员不仅要对地铁建设过程中应用的各项技术进行优化,还需要加强地铁施工进程的管理,以期能够共同做好对于地铁的施工建设。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各项工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使得以地铁工程为首的地下工程质量愈发提高,通过地铁出行成为了当前社会居民最常用的交通方式。这使得原本繁重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而且使国家节能减排的建设目标得以落实。然而,在当前的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予以重视。

1 地铁施工进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施工技术应用不规范

当前的地铁施工中,其所应用的技术大多为地连墙施工法、放坡开挖法、盾构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给施工过程提供了方便,使得施工效率得以提高。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使用这些技术,导致施工过程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施工事故频发,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如施工单位在工人上岗前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培训,使得工人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要点等缺乏了解,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1]。

1.2 工程管理不够完善

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将其严格地执行下去,以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进行。同时,由于地铁工程的工作量较大、危险系数较高,使得施工人员应当更为严格地对施工管理过程进行监督,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过程的管理质量[2]。然而,当前施工单位在地铁项目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乏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监察人员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进而使得突发状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最终给施工项目的进行带来了风险;而在对施工建材的选择过程中,劣质材料很容易因监管不严而流入施工现场,对项目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缺乏合理的现场管理制度。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应当综合考虑工程设备的调度和使用,加强施工各环节之间的配合,不能盲目加快项目的进程,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最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这主要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检查人员应多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联系,对施工现象有足够的掌握,为项目安全提供保障。其次,增强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地铁工程多在地下进行,管理人员应建立针对易燃易爆设备和材料的消防管理制度,并为工作人员配备相应的消防器具,以消除消防隐患[3]。

2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效果的措施

2.1 对施工成本和进度进行控制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影响管理效果的主要原因为工程量大、成本高等问题。由此,管理人员需要从施工技术管理入手,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使方案的内容更为全面,得以满足不同施工情况的需要[4]。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还需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多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讨,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推动施工过程的稳定进行。此外,在对地铁项目成本过程进行管控时,管理人员应当对每一施工环节进行成本预算,并在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核算,提高对地铁项目成本和进度的控制,为地铁项目的质量提供保障。

2.2 对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技术的更新速率也得到了提高。各种大型且复杂的机械设备也逐渐应用于地铁项目中。而在应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这些设备的使用要求和难度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由此,在对地铁项目的施工设备进行管理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促使地铁项目能最大化发挥自身在项目施工中的重要作用[5]。例如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地下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管理人员应根据地基填料的性质不同来选择适宜的施工压实机械,以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如当地基填料为黏土等材质较为松软的材料时,管理人员应选择强度较大的压实设备,并适当提高压实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度。由此,管理人员应当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调配,并选取适宜的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作业,从而为地铁项目的质量提供保证。

2.3 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

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每个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需要管理人员提高重视。由此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安全技术的管理,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同时,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性。此外,管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支架结构的质量检测,严肃处理不合格的临时结构,防止产生安全事故。

3 对施工技术的创新

3.1 施工前

在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以提高施工效率。首先,在施工开始前,技术人员利用新的遥感设备、GPS定位系统等对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应用相关物探技术对隧道情况进行勘探,及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在实际的施工准备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工程图,可以使用三维图以使地下的复杂情况更为形象地展示出来。另外,项目管理者需要在施工开始前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稳定展开。此外,管理人员还需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及时对设计单位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使施工图纸的制定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3.2 施工环节

在施工环节中,技术人员应增强对挖掘技术的重视,这是推动施工项目稳定进行的关键。在我国目前的挖掘过程中,盾构和TBM是最为常用的挖掘技术。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结构、地势等条件均有不同。由此在施工過程中,技术人员应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地进行调研,收集并整理各项地址情况,并据此对挖掘技术进行创新,以提高施工效率。以重庆6号线的施工过程为例,由于重庆独特的地质条件,施工人员多应用TBM技术来挖掘隧道,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同时,TB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能降低施工过程对外在环境造成的破坏。此外,由于部分施工环节较为复杂,易产生较大的质量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在这类环节中应当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以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根据施工合同中的条款来严格监督施工质量,并在施工开始前对所用的材料质量和工艺流程进行研判。应选择安全有效的新工艺,不能盲目追求提高施工效率;其次,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技术检验,防止未达标准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质量。最后,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权责分配,从而做到责任到人。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成熟,管理人员应当使用现代化工具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联系,并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掌握,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提高地铁施工的质量安全,有助于地铁工程的质量提高。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地铁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效果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创新,以期提高施工效率,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殷明.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优化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178+180.

[2]李志刚.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J].建材与装饰,2019(36):187-188.

[3]胡泊.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6):144-145.

[4]赵卫国.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6):175-176.

[5]王锦杰.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36):148.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施工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