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课堂中教师的积极语言及其运用

2020-09-10高秀峰

高考·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理想课堂有效应用

摘 要:高中理想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科学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积极语言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延伸,其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发挥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更积极、健康、卓越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理想课堂;积极语言;有效应用

引言:积极语言在高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愉快体验,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和内在潜能。积极语言是教师构建理想课堂的重要手段,通過发挥积极语言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到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善用积极语言构建理想课堂,发挥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的发展潜能的舞台空间。本文将探讨积极语言在高中教育培养中的具体应用,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成和个人积极、健康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一、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的积极期待

传统课堂中,教师更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多的将精力投注在学生学习经验的激励和技巧的总结上。这种方式相对呆板、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积极语言构建理想课堂,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较为客观、完善的认知。要遵循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的眼光,把握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肯定学生的发展潜能。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教师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切实的关心和爱护同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对待高中叛逆阶段学生的发展变化,要善于用同理心和爱心去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对相关理念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在学生犯错时,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学生的错误,以和蔼的语气、平和的态度对待犯错的学生,并及时的采取及时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错误和弥补错误。

二、教师要以赏识教育理念展开教学

坚持以尊重学生为最根本的教育理念,要善于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和激励学生。赏识教育还是要求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在好感,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身的才能。教师要有真诚的关爱学生的心,要善于营造良好、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以更加放松、轻松、愉悦的心态学习新知识和领会新内容。学生是发展着的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独特的潜能,要有善于发现学生潜在才能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运用赞赏的语言不断激励和鼓舞学生。发挥正强化的优势作用,不断提升和调动学生展示自己和表达自己的积极性。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逐渐喜欢被人认知和欣赏的感觉,进而有助于学生不断地改正和弥补自身的短处,发挥自身的优点和才能。

三、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的课堂引导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活跃、积极、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从学生本身出发,采取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1、性格内敛,课上表现并不积极的学生

面对这类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和展示自我的勇气。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灵活的问题设置抢答,为学生创造解决问题和分析解题思路的空间。

2、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教师针对这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提升这类学生的进取心。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分析造成学生课堂走神的原因。教师要善于发挥积极语言的作用,在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时,要用合适的语气态度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

3、后进生的有效培养

教师要坚定信念。明确通过自身的积极引导和学生持续不断的坚持,一定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更广阔的明天的基本理念。教师在进行引导时,应当善于夸奖和肯定,例如“老师看得出你非常聪明,希望你能够克服懒惰,追求卓越,期待你快速的成长和发展。”针对后进生的培养,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耐心,鼓励和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展开探究。

结束语: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语言的优势作用,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类型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积极的采取正面、正向的语言进行引导规划。要运用积极语言,引导学生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发挥积极语言的优势作用构建理想课堂,为学生积极健康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做出推动。

参考文献

[1]王福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J].教育学报,2007(12).

[2]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42-46.

[3]曾琴,荣洁.应用赏识教育理念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3).

作者简介:高秀峰(1977年10月——),女,汉族,甘肃榆中人。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榆中县恩玲中学工作,一级教师,目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注:本文为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中教师积极语言的运用探究(课题立项号:LZ[2019]GH1094)”最终成果。

猜你喜欢

理想课堂有效应用
构建理想课堂 彰显白板魅力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理想课堂浅见
和谐课堂和理想课堂标准的研究
理想课堂: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从实然到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