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

2020-09-10王莹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王莹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小学教学需要有一个适应强并且灵活机动的模式,结合小学教学实践,本文以“三依四激”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更适应小学教学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教育信息涌入到了教育者头脑当中,而对于数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数学教学方法更是不断地在更新迭代,但是在这个转变的趋势之下,一些固有的、过时的数学教学方式依然一直沿革着,它阻碍了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现在的科技条件之下,数学教育知识在网络上唾手可得,很多家长和学生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在数学课上获取新知,在这样的趋势下,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数学教学不断“内化”,不断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是未来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必然。

(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

1.对小学生數学发展的意义

通过不断研究,利用观察对比、数据分析,找出各年龄段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探究兴趣和满足求知需要;培养小学生专注、细致、有条理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观察、辨别、分析、判断的能力。促进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全面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的有效性。为实现对小学生的思维激发和锻炼带来帮助。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课堂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方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能提高小学生数学理论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不断调整中逐渐提高其利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师体悟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促使教师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从而达到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界定

(一)核心概念界定

教学方式:本文根据实践认为:教学方式是在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当中,老师和学生为了教与学进行的种种实践方式。三依:依内容定课型,确保节节重点突破;依学生定任务,确保人人能完成;依难易定进度,确保堂堂有效果。四激: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质疑探究欲;激发学生表现欲;激发学生创新欲。

(二)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本”理论:随着新课程的逐渐发展,我国教学方式逐渐摆脱了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学界开始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这个理论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原学生在教学当中的突出作用,以便能够达成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而这个理论在实践中有五大流派,分别是教学认识论、教学实践论、建构主义理论、生活教学论和交往教学论,他们之中都有着一定的交叉,都对这个理论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具体实践分析

(一)课型教学的应用

在“三依四激”模式当中,课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于课型主要利用在概念课当中。这个模式具备一定的规律:提出课题——感受概念——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强化概念——归纳小结。

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节课为例,教师在提出等腰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同时,要先让同学们感受这个概念,具体教学中如下: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跟着老师一起对折,然后用剪刀裁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三角形ABC有什么特点?

在对折的过程当中,学生从这个简单的举动先对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折剪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断利用问题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可知△ABC是什么三角形呢?在上述△ABC中,AB、AC、BC,∠A、∠B、∠C的名称是什么?上面剪出的△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之后教师再告诉学生具体的定义,这样学生们对这个概念的印象更为深化。在初步有所理解之后,教师开始让学生们应用这个概念。

由上表中∠B=∠C猜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对猜想进行论证(分组讨论,探究多种思路方法)。明确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论证,先对后面的应用题有一个铺垫。通过课型的优选,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学习的思路非常清晰,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而且通过相对拔高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二)数学任务的优选

对于数学教学任务,很多学者一直在关注,大部分人都认可其重要价值,这也是“三依四激”研究的核心一环,以往的传统观念认为,教学任务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这不符合具体分析的理论,很多时候,学生的需求点是变化的,这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灵活应用理论。而且,在研究过程当中,数学教师们在课前会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来看学生们的兴趣及短板,从而制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

(三)灵活使用课程的进度

因为班级里有一些进度较慢的学生,在设计课程进度的时候,需要考虑他们的学习情况,在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后,根据情况加快或者放缓教授,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小学生兴趣,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自研究开展以来,小学生的专注、细致、有条理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提升;提高了观察、辨别、分析、判断的能力,促进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激发教师对数学课程探索的兴趣,提高了专业能力。

丰富课程内容,初步建立课程框架,在以《新课程》为基础,以活动体验为主线,以分析、归纳、实施为补充的实施线路下,我们初步建立了“三依四激”模式、不断完善具体细化到我们的课题目标及内容。在开发和实施数学课程的研究中,通过对数学教学方式研究,提高小学生的动脑、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小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教师通过不断研究适宜的教学任务,并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观察能力和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海清.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37-138.

[2]孙延磊.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95.

[3]林梦怡.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落实[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18+121.

(玉溪市红塔区小石桥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Passage Four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