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2020-09-10蔡霞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蔡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现如今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来阐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从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自身跨文化意识、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注重词汇内涵的讲解、重视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综合外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

1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也随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相应地语言学科、研究指号和解释者的关系的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科等也随着世界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变化,人们在学习工作当中也越来越体会到语言与文化两者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语言中包含了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中凸显了语言的独特魅力。人们利用语言承载着文化,从语言中窥探出文化信息。如果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脱离了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那么学生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也就偏离了根本目的。基于此,人们开始越发重视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够流利应用外语和避免因不熟悉文化背景而闹误会。纵观全局,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交流方便和避免各种文化上的尴尬误会。为达到这个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外语的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紧密衔接的一环,在教学时要把语言与社会现状、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给充分考虑到,并在外语课堂上全面展现出来。

2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

各民族的文化因其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群体的普遍认知而各显文化的多种多样,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同的历史背景都决定了文化的现状不同。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行为准则,因此如果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熟悉对方的文化背景,在听或看对方向自己表达的信息时,会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交际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

2.2有利于防止交际摩擦

交际过程中如果出现交际摩擦,它产生的后果或不良影响比交际障碍更为严重,交际障碍阻碍了双方不能轻松简单地互相知道对方所要表达的准确信息,互相探讨学术思想或工作的心得体会,它甚至也会让双方引起严重误会而拳脚相加,大动干戈,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学业都有着消极影响。

2.3有利于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切身体会到异国文化的新奇面貌,感受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之处,能客观理智地分析异国文化中哪些成分对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还能不断互相取长补短,将本民族文化主动放入全世界文化环境里面,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对比分析,为发展壮大本民族文化而主动去吸收异国文化的精华。

3“跨文化教学”现状及成因

3.1大班课的局限性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科的课时少、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挂钩、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够高或是英语底子薄弱的状况。由于英语在大学中是一门公开课,许多大学在上课时为节省资源而采取了大班上课。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大班英语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是非常单一的,他们只是被动地输入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虽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但只是播放简单课件内容,教授学生还是习惯性延用传统教育的方法。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和观察,教师在大班英语教学时,只和一些性格外向、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交流互动的次数频繁,一些学习能力不强而又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越发不受教师重视,无形中剥夺了他们在课堂发言的机会。因此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会让学生的学习英语效率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不但影响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堂学习的气氛愈加沉闷,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机会的面前遭受不公平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与环境中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2学生缺乏学习语言文化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会为学期结束时的期末考试、四级考试、雅思托福等其他外语的考试而拼命背单词、背句子,不会去研究并关注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信息。当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时就会面临文化障碍,学生的语言能力再强,但如果不能理解对方的文化信息也会造成语言失误,甚至会造成双方的不愉快而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产生消极影响,交际的失败也会严重打击到学生学习语言和交朋友的信心。当学生用外语非常流利地交谈讲话时,会常常让人觉得这个学生已经懂得该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当他在与对方交谈时出现语用失误,对方会怀疑这个学生是故意表达失误,进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增或冲突迈向最大化。例如在国内文化背景下的一些常识性礼节问题,学生如若在另一国家也这么做,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在挑衅或是觉得此行为非常不礼貌;在国内的饮食文化如若搬到国外继续延用,则会让人产生不舒服或是反感情绪;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怀着善意的想法提出的建议,可能会让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误以为是在暗讽他。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仍有部分人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熟练运用外语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种思想观念会误导不少学生,外语的四项基本能力虽然很重要,同时它也是打下外语坚实基础的必备条件,但它不是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全部。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的语言,包含了不同地区人民的智慧结晶、生活经验和文化风俗习惯,语言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是每个语言学家所热衷于探寻的文化智慧宝库,它能让人在语言中去发现不同地区的思想文化以及文化背景。“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学会恰到好处的不说话”、“什么时候在适宜的时机接上别人的话题”,有时候仅仅运用正确的语法和流利的外语,并不能让你在和异国人交流时能让别人对你产生欣赏和友好。比如,北京某高档衣服品牌就曾闹出過此类笑话,他们在男士外套上印上“Goat”,虽然“Goat”除了山羊这个意思外,它还有“色鬼”这层含义,这家品牌的总经理在国外销售这类衣服时,销量惨淡,总经理百思不得其解,从改善店铺运营模式、服务人员的销售技巧、对衣服的广告宣传甚至低价甩卖,都不见任何起色,到最后才从一位当地人口中得知,没人愿意穿一个印有“色鬼”含义的衣服去到大街上走来走去。国内某外语学院的女学生向一位外籍好友发出邀请,“Please come to my bed room when you are free.”这位外籍好友却感到这位女学生是如此随便的一个人,但这位女学生的意思却和这位外籍好友想的南辕北辙。你的外籍教师兴冲冲地告诉你:“I bought the tickets for this concert at the eleventh hour.”你非常惊讶地问道为什么在第十一个小时,难道教师排了十一个小时的长队吗?外籍教师就会很哭笑不得地解释eleventh hour的另一含义。这些在交际方面失败或令人感到尴尬的种种例子,无一不说明了他们在交际时不懂得或不了解外语背后的文化信息。

4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4.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作用,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教授学生学习单词、理解并运用语法、背诵文章段落,学生在这种授课模式下是不可能获得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更不可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式和转换教学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文化冲突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以便于更好培育学生,努力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把握教授英语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英语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比如积极与大学外国语的外籍教师进行文化交流与探讨,参加外籍教师举办的各种文化沙龙等活动。

4.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一直放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改善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出现的这些情况,学校与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灵活的教学方式。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造异国文化的浓郁氛围,让学生在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音频和鲜艳夺目的图片中不知不觉的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所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也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水平提升到新境界、新层次、新高度。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英文小说或名著,根据学生爱看的题材不同,因此教师要在课下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询问学生最爱看的书籍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阅读英语国家的相同题材的小说或名著,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学习知识不再变得痛苦和困难,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比以往更加有效率。

4.3加强词汇教学,注重词汇内涵的讲解

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词汇教学是最主要的,它也是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在英语中某些词汇、习语、谚语的背后都隐含着异国文化的内涵,比如“Learn some craft when young, that when old you may live without craft.”学生在翻译这句话时就会一头雾水,不禁疑惑这个英语句子前后怎么都有craft,学生在翻译时如果不明白这个词汇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其实这个craft单词,它有两个含义,前一个是手艺,后一个是行骗,如果学生不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或是双关语,在看到类似的句子时往往又会翻译错误,也很容易会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必须注意要同时讲解单词的跨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避免令人尴尬的文化冲突。

5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把教學目标放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这也是提高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山东警察学院)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