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传播对我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影响以及意义

2020-09-10王政君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软实力

王政君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我国已处于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只有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挑战和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当下,世界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如何看待自己,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与形象如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随着汉语国际传播的进一步深人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会进一步加强,这必然会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软实力;国家形象

一、汉语国际传播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經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开放政策、开放眼光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特别是当前国际交往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语言的国际传播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作为传播的主体,我们要推广汉语,可是,作为传播的客体,世界各国人民愿不愿意接受汉语和其接受汉语欲望的强烈程度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能够形成我们愿意“推"、世界各国人民愿意“拉”的局面对汉语的国际传播将是极为有利的。近年来全球流行的“汉语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若干年前,中国留给世界人民的印象只是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的提供者而现在当他们再谈论中国时,会对纳米科技、中关村、铁路建设甚至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等新的话题更感兴趣。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政府对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方面的塑造和提升日益重视。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是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都对展示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和良好的国家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出版物等纸媒的传播,也有现代流行的形象片、纪录片传播和网络传播,但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以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在海外成立孔子学院和开设孔子课堂的方式进行的汉语国际传播。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教授汉语的非营利性机构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无论是从传播的速度还是从传播的广度、深度上来说都表明了我国在汉语国际传播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通过汉语国际传播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2.1"走出去”与“引进来”

汉语使用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209%,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对于世界通用语英语而言,世界上其他国家掌握汉语的人还是少数所以世界各国人民也缺乏对真实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联合国虽然将汉语列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但是在国外举行的各种会议上真正把汉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几乎没有。汉语在外交、贸易、科技、教育等国际交流领域的使用还十分有限”。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传播本国的语言和文化都在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有的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甚至将其纳入本国的国家战略发展框架,如英国文化协会.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日本的国际交流基金会等这种文化传播策略使得上述各国在政治.上也获得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也积极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孔子学院和开设孔子课堂,实施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4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第1卷英文版发布,正式在柏林和纽约出版向世界传递中国语言学,中国学术、中国政府的声音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语言学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从更高层次上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少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眼中看到的真实的中国跟他们在本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中国大相径庭。来华留学生通过自己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体会,进一步感受真实的中华文化与民情重新认识与理解中国并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传播中华文化,消除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负面认识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

2.2新媒体与新机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具有“超媒体”的强大功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到今天,正与平面媒体、有声媒体整合为“混成"媒体方阵,共同发挥社会传媒的作用四。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形式更加多样,这也给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汉语桥”中文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为世界各国热爱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青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网络孔子学院采用远程汉语网络教学系统为全球汉语学习者及全球孔子学院师生服务,在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此外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给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随着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而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方面的互动与交流也会越来越多这必将有效地深化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塑造和提升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將吸引更多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从而促进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

三、结论

世界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如何看待自已,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与形象如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中国要让世界认识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汉语国际传播的重任在于架桥梁、通全球,关键是交流。“交流”首先要“知彼”,其次要“知己”。今天,我们尤其要学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赢得更多的国际信任和尊重。随着汉语国际传播的进一步深人,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会进一步加强,这必然会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包文英.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1(6).

[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3]胡范铸.作为修辞问题的国家形象传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0(6).

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软实力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