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有效方法

2020-09-10韩文德

中华儿女·海外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小学体育

韩文德

摘要:随着体育学科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这一现实要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因为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能使其一生受益,且可促使学生全面展开体育探究,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客观分析影响小学生运动情感发育情况的各类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激发出小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本文将从理实结合,优化学生运动态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运动信念;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终身运动;培养方法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教案都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学生也需要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来学习、内化相应的体育技能,由此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但是,由于内容单一、方法固定,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能动行为也并不多见,而小学生又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儿童,难以真正喜欢上一成不变的体育课堂。这就导致小学生虽然爱动爱玩,却并不喜欢上体育课,也难以真正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终身运动意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实际确定体育课的内容、策略,让学生逐渐爱上体育,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一、理实结合,优化学生运动态度

理实结合教学思想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统一起来,综合发展学生的学科智慧,而体育学科与常规的文化课不同,自开设体育课程之初,便一直都是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全面展现具体的运动技能,为学生讲解各个运动技能的规范动作,监督、指导学生进行技能练习。但是,至于为何要规范做出技能动作、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是什么,教师却很少向学生进行说明与解释。这就导致许多小学生并不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影响,甚至于部分学生总是认为上完体育课身体会变得十分疲惫,由此怀疑勤锻炼、多运动的好处。在这种状态下,小学生是很难形成良好的运动态度的。对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实施理实结合教学活动,既要监督学生掌握丰富的运动技能,也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意义。

比如本班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跑步运动,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奔跑,却难以适应在班级队伍中按照固定的节奏、口号跑步,且一旦学生的身体变得疲惫不堪,便会加剧这种不良的运动感受。但是,跑步属于一项全身性运动,对学生的心肺血管器官发育以及呼吸道发育都有积极影响,所以笔者就主动为学生解释了科学跑步的好处,明确告诉学生按照科学方式跑步会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同时,笔者还告诉学生,多跑步也可以让学生的体形变得更加优美、修长与苗条,甚至在促使学生身高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积极影响。在笔者的丰富讲解下,本班学生在面对跑步运动任务时的态度有明显变化,也能自觉、能动参与跑步锻炼,不会用各种理由逃避跑步。如此,则可初步优化学生的运动态度,让学生正视运动的好处与积极影响。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运动信念

目前,体育课程的运动项目十分多元,原因不仅是要保证体育教学的新鲜感,让学生能够始终对体育课产生期待与好奇,还是为了要多方位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展开运动锻炼,切实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始终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体需求,有效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由此优化学生的运动感受,使其形成坚定的运动信念。

就如本班有部分学生比较擅长长跑,因为他们的耐力很强,且身体素质很好,且性格比较冷静、理性,能够科学调整个人呼吸,灵活分配个人体力。面对这部分学生,笔者便会着重对其进行实施长跑训练,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及时展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另外,笔者也鼓励这部分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训练活动,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再者,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爆发力很强,且好胜心很重,比较适合参加短跑练习,所以笔者就对其专门设计了短跑训练计划,由此优化学生的运动经验。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运动优势,对此,笔者既不会强迫学生,也不会忽视学生,而是会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运动喜好、运动诉求,由此设计丰富多元、梯度明显的体育教学任务,希望可以切实丰富学生的运动经验,让学生能够积累有效运动感受。由此,便可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使其自发展开运动锻炼,切实优化学生的运动习惯。

三、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培养小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过程中,小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激发出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他们才能幸福、快乐、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对于这一点,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组织一些趣味十足、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体育活动,让体育课充满欢声笑语,也让学生逐步产生运动兴趣,由此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经常设计一些体育游戏或者体育比赛,希望学生们能够自主展开体育锻炼,由此优化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爱上体育。比如,在折返跑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老狼吃饭”的趣味游戏,即一名同学扮演“老狼”,另外学生自发形成“小绵羊”;每詢问“老狼”几点吃饭,“小绵羊”便需按照具体的时间向前迈步;当“老狼”回答“现在吃饭”时,“小绵羊”便需快速返回起点,如果“老狼”能够逮捕5只“小绵羊”,那么“;老狼”则可取得游戏胜利。这个游戏很好地激发出了本班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自主参加了运动练习,也积极学习了折返跑的动作技术,很好地优化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不仅具有长远发展意义,还可在短期内改善学生的运动行为,积极构建有效课堂。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突出学生,切实优化体育课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觉走进操场之中参加体育运动,逐步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梦其.促学习 练技巧 强意识——小学高段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201.

[2]沈娟.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219-22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小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小学体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