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9-10王玖平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实践微课

王玖平

【摘    要】微课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各科教学,运用于各阶段、层次教学的重要素材。微课是一种媒体化的输出,以易保存、易分享、易编辑的优势在教师和学生中广受好评,并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因此,本文研究了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关键词】微课  中职信息技术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55

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涵盖内容多,涉及领域广,知识有深度,给许多教师造成了教学困扰与难题。再加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缺乏趣味性,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给学生的学习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近年来广泛运用的微课却凭借其短小精悍的优势,有效地帮助教师弱化信息技术教学枯燥感,提高学生知识信息接受度,优化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势,成为教学课堂中的宠儿。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

一、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微课在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而针对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微课的实践运用更具有其独特性的价值和意义,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愿意接受微课,主动学习和使用微课的基本前提。因此,积极探究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意义,有助于教师充分把握微课使用方法,找到正确的微课教学实践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中职学生大多学习能力较低,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就使得教师难以通过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通过统一的教学指导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取得相应的进步。但是在微课的帮助下,教师却能够高效地将一个知识点打乱,揉碎并重组,借助微课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生制造平等学习的条件,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信息技术学科与微课有着相似的本质和内涵,两者均展现出了较好的现代性、科技性和媒体性特点,在形式、价值、运用上有着相似性。因此,教师借助微课进行教学,无疑能够实现两者优势和效果的有效叠加,通过微课最大程度展示信息技术的特点,挖掘信息技术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一个广阔完整的信息技术世界。

二、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推动了微课的广泛运用。因此,教师深入研究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微课的实践运用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并有效指导教师的微课实践策略不断优化与完善。

(一)教学统一化程度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得不到区分

正如前文所言,在中职学校中,不同学生在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受教育水平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但是在传统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在很多时候却被教师忽略了。有的教师不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差异程度,不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学习情感和态度而直接实施统一化的教学特点,从而导致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条件被忽视。基础好的学生难以在教师死板的标准下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甚至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和节奏,学习负担不断加大。久而久之,教学课堂中优秀学生不优秀,落后学生更落后的情况就会逐渐浮现,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受限,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自然也就不断下降。

(二)难点不易突破,过程繁杂,学生难以把握学习要点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具有难度的学科,它涉及到电子科技、多媒体、互联网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由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糅杂而成,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但是就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带领学生突破难点,把握学科要点的环节却略显无力和混乱,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操作过程复杂,教师一边教学讲解一边操作演示的模式极大地拉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并导致了学科教学重点模糊,难点突破过程混乱复杂等问题。久而久之,学生难点攻克情况不理想,学习问题不断积累,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也就不斷下降了。因此,教师必须要主动反思传统教学中难点突破环节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如何构建更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完整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学习的要点与核心。

(三)课后学习指导结构不完整,学生独立学习受限

在微课尚未流行于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时候,一方面,教师能够与学生面对面进行问题交流的机会仅仅存在于课堂上。而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想要与教师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问题的机会就十分珍贵了。另一方面,教师课堂教学讲解的即时性高,但是讲解内容的保存和分享效率低,学生在课后回忆教师的教学讲解进行复习或者在独立学习的时候常常遗忘程度高,使得学生在课外学习复习的时候学习指导结构不完整,学习助力不够,学习指导建议不足。久而久之就越发造成了学生课堂问题不断积累,课后学习效率不断下降等问题。

三、微课克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实践对策

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不同问题,教师形成针对性的微课实践运用策略,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积累正确使用微课的经验和技巧。

(一)构建差异教学基础,满足不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忽视学生差异性特质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正确运用微课来有效克服。微课具有内容丰富多变等优势,能够有效结合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拓展内容,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兴趣需要。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层次差异和实际发展诉求,以此为基础奠定有效的微课实践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多方向了解学生考试作业情况、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譬如实践操作能力、思考和回答问题积极性等来充分把握学生的客观学习条件与主观学习意愿。其次,教师要借助微课合理构成教学层次结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导方式上逐渐形成层次化特色。比如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具有不同难度、不同特色以及不同风格的微课视频,以丰富和扩大教学素材来帮助不同学生挑选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要。长此以往,教师势必能够借助微课逐步克服统一化教学的不足,不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注性和效率。

(二)专注学科难点突破,优化学生的理解过程

难点突破是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帮助学生将难点知识和困难问题理清、想透,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把握学习的要点,找到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突破口与关键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用对用好微课,专注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难点突破,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帮助学生优化理解过程,提高难点突破效率。举个例子,学生在初学vb编程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定义错误数字的类型导致编程结果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收集数据类型与编程意义相关的微课素材,为学生集中播放讲解,并通过实时暂停、在线编辑等方式对微课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理解需要。借助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有效避免教学注意力分散造成的问题,借助微課专注功课难点,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问题,最终实现信息技术难点突破。

(三)拓宽教学指导范围,辅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实践

及时解决学生课后学习缺乏辅助力量,缺少指导意见等问题,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在课后保持与课内相同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是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来弥补单纯口头讲解、板书分析或者操作演示造成的局限,借助微课保存效果好、分享效率高以及远程指导的优势合理延续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效果,拓宽教师的教学与管理范围。

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保存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微课,认真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并将这些微课视频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分享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科学复习或者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学科具有领域广、内容多的特点,教师在课内教学的时候很难完全覆盖。因此,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拓展需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拓展性微课视频,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自主观看学习和实践操作,及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断丰富个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信息技术世界。

总而言之,微课的特征优势、主要价值、运用形式等都极大地契合了中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需要,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提升知识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现阶段教师要理清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联系微课的主要运用特质和价值,形成微课指导下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新策略,帮助学生近距离感知微课,掌握正确运用微课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梁慧仪.微课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的应用[J].珠江教育论坛,2017(4):50-51.

[2]成海艳.利用数学微课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24):17-19.

猜你喜欢

实践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