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王绒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研究

王绒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力,通过有效的开展合作教学,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化的合作训练,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44

新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主,科学的建立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进一步研究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基于此,下面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探索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对策。

一、开展多元化的合作训练,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很多小学生之所以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并且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地以科学、合理的心态与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在合作训练中,引导学生彼此帮助,共同进步,为学习遇到的困难积极找寻合适的解决方案,增加同学间的交流和互动,以此奠定数学基础,从而提升学生合作交流间的效率。比如,在“三角形的面积”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就能够很轻松地掌握关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知识。然后数学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推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关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过思考分析,最终推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既能够在合作交流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打开学习的思路。

二、激发合作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教师若想要保证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一度使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枯燥、单调且无趣,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丝毫兴趣。所以,活跃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为了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并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也是学习数学最为关键的一步。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数学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要善于发展学生的爱好以及兴趣。兴趣,是学习小组间重要的桥梁,也是学习小组合作的根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产生了一样的兴趣爱好,学生才会对接下来的合作学习抱有期待和兴趣,才会以最好的状态加入到小组合作的学习中,也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为真正实现学习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数学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先带领学生感受小数知识的魅力,再为学生分组,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共同學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在小学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后,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效果才会更加理想。

三、通过合作解决疑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由于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依然还在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依旧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这就直接禁锢住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思维逻辑能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展开学习,通过讨论共同解决在数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多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点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听教师的讲解,就造成了对新知识的了解不够透彻,甚至完成作业也是极其困难的。数学教师与其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还不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以合作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提出问题:明明今年12岁,但是他一共才过了3次生日,这是为什么?数学教师可以就这个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一起进行讨论,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获得正确答案。最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小组的讨论过程和解题步骤,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学习任务分工明确,巧妙设置问题

数学教师想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那第一步就是要保证课堂中的学习气氛以及课堂纪律,制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规章制度,明确学习任务及目标,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数学教师在说明这些规则时,必须将学习任务、内容和相关的规则讲解的事无巨细,尽量地将责任细化,学习任务分配地均匀、合理,防止部分学生因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倦的心理。为确保学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初期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讨论中大胆探究,快速找到解决办法得到正确答案。比如,在练习计算圆柱表面积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画出圆柱,组织小组间的竞赛,看哪组的计算又快又准,这样的练习方式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印象,又能够促进小组间的合作交流。

五、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才能有效地进行实践应用。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希望能够不断提高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正保.谈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1.

[2]王忠喜.“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57-158.

[3]黄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1.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