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20-09-10刘光顺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生物研究

刘光顺

【摘    要】在初中阶段,为了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教师应该重视构建良好的生物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进一步创设,激发学生探索热情,以此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以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  情境创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24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利于全面的开展生物教学。在结合实际分析过程,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趣味情境等多种情境,以此才能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下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是所有科学研究的起源。因此,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并将问题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问题也能够更具现实意义与探究意义,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进行学习,并通过查阅学习资料等方式进行自主思考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闻,并提出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则新闻报道:夏天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田螺,它的味道特别鲜美。有一个人吃了田螺后,经过一段时间,他的皮肤颜色发生变化,逐渐变绿,在经过就医后,医生从他的胆总管中取出了四条肝片形吸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新闻,在听到教师的讲述后,学生都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升学习的欲望。教师这时就可以进行设疑:为什么他的皮肤颜色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其中包含的生物学原理,认识到生物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为日后的生物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趣味情境,促使学生感受生物魅力

初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在学习时往往对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会展现出更大的学习欲望,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学生的这一特性进行课堂教学。生物这门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初中生很难提起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创设趣味情境,运用故事以及游戏等形式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体会生物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反射弧”的概念,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击鼓传球”的游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中去并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要先为每个小组的学生设定好角色,每组学生的角色依次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游戏开始之后,由前到后进行传球,传球的节奏与速度由教师击打的鼓声来控制,这个传球过程就等同于神经冲动的传导。通过游戏可以发现,有的学生能够将球传到最后一名同学,而有的同学在传球的过程中球发生了掉落现象,教师可以将游戏与反射弧相关联,向学生提出问题,二者有什么关系,引出教学内容,学生这时就会进行思考,教师随后再将反射弧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反射弧就如同传球一样,它是由五个环节共同组成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它是传递不到最后一个环节的,也就是球是无法传到最后一名同学的,五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它们共同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反射弧。这样通过游戏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也能够让其认识到生物学习的乐趣,提升教学质量。

三、创设情感情境,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是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的三个要求。因此,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向学生只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也要与人文知识相结合,创设具有人文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感受生物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电影、漫画等比较人文化的内容创设情感情境,这样会使生物课堂充满了人文性与趣味性,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此同时,这样的情感情境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在对《免疫及计划免疫》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先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漫画,并向学生讲述科学家进行科研探索故事的方式创设情感情境来进行教学,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到生物学习的情境中,并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而科学家的故事则能够提升生物学习的人文性,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科学知识的获取都是来之不易的,科学家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如达尔文的故事,他所发表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是自身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考察,大量的科学研究才最终完成,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故事能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探索科学需要持之以恒,与此同时,其科学精神也能够得到培养。

四、结束语

总之,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展生物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学习情境,科学的构建情境化教学课堂,以此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使学生提高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进一步为生物教学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献

[1]陈金梅.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法[J].内蒙古教育,2019(12):67-68.

[2]王建君.初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03):221-222.

[3]左海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细节处理[J].中学生物教学,2016(12):41.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生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