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20-09-10杨艳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高中数学学生

杨艳

【摘    要】在高中时期,很多教师都在不断地探寻教学数学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自己的教学实际为例简要介绍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如教师可以采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传授解题技巧以及引导学生练习习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生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67

在高中时期,很多学生都一致认为数学是最困难的一门学科,并且很多学生表示他们无法紧跟数学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学习。当然我并不否认高中数学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学生们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他们就能渐渐地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問题,并且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竭尽全力地研究能够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才能提高其教学效率,同时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和生活有着较大的联系,通过一些数学计算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我们会发现其教学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和相关习题。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习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且相互促进的。也就是说,数学基础知识是解数学习题的理论依据,而数学习题则可以验证数学基础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教育相关部门越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每个学科的性质不同,每一学科所需要培养的实践能力就有所不同。从数学学科的实质来分析,我们便知道在教学数学学科时教师应极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因为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不仅能反映他们对数学学科的掌握情况,还能反映他们运用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并且数学测试卷中包含了大量的习题,只有学生们提高其解题能力,他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测试成绩。虽然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何其多,但我建议教师应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基础知识是学生解题的基础铺垫,只有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他们才能轻松地解题。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解题困难且解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所以他们便不能轻松地完成相关习题。其实很多数学习题的难度系数并不大,只要学生们能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便能迎刃而解。因此,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样才能助力于学生解题。

要想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基础知识,还应该在每堂课中渗入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能让学生们“胸有成竹”地解题,因为很多基础知识都是解题的关键。当然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完成相关知识点讲解之后应该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如若学生并不能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则应该再次给学生讲解。当然教师也不是只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而应该结合相关习题讲解知识点,这样学生们才能明了基础知识的关键性,同时还能结合基础知识进行解题。

二、传授解题技巧

解题是一个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其会受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解题技巧以及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而我认为在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其解题技巧是影响解题效果的关键因素。因为解题是一个有方法可循的过程,只有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方法,他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如若学生们不掌握解题技巧,则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习题时都会出现束手无策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不知该从哪一步入手解题。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则应该给学生传授解题技巧,因为解题技巧是解题的关键法宝,只有学生们掌握了相关解题技巧,他们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数学题的解答。当然有些数学习题有很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最简便的解题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应精心备课,即深入研究每道习题,并分析解题的最佳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解题方法。因为在观察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所采用的解题方法都不够简便,这不仅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影响解题的效果。长久下去,很多学生都会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影响他们解题的积极性。当然不是所有简便的解题方法都适合学生,教师应精心挑选比较简便且学生们能接受的解题技巧,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并且我建议针对同一习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传授多种解题方法,多种解题方法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们学会站在其他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学生局限地思考问题。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在教师给学生传授解题技巧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们所使用的解题方法,如若教师发现有学生的解题方法比较简便,也可以邀请这位学生将其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三、引导学生练习习题

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得到提高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极富耐心地引导学生培养其解题能力。当然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练习习题,只有学生增加自己的习题练习量,他们才能不断地扎实相关基础知识以及熟练运用相关解题技巧。如若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解题技巧,而不引导学生练习习题,我相信很多学生都难以提高其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应给学生练习习题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能徜徉在丰富的习题海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题海战术,学生们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当然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则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且比较经典的习题,这样才能体现练习习题的意义。学生们不仅要增加自己的习题量,还应该保证练习习题的质量,从而使其解题能力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应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数学实际情况给学生挑选适宜的习题,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同时,教师应及时和学生核对习题的答案,并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相关习题。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补充学习他们未能掌握的相关数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因为只有学生们提高解题能力,他们才能紧跟教师授课的步伐进行学习,并且他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相应的考试。

参考文献

[1]刘淼文,指导老师:宋国清.高中数学解题技巧[J].魅力中国,000(016):150-150.

[2]曹群岭.挖掘习题潜能提高解题能力[J].中学数学,2015(23):57-58.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高中数学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