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想象力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0-09-10汪雅岚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想象力培养学前教育有效策略

汪雅岚

【摘    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高度和思维的广度,因此,呵护想象力,培养想象力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而幼儿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黄金时期,所以教师更要密切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与课堂学习,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  想象力培养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59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创造力快速提高,想象力不断积累的重要阶段,日常生活中任何细微的事情或者事物常常都会引起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将他们带入到一个广阔无垠的创造天地中。因此,学前教育工作中的教师也要充分关注幼儿的这一特征,呵护他们已有的想象力,扩大他们的想象力空间,陪伴幼儿度过充满乐趣、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童年。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想象力进行了以下探讨研究。

一、形成赞美式教学风格,鼓励幼儿探索新鲜事物

幼儿对外面的世界,对各种各样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因为他们认知程度不足,社会经验少,所以在展现自己想象力,不断培养想象力的过程中常常会做许多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事情,导致幼儿在被批评教育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想象力,丧失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动力。因此,面对幼儿在探索新事物过程中犯下的错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幼儿的想象力发展特点,合理转换立场和观点,在保证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和发现美好的世界,并通过温和地劝诫、赞美式的教育来帮助幼儿找到发展想象力的动力和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孩子在室外活动的时候中,常常会被花坛草坪吸引,不小心弄得衣服上和脸上到处是泥巴。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是他们发现世界,锻炼自我的重要过程,教师不能够就这种小事对幼儿严厉批评,而是要温柔地带领孩子清洗干净,在赞美他们勇敢,动手能力强的同时,告知他们合适的玩耍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好奇心,推动幼儿的想象力在探索自然、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二、开展趣味的课堂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想象力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永远是吸引他们注意力最好的工具,而游戏时间也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极为重要的一个时间段。教师专注为幼儿设计具有想象性、创造性的游戏环节,用好各种科学的游戏和工具,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参与课堂,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感知力,展现良好的想象力,拓宽自己的想象空间。

在借助游戏培养幼儿想象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严格把控运用于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游戏活动,并进一步优化幼儿的游戏过程和游戏开展方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要合理挑选和设计游戏,借助良好的游戏氛围,幼儿也能够积极地加入到游戏互动和探索的环节中,从而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想象力。

三、构建阅读式教学氛围,在阅读中培养幼儿想象力

阅读是培养一个人想象力极为有效和系统的方式,它能够给幼儿展现一个日常生活所无法达到的世界和境界,并通过在其中加入丰富的幻想和想象内容来展现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征,值得学前教育的教师们在课堂上积极合理运用,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幼儿在阅读中张开想象的翅膀。

针对学前班的幼儿而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用对正确的阅读素材,用好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适合幼儿阅读学习的素材一般是趣味童话、寓言故事以及一些简单的名人传记和轶事趣闻等。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的时候,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给幼儿创造想象力提升的空间。而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则需要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落实教师朗读分享工作,更要引导幼儿开展简单的讲故事活动,用好多媒体开展文字与视频相结合的阅读活动等,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带领幼儿在一个充满趣味阅读氛围的环境中找到通往想象力世界的通道。

四、给予幼儿自主空间,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探索与自由实践

在幼兒培养想象力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无法融入其中,也难以理解幼儿的行为。如果在这种时候我们教师还要强硬的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相反的,教师合理给予幼儿自由时间与自主探索机会,却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给幼儿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组织自由活动,让幼儿在调动双手、双脚、双眼和大脑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未知世界,自由畅想未知空间,自由开展玩耍和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配合幼儿进行自由探索与实践,给予他们一定的意见指导和安全保护,帮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实现想象力的提升。

五、带领幼儿开展艺术创作表演活动,在感知艺术的过程中提高想象力

艺术创作是最能够展现一个人想象力极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最能够培养和激发一个人想象力的一种手段。艺术没有对与错,它所呈现的只是不同人的想法、思维、观点以及价值观念。因此,积极鼓励幼儿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在感知艺术的过程中找到想象力寄寓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给幼儿创造更加广阔的挥洒想象力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好美术教学、手工教学以及音乐教学的种种机会,积极吸引幼儿参与到感知艺术,创造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调动全身感官来提升审美情趣与想象力。比如在教幼儿雕刻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任何的原料工具来进行创作,如泥块、萝卜土豆甚至是石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全身心地去感知艺术,创造艺术。

而在课堂外,教师则要与幼儿家长积极沟通,鼓励家长多带着孩子参加艺术展、社区文艺活动或者家庭内的亲子艺术创作活动等,拓宽幼儿的学习领域,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实践力和想象力。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想象力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在扩大幼儿的自主探索空间,增加幼儿的实践探索机会上,带领幼儿在调动全身感官,发扬积极探索精神,形成良好实践习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生活、自然以及课堂的感知力。教师要充分运用好日常化的游戏、道具,开展丰富的艺术创作活动,积极联络幼儿的家长做好全面培养工作,将培养幼儿良好的想象力这一工作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开展[J].科学咨询,2017(22):166-167.

[2]王英.为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000(011):P.78-78.

猜你喜欢

想象力培养学前教育有效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