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09-10陶继容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自主学习高中语文

陶继容

【摘    要】语文学习伴随着学生的一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积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自学方法的教授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无时无刻的进行着思考和学习。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42

好的教学不单单是取得优异的成绩,好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学。在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下,更加突出了拥有较强的学习力是多么重要。而语文作为学生的母语学科,将会伴随他们一生,并且时时刻刻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与人交际、自我解读、教育子女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他们是百利而无一害。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所谓学习兴趣,对于不同学生来说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是因为想要获得高的分数,会认真投入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对于某一知识产生的好奇心,想要的到答案而迫不及待的加入教学;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教师的引导,而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这些种种的心理虽有不同,但是对于引发他们自主的思考,自主理解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帮助。同时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灵活、精神饱满,教师要善用运用一些方法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的方法是:创设情境、开展竞赛、活动学习。在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要确保学生有效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

语文知识包含丰富,意义深远。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太多的人生起伏,又处在一个和平而自由的时代,对于很多文章当中表达的离愁别绪,世道艰辛等感情让他们感同身受的话,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因此,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方法,创设一些能让他们真实感受到的情景,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竞赛

适时的开展语文学科竞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当然,教师要制定较为合适的主题,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迎合学生的心理,要选择他们较为感兴趣的;二是选择的主题在他们自学能力范围之内。比如可以借用“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开展古诗词竞赛,或者也可以开展演讲比赛等等。当然要给出竞赛的范围和参考资料。奖品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但是,教师最好能给设置一些有意义的獎品,比如说书籍、学习用具、书法用具、或者教师可以手工制作一些小礼物。这样的活动也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对于开展以后的教学有着不小的好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活动不宜过多,过多不仅浪费时间,也会让消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到疲惫。

(三)开展合作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是较为直接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不能因为所学习的知识难度较大,而让有的学生放弃;当然,也不能因为太过简单而根本没有达到学习目的。合作学习的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教师在课前应该根据课时要求设计好问题。在上课后,发布学习任务,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并让学生自行思考。在学生自学的这段时间,教师可以跟单个学生交流。教师大致掌握了学生的基础和能够达成的目标后。制定分组活动学习的时间以及预判学生可能出现学习的困难。

2.分组学习阶段。在分组学习阶段,教师先给出分组学习的问题和要求。然后引导每组学生进行探讨和解决,同时要对组内成员的答案进行简单的记录和综合的归纳。在分组学习进行到下半段的时候,教师要对进度较慢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帮助,给出学生一些提示,帮助该小组成员的小组学习。

3.展示交流。展示交流主要是指各组之间的交流。每位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允许本组人员补充和他组人员提出质疑。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最后要进行补充和总结。先补充学生自主学习中所忽略的地方,然后对每组进行简单的评价,并且要对他们的表现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能让学生有一种参与后的获得感,熟悉并且喜欢上这样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如何能巧妙的设置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去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的问题,找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其次是问题的设立要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问题的设立也是需要分层次的。这个分层次意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进行提问;第二是所提问题的难度要分层次。层层深入的问题,能让学生如游戏通关一样执迷,这样让他们较为容易的沉浸在学习中。

三、自主学习方法的教授

自主学习方法的教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这样的方法往往是具体的。当学生预习一篇新课或者阅读一篇文章时候,对于不懂的生词,可以查询字典,如果不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就可以查阅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写下自己觉得优美的词句,或者是简短的写上自己的感悟。要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多思考、多质疑、多交流。教师也可以定时的开展阅读课,在养成学习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足够多并且精细的自学方法,才能有更好的自学能力。并且也逐渐能够运用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长久以来,必定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从被迫学习转变有方法的自主学习。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把合作学习当成是浮于表面的作秀,一定要能够切实有效的开展;二是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不要惧怕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教师觉得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够,从而不敢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其实学生正是需要这样的机会,去锻炼、去思考。善于引导,不是说要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步伐走,而是教师要及时有效的发现学生独立探究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鹏.培养语文兴趣提高课堂效果——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7).

[2]舒霞.新课标下巧设问题培养学生高中语文的探究能力[J].读写算:教育导刊(10期):24-24.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