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思考

2020-09-10刘国成

南北桥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考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刘国成

【摘    要】当今初中数学教学一直追求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以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过于偏向应试的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让学生应对考试的目标,但实际上并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下,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新型教学方法的冲击,很多数学教师从单纯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转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既是时代的推动也是学生所真正需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19

初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想法,将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了如下探讨。

一、初中数学中的核心素养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过于追求分数和解题技巧,在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缺少研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系统,为了更科学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对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了解透彻。在新课改下,我们倡导的初中数学有六大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其中我们首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数学不同于语文,有很多知识并不会浮于文字表面,它实际上要脱于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从而在对数学对象的研究中所产生的一种思维过程,数学抽象思维的形成是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基础。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中学生应当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中,无论是审题还是解题都不会像文科一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相反,数学是一门很理性的学科,学生必须根据题目中的蛛丝马迹进行有逻辑的推理。另外,这六大素养中的直观想象也很重要,我们都知道当前初中数学存在几何方面的内容,学生开始学习几何和函数,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大胆想象并进行立体图形建构的,因此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素养之一。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当今这个极力倡导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教书育人应当多关注的是学生本身,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特点就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不能接受,所有的教学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这一阶段的性格特征。就初中生而言,这个阶段属于“形式运算”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少年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脱离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他们可以将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分开,并在脑子里根据具体事物形成特有的抽象思维。他们开始懂得利用事物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是构建独有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时期,这个时期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因为中考的缘故,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大多都偏向于书本知识的教授,重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书山题海的教学方式弱化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正是因为学生长期以来都与书山题海接触,他们对数学学习会越来越麻木,觉得数学太过于枯燥和无趣,渐渐的对数学学习失去热情。不仅如此,学生在这种教学目的的促使下,得到的只是解题的技巧,太过于表面,无异于死记硬背。为了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书本,回归生活,提倡生活化教学。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在生活中,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具体化,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比如,就拿生活中的买和卖来说,买卖之间的交易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只要给学生建构生活化的具体情景,就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问题呈现给学生,有了情境的加持,学生在思考时更能思维清晰的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帮助中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回归生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发挥数学教学的本质效益。

四、教学形式应当多样化

因初中是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思维,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粉笔书写,口头传述的方式进行教学,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式就显得很单一。教学形式的单一会使课堂枯燥无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突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上一些前卫的理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和创新。比如,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网络,那么同样,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大量图片、视频及音频能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去呈现我们课本中的知识点,无论是图形还是表格都会比我们用粉笔书写来得精确和细致,利用多媒体,还能在给学生进行巩固和复习时建立知识分解图,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分小组教学,以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遇到值得深思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集思广益,既节约了单打独斗时卡壳的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学生还能相互学习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将学生作為教学的主体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我们越来越倡导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这种教育理念给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了理论基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能够在将来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懂得适当放手。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整个课堂呈现一种双向教学的状态。数学是一门考究思维的学科,只要学会了如何举一反三就能够脱离又苦又累的题海教学,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能实现思维的互换,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也可以得到新的思考方式,这是教学的共赢。

教师大力创新教学方式,相信长期下来,学生会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探索意识,在今后对数学的深入学习中一定能够事半功倍,既能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容纳,又能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赵晓虹.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5).

[2]杨伟明.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0(03).

猜你喜欢

思考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