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民初继承传统的《史》《汉》接受研究

2020-09-10曾小霞

今古文创 2020年7期
关键词:接受汉书史记

【摘要】 晚清民初《史记》《汉书》接受研究与之前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白话写作和文言研究专著并存;传统研究方法如考据和评点仍然存在,如陈衍、李景星等人的研究;另外,也出现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如林纾、梁启超等人的开拓。本论文重点探讨晚清民初传统派的《史》《汉》比较和接受。

【关键词】 晚清民初;史记;汉书;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7-0037-02

本论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晚清《史记》接受研究”(14YBA070)研究成果。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联邦德国。该理论认为,文本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依赖读者的阐释,文学作品内涵的体现和丰富取决于读者,因而将读者置于第一位,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尧斯、伊瑟尔、鲍列夫、伽达默尔等文论家都对接受美学进行过阐述和完善,虽然接受美学至今仍然存在各种矛盾,但兴起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也引入了接受史理论,学者们对诸多经典从读者接受的角度作了精到的分析,扩展了研究视域。2002年俞樟华、虞黎明《走向<史记>接受史研究》一文,提出从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三个方面来研究《史记》的接受。

晚清民初《史记》《汉书》接受研究与之前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白话写作和文言研究专著并存;传统研究方法如考据和评点仍然存在,如陈衍、李景星等人的研究;另外,也出现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如林纾、梁启超等人的开拓。传统研究与现代视野相互交融,互为纠偏,为《史》《汉》研究增加了新的风貌。总体上看来,这一時期研究者人数有限,专门的研究者不多,但与西学东渐下的其他学术研究一样,他们的观点体现了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背离,因而值得关注,姚苧田、陈衍、李景星、刘咸炘、梁启超等都对《史记》或《汉书》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本论文重点探讨晚清民初传统派的《史》《汉》比较和接受研究。

一、姚苧田的《史记菁华录》

姚苧田的《史记菁华录》运用传统的评点式研究方法,作者并没有对《史记》进行全部评点,而是“抽挹菁华,批导窾却,使其天工人巧,刻削呈露”,有针对性的选取部分篇章和文字,作细致的研究和评价,他择取的列传共三十三篇,世家为九篇,本纪、表、书各为三篇,相当于原著的五分之一。对于这些选中的篇章,他做了大量的删改,却没有说明删改理由,有学者评曰:“经过删节后的文字,并无割裂支离之病,而依然脉络贯通、首尾圆融、神气完足。”姚氏的删节本及其评点因此具有可读性,他的评点方式跟传统评点并无什么不同,眉批、夹批和篇末评语共为一体,相互补充,对章法结构和字词句法都有涉猎。值得注意的是,姚氏对叙事时间颇为在意,如在评《平准书》“天子乃思卜式之言,召拜式为中郎,爵左庶长,赐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民知之。初,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姚氏点出:“先提明而后倒叙其事,此史家绝顶妙法,自迁创之”,明确指出司马迁运用了倒叙手法,并认为是司马迁独创,给予高度评价。此外,姚氏对于插叙手法也密切关注,如他指出《项羽本纪》中7处使用插叙、夹叙,《封禅书》6处使用插叙、夹叙,对叙述手法诸如此类的评点在《史记菁华录》中多达20多处。

二、刘咸炘的《太史公书知意》六卷和《汉书知意》

刘咸炘作为近代四川史学巨擘,对《史记》《汉书》均有涉猎,他著有《太史公书知意》六卷和《汉书知意》一卷,他从史学角度出发,探究史著之体例,开启了两书的宏观研究。他认为读史不仅要知其字面意思,更要洞悉两书的文本和思想内涵,摒弃了死抠字眼的考据法,注意从文脉和历史沿革的角度作宏观观照,如他指出自从韩愈举汉代人的文章不涉及班固之后,后人盲目跟从,批评归有光以《史记》为宗、方苞诋毁班氏的行为。《太史公书知意》卷一为绪论,其他诸卷按《史记》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体例顺序编排,分篇评论。“吾既撰《汉书知意》,复究《太史公书》,亦作《知意》六卷,体与《汉书知意》同,偶涉考证、论事、论文,必与义例有关”,可知其评论重心在于“义例”。刘氏评语惯用手法是汇集前人之语,再略加批评,如:与上“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文相对,此乃史文用意处,而归、方皆未指出。大抵归、方偏于论文气,往往于义无关,文顺说者,以顿挫密标之,而于此等,反不留意。梁曰:“虞卿尝再相赵,则其著书非穷愁之故”,按此说可怪,尝为相,即定不致穷愁邪?

前者刘咸炘认为归有光和方苞偏重文气,对于史学要紧的地方却未加留意,后者批评梁玉绳的说法奇怪,认为虞卿的穷愁并非为相的缘故。由此可知刘氏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偏重史法研究,对于前人论点多所批判,少有附会,体现出其不拘泥于前人观点、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对于《史》《汉》优劣,刘氏也有简要评论,如清人赵翼认为《汉书》多录经世致用的文章,肯定班固为“辞赋之祖”,刘氏一方面肯定班固,但不认为这是《汉书》优胜《史记》的地方。因为《史记》是通史,不能尽详,《汉书》为断代史,应该详。

三、陈衍的《史汉文学研究法》

与其他专著相比,陈衍的《史汉文学研究法》最早打出“文学”研究角度的口号,书名明确了两书的文学性特征,陈氏评价:“《史记》长者,《汉书》短之,《史记》短者,《汉书》长之”,对于《史》《汉》详略的不同和用意评点到位,事实也是如此,班固在参考《史记》时有所选择,对于《史记》叙述详细的地方,《汉书》尽量简述,而对于《史记》语焉不详之处,《汉书》则予以扩充,陈衍以两书对鸿门宴的叙述为例,指出《汉书》将《史记》中所有描写神情言语的叙述都予以删除,沛公所言“孰与君少长”“项王项伯东向坐”,以及张良见樊哙、樊哙撞击的动作,项王赐彘肩等相关段落和情节,统统删除,在樊哙相关传记中也不涉及,并得出结论:“大略马欲恣肆,班欲谨严”。以此从文学角度评价两书的写作特色,点出司马迁站在私人写作的角度,叙述放肆,描摹色彩浓重,场面历历如见,班固作为官方史家,写作更为严谨,尽量避免主观叙述,务求客观写实。此外,陈衍惯以大量举例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如评价两书 “是时”“当是时”的用法时,大量举例,富有说服力,体现其学术研究的严谨。然而,陈衍的研究法除去“文学”研究的旗帜,与明代以来的评点路子并无大的不同。

四、李景星的《四史评议》

李景星的《四史评议》包括《史记评议》《汉书评议》《后汉书评议》《三国志评议》,1932年济南精艺公司刊印发行了3000册,1986年韩兆琦和俞樟华共同校点《四史评议》,由岳麓书社出版,是研究前四史的重要专著。《史记评议》《汉书评议》对《史》《汉》做了比较多的综合对比。作者自述书名含义:“评者,谓持平之理;议者,谓定事之宜也”。与清人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不同的是,李氏抛弃了札记式的评论,他对前四史逐篇点评,大到篇章结构、命题主旨、历史材料的甄别、各个版本记录的异同,小到字词句法、人物地名的考证,他都有细致评论,其用心之勤,考证之精,令人叹服。《四史评议》对于初读前四史的人是一部很有用的书。此书行文时用的是文言,注重考订,对于《史记》《汉书》叙事异同的研究尤其具有参考价值,如《史记》《汉书》均有高帝本纪,李氏认为《史记》“以奇肆胜”,《汉书》“以庄严胜” ,虽然讲同一個人,但命题用意大不相同,因为风格迥异。

李景星对于叙述结构的分析尤其精彩,如评《魏公子列传》:“通篇以客起,以客结,最有照应。中间所叙之客,如侯生,如朱亥,如毛公、薛公,固卓卓可称;余如探赵阴事者,万端说赵王者,与百乘赴秦军者,斩如姬仇头者,说公子忘德者,背魏之赵者,进兵法者,亦皆随事见奇,相映成姿。盖魏公子一生大节,在救赵却秦,成救赵却秦之功,全赖乎客,而所以得客之力,实本于公子之好客。故以好客为主,随路用客穿插,便成一排绝妙佳文。”将一篇列传的结构章法分析得淋漓尽致,切中肯綮。

除以上四人外,崔适、李笠、郭嵩焘等人也是走传统研究的路子,此外还有以新的视角系统研究《史》《汉》的林纾、梁启超。古文家和翻译家的双重身份使得林纾在翻译时往往将外国小说与《史记》相比附,充分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的自信。同时,西学东渐为《史记》的研究输入新观念,如经济学思想渗透在梁启超的《货殖列传》等研究中。

五、小结

《史记》 《汉书》在晚清民初的接受与传统的《史》《汉》接受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这取决于晚清民初这一特定时代背景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史记》《汉书》发展到晚清,人们的接受更多的属于自发自觉的行为,基本上剔除了统治者的因素以及科举制度等文化政策的因素。同时,晚清民初复杂多变的政治局面颠覆了传统的史学观,也颠覆了考证为主的史学研究法,传统的史学受到质疑,其中观点主要以梁启超为代表。而晚清民初文学对《史记》《汉书》的接受一样贯穿在诗歌、散文、戏剧、传记等多种文体中,闺阁之中也有熟读《史记》《汉书》者,咏史之作常有。这一时期有关《史》《汉》的研究既有传统的音译注释、考证评点,也有借用西方新观点进行研究者。要之,晚清民初的《史记》《汉书》接受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复杂性:即传统之中孕育新变。此时期的研究并无太多的创见,其主要意义在于继往开来,真正的突破尚有待于后来者。

参考文献:

[1]姚苎田.史记菁华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2]刘咸炘.刘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衍.史汉文学研究法[M].无锡民生印书馆.民国23年.

作者简介:

曾小霞,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接受汉书史记
悬梁刺股
被皇帝逼出来的“学霸”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