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2020-09-10张一帆

今古文创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老舍

张一帆

【摘要】 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一直关注着底层市民的生活与命运,由此透露出强烈的人文关怀,老舍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在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市民形象,构筑了一个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市民世界”。一方面描绘了北京市民形色各异的生活面貌,另一方面反映了独特的北京市民文化。通过对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进行分类解读,探析市民形象的文化内涵,以及塑造市民形象独特的艺术方式。

【关键词】 老舍;市民形象;文化内涵;艺术方式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7-0021-02

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家境贫寒,因此,老舍十分了解底层的百姓生活。老舍用幽默诙谐的艺术形式和地道的北京方言讲述了市民阶层酸甜苦辣的百态人生,表现了老舍对社会百姓命运的关切。本文通过对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进行分析解读,进而探究市民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学价值。

一、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老舍在作品中塑造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市民形象,刻画了不同类型市民的不同思想、心理和生活理念。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

(一)老派市民

所谓“老派市民”,是指那些尚保留了东方传统美德如勤劳、善良、温厚谦和、讲礼仪但同时又沿袭了守旧、自私、安于现状思想的“老中国的儿女”们。老舍通过老派市民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愚昧、保守、落后传统观念的批判,同时呼唤人们新思想的觉醒。

在众多老派市民形象中,最典型的是《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他为人谦和、好面儿、追求享乐。当日本人侵略北平时,祁老太爷认为只需将装满石子的破缸抵在门口便可保祁家的平安,他只关心自己的家,全然不闻外面的世界,当邻里们屡遭劫难时,自个儿家里也一天天失去稳定时,他都无动于衷,他唯一担心的是能不能顺利过八十大寿。祁老太爷作为老派市民的典型,身上有着传统乡土中国的守旧思想,懒散、软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面对时代的变化和民族的危亡,他们总以温和的态度谋求在乱世的苟安。

《离婚》中的张大哥,也是一个知足认命、墨守成规的老派市民。他十分保守,害怕一切变化,他的衣裳、帽子、手套、烟斗全是摩登人用过半年多,而顽固佬还是要再思索三两个月才敢用的样式和风格。张大哥懒散、知足,他总有各种说服自己和别人得过且过的理由,他在夹缝中尽可能地的追求生活的安逸。

(二)新派市民

所谓“新派市民”,他们生长于传统封建宗法的旧中国,却又受到近代西方思想、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味逐“新”,一味追求“洋式”的生活,从衣着方式到言谈举止都模仿西方、效仿西方。他们打着现代意识的旗号,追求精致的生活,但实则是一群沾染西方文明诟病、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

如《四世同堂》中张大哥的儿子张天真,他天真、漂亮、空洞、懒散、看不起穷人。他一味地追逐西式的生活,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专记影戏园的广告,却不知道国事。他盲目跟风,学习到的只是新式思想的外壳,只想着享受,花父母的钱,是一个不愿努力,懒散而又浅薄的“洋青年”。老舍对这类新派市民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与批判,并且揭露了他们丑陋的本质。

(三)正派市民

老舍笔下的正派市民形象,是老舍心中的理想市民,他们见义勇为,有爱国热情,有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可谓是“国民的楷模”,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如《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是一個与世无争的老式知识分子,他写作旧诗,避世隐居,以苟安懒散为和平。但在日本侵占北平时,他却顽强抗争,在狱中受尽严刑,也始终坚韧不屈,显示了不妥协、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国难当头,民族大义面前,钱默吟从文弱的书生转变为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英雄。同样《龙须沟》中的赵老,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看到收捐人毒打程疯子,勇于挺身而出,在恶霸面前毫无畏惧,痛骂收捐人,赵老的呐喊体现了威武不屈的正义气节和仗义执言的侠义精神。

老舍对正派市民形象予以了赞扬与肯定,他们都是平凡小民,但在危难时刻都能挺身而出,英勇无畏地奋起反抗。他们身上体现了民族大义与不畏强权的精神,正是老舍对那个时代国民的期望与呼吁,希望国民在面对列强侵略、强权压迫时,不屈服、不退缩。

二、市民形象的文化内涵

北京是老舍的故乡,他生于这里长在这里,因此,老舍对北京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老舍写笔下的市民也大多生活在北京城,老舍通过笔下的“市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老北京市民独特的思想、心理和他们身上所蕴含延续的悠久的北京文化特色与丰富内涵。

(一)老北京人的官样心理

北京人有长于皇城根下的优越感,因此,老北京市民有这样一种“官样”文化心理。即追求“有钱真讲究,没钱穷讲究”的体面生活,讲究排场、气派,追求精致的生活,同时讲究礼仪,固守老“规矩”。

老北京人好面,讲究排场。在《骆驼祥子》中虎妞的父亲刘四爷,为人自私苛刻,但为自己办了一个体面的寿宴。他在院子里每一块地方都包上了红布,可谓是张灯结彩风风光光,在吃食上更为讲究,各种炒菜、冷荤、海碗,应有尽有,只有这样刘四爷才能感到体面和满足,认为这是威望、身份的体现,这种“好面儿”的文化心理体现了北京人追求享乐主义的生活。老北京人还多礼、凡事讲规矩。《离婚》中的张大哥就以出份子为荣,老李的太太从乡下来张大哥要送礼;张大哥的儿子出狱乡亲们要送礼;过年过节张大哥要给干女儿送过年礼,李太太还要回送年礼。

老舍写出了北京人特有的文化心理与生活习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舍一方面对老北京文化所特有的高雅、含蓄、精致不由自主地欣赏,同时也为此文化而导致的柔弱、懒散、安逸无用感到悲哀、叹惋。

(二)皇城根下的生存智慧

北京人性格豪爽,爱贫嘴、爱调侃,通过这样的方式消解生活中的烦恼与忧愁,显示北京人乐观的生活心态。同时北京人性格谦和、温厚,凡事以和为贵,从其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生存智慧与生活经验。

《茶馆》里的掌柜王利发精明能干、处事圆滑、善于应酬。父亲死得早,他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因此,他每天态度恭敬、热情地迎来茶馆的客人,能说会道、善于奉承,总能让客人感到舒心。当遇到茶客之间有矛盾时,他也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当“和事老”,他明白“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要顶紧”的道理,哪怕自己受委屈,也要让客人舒心。因此王利发能够在动乱不安的社会中顺利地维持着茶馆的生意。

还有《茶馆》中的秦仲义,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民族资本家。他出身好,家境殷实,并且有卓越的商业才能和勇于改革的气魄,他变卖了祖业创建工厂,探索实业救国的道路,希望能“富国裕民”,体现了作为八旗子弟以国家为己任,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怀。

三、塑造市民的艺术方式

老舍从开始创作起就表现出幽默的天赋,被誉为“幽默语言大师”,他擅长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写出夸张滑稽的人物形象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情节,体现了北京市民文化的幽默与趣味。同时,老舍在作品中融入大量北京口语、俗语、歇后语,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显示了北京市民独有的生活气息与市井文化。

(一)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

老舍的作品充满诙谐幽默,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北京人任何事情都能开玩笑,具有天生特有的幽默。老舍在作品中借笑声来使艰辛的人生好过一些,把幽默看成是生命的润滑剂。

老舍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人生百态,用幽默诙谐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受生活蕴含的深刻内涵。老舍常常运用比拟、比喻、夸张等修辞来营造幽默的氛围。如《赵子曰》中写主人公颓废泄气时像“十万八千个毛孔,个个像火车放气似的,飕飕地往外射凉气”,这段对赵子曰神态的描写,夸张地展现了赵子曰颓丧泄气的状态,将失落的情绪描写的形象有趣,引人发笑。再如《正红旗下》里描写一家人和亲友吃饭时的场景,“宴会进入紧张阶段——热汤面上来了,屋中一片吞面条的响声,排山倒海,虎啸龙吟……”豪迈的吃面条的声响,使人如临其境,真实描绘了平民家庭生活状态,一家人热情洒脱地坐在一起吃饭。

老舍的幽默不仅是表面的语言搞笑,更重要的是他把幽默运用在情节铺排上,人物形象的塑造,幽默与讽刺相结合,让人深刻地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真实。

(二)特色的北京方言

老舍在北京市民日常口语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创造出独具“京味”的语言。老舍运用俗白浅易的北京方言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北京胡同街巷的市井生活、民间口语的运用十分贴合人物,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老舍在作品中融入了北京方言中的俗语、土语,例如《茶馆》中“我这儿正没辙”,这里的“辙”指办法;《四世同堂》中“他们走了一程子”,“一程子”指一段时间。《骆驼祥子》中“他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这里“老实巴交”指祥子的外在形象是老实憨厚的,运用方言俗语使人物形象更生动立体。同时老舍还在作品中加入了北京方言中的歇后语、吆喝语。歇后语简洁凝练,如“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一个好汉三个帮”等。还有流传于北京各个胡同街巷的吆喝语,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一种体现,老北京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吆喝语,例如“磨刀磨剪子嘞”“卖糖葫芦嘞”,在吆喝声中感受浓郁的北京市井生活。

老舍通过通俗富有活力的北京方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给市民生活情境增添了市井味道,也使作品中市民形象的塑造更加丰富、饱满,使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更加立体可感。

参考文献:

[1]高素英,刘欣.从市民形象塑造看老舍的文化心态[J].齐鲁学刊,2011,(05).

[2]罗小娥.老舍作品中的市民形象浅论[J].北方文学,2012,(12).

[3]黄霜霜.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及其文化批评意义[J].名作欣赏,2017,(14).

[4]覃榕娅.浅析老舍先生京味小說的独有魅力[J].散文百家,2019,(01).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我写我的
我写我的
“对话”小伙伴老舍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