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09-10岳珍

环球市场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村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融合模式;积极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构建“三产”融合发展认定机制;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强化要素支撑。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主体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以农业为基础条件,吸纳当前先进生产技术,突破一产限制环节,通过资本、技术及资源要素等多种形式的要素跨界集约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利用产业联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不断加强产业间的衔接与延伸,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休闲旅游、电子商务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纵向农业产业链深化、横向农业功能拓展,使农村一产、二产、三产之间形成产业链条,融合发展,让农民参与

二、三产业,分享增值收益,促进农村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及多主体共赢的目的[1]。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己由增速向提质发展阶段转变,迫切需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亚融合发展将形成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顺畅流动、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一、安徽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产业融合有所发展,但层次不高

一是产业链短,集聚度和融合程度不高。广大农村更多的还是依靠传统农业,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比例较低,一产和

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产业链集聚整合力不强。相较于周边省份,安徽省农业短板仍集中在产业化上,本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管理水平偏低,产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弱。

二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但模式单一,面临创新突破瓶颈。当前的休闲农业仍以旅游观光为主,大多是建花海、果园,搞瓜果采摘、农家乐,产业链短,产业层次低,围绕特色产业做精做透、做出品牌的不多,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富有创意的精品较少,且资金成本大,运转周期长,回报慢,盈利模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与农业企业未能建立起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企业通过合同订单带动农户生产的比重不到50%,实行利润返还、农户直接入股等合同契约模式的利益联结方式比重更低,最终导致农业产业链条中的龙头企业难以带动下游企业经营主体扩大参与机会,不能有效保护农户的基本权益免边缘化。相较于具有契约性质的股份制或合作制,农民收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多元化,但带动能力较弱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包括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家庭农场等。2018年合肥农交会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公布数据显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融合经营主体中龙头企业16000余家,合作社95000余个,家庭农场85000余个,产业化联合体1781余个。[2]农业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较少,示范带动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不平衡,经营主体自身规模偏小,大多运行不规范,实力较弱,参与融合能力不够,带动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经营主体缺乏独特的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与创新意识,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有待培育。

(三)融合发展要素瓶颈制约突出

用地难、人才缺乏、融资门槛高、科技研发能力弱等“老大难”问题普遍存在。农业投资强度小、产出税收少,建设用地指标难拿到;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抵押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建设较为滞后;在农村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等优秀人才难以落地生根,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缺乏;农业生产研发、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产品、工艺、设备技术落后。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内容偏重于产前、产中的机耕机收、农资供应、植物保护等,对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营销、物流及金融、保险、信息等产后服务供给欠缺。

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台发展对策建议

结合本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融合模式

清晰定位各地发展功能,提高产业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的匹配度。因地因产制宜,以工业发展的理念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让市场发挥作用。

农业资源较丰富且具有一定特色的小城镇可探索实施“农业+特色小镇”模式,依托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立足乡镇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做大做强1-2个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农业产业与城镇融合,打造农业产业强镇。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侧重探索“农业+电商平台”模式,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易快速规模化进而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跨越赶超的重要途径[3]。可大大發挥吸纳就业功能,激发人才动力和创造力。省内山水自然资源优势地区可侧重发展旅游观光、度假休闲融合模式。充分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底蕴、区位优势,与农业特色产业相结合,依靠产业支撑带动乡村旅游,激活山区农村住宅与山水资源,推进农景一体化建设,使农田变公园、农居变客栈、农品变商品、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尝试探索旅游休闲与农村电商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线上线下、农业和旅游业资源整合,实现跨产业融合。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发展较成熟的地区可尝试探索田园综合体模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聚集各种生产要素,整合生产生活空间与观光休闲空间等多种功能,形成一个田园综合体。

(二)强弱项,补短板

着力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现今农产品消费需求日趋优质化、个性化与多样化,而当前安徽省的农产品结构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优质产品不足,应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引领,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品种、品质质量和农业的供给质量。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积极规划和推介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借鉴浙江省做法,将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和工会疗养休养等。不定期举行农事特色节庆活动,助其聚人气、打品牌,鼓励发展。

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可辐射带动专业大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养出能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引擎。主攻农产品加工业,在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精深加工。实现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化,不仅发展种养业,还要从农产品生产延伸到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体系,突出农产品增值,打造一批大型领军企业。

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认定机制并对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建立认定机制,制定较为详细的认定标准,成立专门的认定机构进行精准认定,提高对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实施效率。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实现持证上岗,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加大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力度。

(三)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强化要素支撑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化解农村产业融合平台障碍。加强农产品流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推行数字乡村战略,提升农村基础网络覆盖率,最终逐步实现物联网、移动通信、云存储、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的无缝对接。

强化人才支撑。针对农业农村人才总量不足及后备力量缺乏现状,一方面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着力培养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另一方面以激励共享机制招才引智。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取得报酬,支持其以投资入股、提供有偿技术服务或成果转让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或经营活动。出台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专技人员到乡村和农业企业兼职或离岗创业,保障其在离岗期间的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等各方面权益。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缓解融资难题。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住房财产权、林权、农业厂房、生产订单、农业保单、大中型农机具等拓宽为融资抵押质押物。详细规定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模式、资金渠道、利息等,合理利用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政策性银行扶持力度以充分發挥其支农作用。鼓励农业企业上市融资。探索推广经营主体联户担保的产业链金融模式。建立基本的风险约束机制使融资机制走得更远。通过补贴、税率等方式支持农业保险机构发展。

据统计,2014年以来安徽省农民低于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即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补齐这两个“短板”,亟须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振兴农村产业。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政府合力助推,持之以恒强化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要素保障,坚持不懈助力扶持,方能为三产融合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谭明交.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12-01.

[2]彭旖旎,史睿雯.合肥农交会举行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发展论坛[EB/OL].http://www.ahagri.com/nwkx/content/9212991b-a5e7-4db7-a72c-41919470e403,2018-09-15.

[3]孙学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组织模式及其路径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8-25.

作者简介:岳珍,中共淮北市委党校马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农村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要有农村的“味道”
记忆里的“农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老人健康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