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事新闻的融入

2020-09-10方晓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教学运用道德与法治

方晓

摘要:“与时俱进”是蔡元培为打破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局面,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后提出的理念。它需要人们能够准确把握所处时代的特点,然后顺应时间的推移进行一系列观念、行动的改变,从而达到与时代共同进步的目的。而时事新闻就是体现时代变迁的重要内容,所以关注时事新闻无疑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与时俱进 道德与法治 教学运用

在陶行知理念中,有这样一个说法:“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所在,如果这个根基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使你已经拥有了一部分学问和本领,也是不能使其得到良好运用的。”另外,如果说道德是根基,那么法治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良好根基的规范。由此可见,从小进行道德与法治相关教育的重要性。

一、合理利用时事新闻,促使学生快速了解新知识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如果想要学生爱好学习,必须让作为教书人的教师好学。只有教师学而不厌,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做到学而不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亦是如此。要想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学习新知识,必然需要教师对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例如,在教学《交通“信号”要知道》这一板块时,教师要在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各式各样的交通信号以及有关交通的一些时事新闻,做好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正式讲解前,教师可以花费五六分钟的时间进行视頻导入,如2019年5月21日上午在广州发生的“早高峰期间某司机闯红灯致使13人受伤”这样有关交通信号的新闻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如何看待这件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原因”“红绿灯的作用”等问题,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待学生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然后再根据之前掌握到的交通信号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讲解。如此做便自然地引入了“交通信号”这一课题,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合理地利用时事新闻作为课堂引导是一个极为科学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前根据课堂内容搜索贴合课题的时事新闻,以便于引导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才教育从来都不是死板的,要想把人才教育做活,就应该尽我们所能,把挖掘文化宝藏的工具交给学生。而兴趣作为学习路上的灯塔,无疑就是学生挖掘文化宝藏的良好工具之一。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点出发,适当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关注时事新闻。

例如,在教学《别伤着自己》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搜索观看近期发生的有关火灾、用电安全事故等方面的新闻。在完成任务期间家长也要参与其中,陪同学生观看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观看的情况。在观看后,学生需要在上课前上交一篇观后感。在课上,教师可以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的有关“家中安全与健康”的时事新闻,就“别伤着自己”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可以发表自己对于“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等问题的见解。待学生发表完见解之后,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知识补充,然后再开始本节的正式讲解。总而言之,只有足够关注某样东西,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亦是如此。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围绕时事新闻展开互动,增强教学过程生动性

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严重缺乏”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被动性学习,从而产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抵触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围绕时事新闻这一中心与学生展开互动。

例如,在对“让座”这一普遍出现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先不向学生生硬地灌输自己的观念,而是将课前了解到的有关“让座”问题的时事新闻讲述给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不能强制性要求学生统一观点。可以设置如像“哪种情况下该让座”“是不是什么人都应该给他让座”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先根据教师之前讲述的时事新闻自行思考,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完之后,由小组长作为代表发表本组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其间,其他小组可以进行反驳或补充,教师则进行记录总结。待所有小组都发表完看法后,教师根据记录进行总结及点评,并说出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然后让学生在课后再进行进一步思考。时事新闻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展开点,那么如何围绕其展开课堂互动?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进行深入研究。

四、开展时事新闻相关活动,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从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来看,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减少课堂的乏味感,教师通常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活动。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要加强学生对于时事新闻的关注度。从这一角度考虑,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与时事新闻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在进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一小节的学习时,可以开展“透过新闻看毒品”这一主题演讲比赛。首先,教师需要事先通过“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联播”等栏目收集与烟酒毒品相关的一些时事新闻,然后整理出这些时事新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一则热点新闻在课前共同观看研究并讨论演讲方案。在课上,小组分别派一个学生作为代表上台就“毒品有哪些”“毒品的危害”“有关毒品的相关法律”等问题,以“PPT”或者简短视频的形式展开演讲。在演讲期间,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疑惑,由演讲小组的学生进行解答。待所有小组演讲完后,教师进行比赛总结,然后学生进行民主投票评选出前三名的小组,最后再由教师颁发奖品以资鼓励。总而言之,适当举办教学活动是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法宝,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时事新闻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活动接入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适当融入时事新闻进行教学工作。首先,在进行课堂讲解前可以合理引入时事新闻,从而让学生快速了解到要学的新知识;其次,要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再次,可以围绕时事新闻展开互动,增加课堂的生机;最后,还可以开展与时事新闻相关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38.

[2]董小明.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甘肃教育,2019(10):122.

[3]曹丽仪.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的优化布置[J].基础教育论坛,2019(11):54-55.

[4]梁宇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5-76.

[5]马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核心素养的关系[J].华夏教师,2018(19):21-22.

[6]曾学元.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设计[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9):135-136.

[7]邵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113.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教学运用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