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对比分析

2020-09-10龚睿李爽

体育风尚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动能力维吾尔族身体素质

龚睿 李爽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广州大学维族、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找出二者的差异,为针对性地提高维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大学2014-2016年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中身体素质部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汉族男生在50米跑项目的成绩都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汉族男生的速度更快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汉族女生也比维族女生的速度快;汉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都要高于维族学生;汉族女生在坐位体前屈这一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女子800米项目中汉族女生要比维族女生更快;男子引体向上中维族明显强于汉族男生;汉族女生的1分钟仰卧起坐比维族女生做得更多;对比3次综合测试总分汉族男、女生都高于维族男、女生。结论:维族学生涉及耐力和有氧代谢能力的长跑类项目不如汉族学生,应该加强日常跑步锻炼。汉族学生需要加强上肢以及核心力量锻炼,而维族学生的下肢力量、柔韧性和无氧代谢能力有待提高。学校也要加强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关键词: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

2017年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青年健康列为我国青年发展的重要内容[1]。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提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未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可见其严重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過分析广州大学在校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探索维、汉两族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一定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从广州大学2014-2016年的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选取出全部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学生的数据,其中2014年70名(男生22名,女生48名)、2015年70名(男生22名,女生48名)和2016年99名(男生29名,女生70名),如表1。

(二)方法

以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3]为依据,从身体素质方面监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测试项目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米跑(女子)、1000米跑(男子)、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子)和引体向上(男子)。分析对比各项指标在不同民族、性别之间的差异以及4年间的变化趋势,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进行比较。测试人员均由专门的教师及经过严格培训合格的学生组成。

(三)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先检验各组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同性别、同项目样本用T检验做差异分析,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指标用x均值和s标准差来表示,其中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一)维、汉族学生50米跑数据对比

身体素质指标反映了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是体质测试中的核心部分。在50米跑这一项目上汉族男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2014、2015和2016三年间分别为(7.41±0.42)s显著性差异、(7.04±0.61)s显著性差异和(6.92±0.59)s非常显著性差异。虽然维、汉族男生的速度成绩都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整体趋势,但汉族男生的提升还是更为明显。汉族女生也同样表现出了整体上优于维族女生的情况,其中2015年(8.95±0.54)s的成绩与维族女生(9.36±0.73)s的成绩在统计学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二)维、汉族学生力量素质项目数据对比

引体向上反映的是上肢肌肉力量和腰腹核心力量,在2014、2015年的数据中维族男生(14.00±6.51)、(14.00±6.63)个都高于汉族男生的(10.00±4.51)、(11.00±4.46)个,其中2014年呈现显著性差异。同类型项目中女生测试的1分钟仰卧起坐主要反映腰腹核心力量,汉族女生的3次成绩相较维族女生都表现得更为优异,其中2014年的数据对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主要反映的是下肢力量,在2014年的数据对比中,维、汉族的男生分别为(218.00±37.10)cm和(237.82±20.02)cm,女生分别为

(171.27±13.42)cm和(179.08±16.34)cm,均表现为显著性差异。

(三)维、汉族学生柔韧素质项目数据对比

坐位体前屈测试反映的是学生柔韧性水平,如表所示,汉族女生在这一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2014和2016年在数据上与维族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2015年的数据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合表2 的体重指标发现可能与汉族女生身材偏瘦有一定关系。

(四)维、汉族学生耐力素质项目数据对比

在反映耐力素质的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项目中,2014年汉族男生(67.68±11.83)分要显著高于维族男生(57.45±16.48)分,而在3次测试中女生均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2016年为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汉族女生在耐力上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三、讨论

身体素质指标反映了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是体质测试中的核心部分。在50米跑这一项目上汉族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该测试主要体现快速跑能力和反应能力,对无氧代谢能力、身体形态和肌肉的快速力量都有较高要求[4]。综合反映下肢力量的立定跳远测试,都表现出了维族学生在无氧能力和肌肉力量素质上都有待加强。坐位体前屈是唯一反映学生柔韧性的测试项目,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中将柔韧素质定义为: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5]。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塑造良好的体态[6],汉族女生纤细的体型在这一指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在运动成绩上也表现得更好。

在反映有氧耐力素质的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项目中,3次测试汉族女生均呈现出较大的优势,这一指标体现了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靠糖原和脂肪有氧分解供能)的工作能力,与后天的锻炼强度有很大关系。建议维族女生多参与校园跑等长跑类活动,提高有氧代谢能力,降低体重。男子引体向上反映的是上肢肌肉力量和腰腹核心力量,维族男生要明显强于汉族男生,这与遗传因素和饮食结构有较大关系,高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肌细胞增长,为进一步发展肌肉力量素质打下基础。同类型项目中女生测试的1分钟仰卧起坐主要反映腰腹核心力量和柔韧性,汉族女生的3次成绩相较维族女生都表现得更为优异,也归因于汉族女生较小的身材和更好的柔韧性。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习惯的养成,需要教育部门通过体测等手段形成“要我练”的外部推动力,更需要大学生在明白“健康是责任,锻炼是任务”的道理后,形成“我要练”的内在推动力。高校在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好常规建设,关注每一堂体育课,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及文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Z].2017-04-13.

[2]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Z].2019-10-08.

[3]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Z].2014-07-18.

[4]袁运平,张良力.短跑运动员体能指标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02):26-30.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25-228.

[6]张慧君,于志源.对大学生身体柔韧性素质练习方法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5):133-134.

[7]张丽.改革开放二十年居民生活水平与大学生体质状况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5):600-602.

作者简介:龚睿(1991-),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实验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康复医学运动生物力学。

猜你喜欢

运动能力维吾尔族身体素质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锻炼
新发现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