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0-09-10游翔王晓婷许辉孙鸿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游翔 王晓婷 许辉 孙鸿鹰

[摘 要]近年来混合式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实践研究增长更加显著。该文以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通过运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式,为师生搭建了面对面课堂之外的在线教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为解决德育课程的困惑,提供了可行性改革思路。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职业道德与法律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北省沧州工贸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201901)

[作者简介]游 翔(1986—),女,河北沧州人,硕士,沧州工贸学校基础教学部助理讲师,教务科科员,主要从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晓婷(1986—),女,河北沧州人,硕士,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许 辉(1986—),女,河北沧州人,学士,沧州工贸学校基础教学部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260-03[收稿日期] 2020-04-03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现代网络技术和课程资源整合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发展方向。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教育改革发展的脚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1]。

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把学习者引向深度学习。混合教学模式从三个方面建构:线上资源,知识精讲;线下活动,知识转化行为;过程评估,双向评估[2]。

二、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中职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深入学生脑里、心里。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们了解礼仪与道德层面的内涵及意义,陶冶情操,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偏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灌输。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多以言传口授为主,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和时效性,使中职德育课缺乏真情实感,可信度较低,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往往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趣盎然,而学生却在课堂上酣然大睡的尴尬局面。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3]。

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已经走向深化,内容上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发展的要求,但教学方法上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知识讲解及成绩考查中,在线教学的积极作用还需进一步开发。此外,面对复杂的网络社会,中职生自制力不强,没有健全的网络素养,使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步履维艰,教学实效性较差。因此,选择优质、安全、完善的教学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设德育课网络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的实践应用

近几年,笔者所在院校十分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注重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2018年,本校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开发了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并对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总结执教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超星学习通的功能,尝试混合教学模式实践。首先,优化课程结构,共设立“礼仪篇”“道德篇”“法治篇”“法律篇”“守法篇”5个模块;每个模块2—4节,共13节内容。在每小节基础上分设为2—5个小知识点,共31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设置“名师讲解”“素质演练”“拓展阅读”4个栏目,每个栏目下均有任务点,共计67个任务点。

“名师讲堂”栏目是把本节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录制成1—2个微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每个视频3—10分钟,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素质演练”栏目是课后测试题及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拓展阅读”栏目是讨论区、故事园地和书籍文献,讨论区中根據本节课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悟;故事园地以中职生的真实案例来阐述本节课的内容,书籍文献则是利用强大的超星数据资源,向学生推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书籍、报刊和文章,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通过学习通移动平台,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参与教学活动,查看教学资料及学习记录,分享学习心得,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利用网络延展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道德篇”模块,共有四小节,其中以第三小节—“工匠精神 筑梦飞翔”为例,展示一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工匠精神 筑梦飞翔”教学设计获得2019年沧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本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根据所讲授的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本课程教学大纲,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明确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践行工匠精神。

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笔者发布“工匠精神知多少”的调查问卷(如下图),并在校园内进行随机采访,分析汇总数据后,确定本课重难点。并将制作的工匠精神微课视频、文字资料、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上传至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以便学生随时观看、下载、学习。学生登录教学平台,结合课程资源,完成互动讨论话题。

“工匠精神知多少”调查数据统计图

课上,针对学生们课前的学习和平台上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教师与学生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面对面的交流为主。

首先,使用超星学习通App的“签到”功能进行课堂点名,代替传统的花名册点名,一键签到,简单、快捷、节约时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可以导出相关的签到数据,并在系统可视化查看考勤数据。签到次数也可以纳入成绩评价系统中。

其次,为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提出关于工匠精神内涵的问题,在选择学生回答时,借助学习通“活动库”中的“抢答”功能,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抢答这种互动方式增加了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也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扱性。

第三,播放一段无人机视频,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专业知识问题,借助“活动库”中“主题讨论”功能,学生在主題内进行回复,教师可以设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仅能看到自己的答案,结束后开放全部人的回复,学生才能看到彼此的想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大脑思考。

第四,在展示优秀毕业生视频时,运用“活动库”中的“分组任务”“选人”“计时器”功能。团队合作,培养责任心;任务不同,公平竞争;随机选人,公平有趣;计时回答,充满挑战。

第五,在寻找身边榜样的课堂活动时,采用“活动库”中的“投票”功能,不仅能调动课堂氛围,还可以带动学生深入思考,激励学生们立志成为一名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第六,在随堂作业时,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教师先将作业推送到学生手机上,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身情况绘制计划,以照片形式提交,再“投票”推选出一份优秀作品“投屏”展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提出观点,学生发表意见,师生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将计划方案制定得更加完善。

课后,老师可以通过班级“作业”来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随时可在线上提交,老师用手机方便批改,系统自动统计情况。每次作业的评级最终会纳入综合评价系统,极大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外,教师还可通过“活动库”中的“评分”功能继续实施教学活动,就课上的计划内容延伸到课下的专业课程中,并能够及时做出评分,以实际行动来验证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德育课来促进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考核评价是在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验收,帮助教师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便最终达到教学最优的目标[4]。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习考核评价为例,考核评价体系将线上考勤签到、学生课堂回复率、小组讨论、线上作业纳入考核过程中。考核评价采用日常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百分比例为7∶3,使德育课程的重点能够在平时的考核评价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日常考核侧重行为,无论是签到、课堂互动、观看微课程,还是小组讨论,都将德育的行为落实在考核标准上;最终考核方式采用网络试卷和笔试卷面进行,网络试卷为客观题,笔试卷面为客观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道德和法律案例回答问题,将知识的积累体现在了思辨能力上。考核评价侧重过程为主,客观且公正,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内化于心,外施于行,这既是德育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向。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成果验收

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否突破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瓶颈,提升教学质量。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以本校2017级无人机专业作为试点,汇总学习通平台数据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利用手机终端进入学习通网络平台的学习方式很受欢迎。经过统计,发现有超过五分之四的学生使用手机学习通来学习。数据表明,学生学习快捷方便,碎片化的时间利用率提高,延长了学习时间。

第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效率明显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时长及访问量统计分析,发现完成率高达91%,学习时长均等于总视频时长,学习通的总访问量达1653人次,月总访问量平均为256次,其中日的访问量最高达21次,周末一直保持8次的访问量,结果表明学生乐于接受课前、课后视频资源的学习。

第三,日常考核成绩明显提高。通过对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10—12月中3次的日常考核统计发现:低于60分所占学生比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大于80分所占比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有明显改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5]。

五、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可操作性强。当前的学生们更易于且乐于在线上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线上的交流还可以促进课堂交流,从线上到线下,突破了交流的瓶颈,延伸了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拓宽了交流的内容,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但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在课前准备好,例如:课程内容的整合精简,线上和课堂环节的衔接,每个内容的精选,每个问题的互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等,因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学大有裨益,而且能够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6]。

参考文献

[1]曹保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数字化管理[J].电子世界,2016, (9):23-25.

[2]王建明,陈仕品.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3):107-114+139.

[3]谭伟,顾小清.面向开放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估指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2):126-130.

[4]杨芳.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7,(5):33-39.

[5]孙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院校智能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3):140-141.

[6]虎二梅,谢斌.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例[J].数字教育,2020,(31):49-53.

A Practical Study on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Superstar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o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

YOU Xiang1, WANG Xiao-ting2, XU Hui1, SUN Hong-ying1

(1.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 of Cangzhou Industry and Trade School, Cangzhou, Hebei 061001, China;

2. Marxism College of C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angzhou, Hebei 0610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ixed teaching in China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growth trend,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research of mixed teaching has grown more significantly. Taking the course o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reates an online teaching spac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outside the face-to-face classroom by using the Superstar Learning teaching platform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ixed teaching model, and to provide feasible reform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Key words: Superstar Learning; mixed teaching model;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aw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应用与研究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