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学生自我意识

2020-09-10邓碧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悦纳优点环节

邓碧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了一节主题为“悦纳自我”的心理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旨在帮助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整个教学包含以下四个环节:

热身活动环节。本环节采用“大风吹,小风吹”暖心游戏。教师喊“大风吹”时,同时出示某个特点,如喜欢画画、乐于助人等,具有这类特点的学生起立;教师喊“小风吹”时,不具备这个特点的学生起立。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悦纳自我”。

小组活动环节。教师提问“你喜欢自己吗?”“最近一次对自己很满意,是什么情景?”邀请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事件,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学生通过填写问卷,找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和别人(小组某位同学)的优点。问卷完成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请几名学生在全班分享刚才的讨论结果。

主题深入环节。教师让学生观看短片《如果可以,你想改变身体哪个部分》。学生在观看短片时思考:视频中儿童组和成人组对采访问题的回答为什么会有不同?教师点评:自我评价会受到外界评价标准的影响,而外界评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外界的评价。

总结升华环节。教师邀请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悦纳自我的“放松冥想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冥想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分享活动感受,并总结主题。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上好自我意识主题的心理课应做到以下三点:

找准课堂的切入点。最初教学设计的行为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悦纳自我的方法,包括“自我肯定”“自我优化”“自我接纳”。后期教学中,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自我肯定”上,在主题导入时选用“你最近一次对自己很满意是什么情景”,围绕问卷调查后的小组讨论是整堂课用时最长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帮助班级团体形成相互鼓励与支持的心理氛围。

把握课堂的生成点。学生的回答及课堂表现可以成为最好的教育契机。笔者曾在課堂上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当C学生表达“我认为我有什么优点时”,同组另一位学生表示不这样觉得,C学生就用笔将这一个优点划去了。类似情况在全班分享时也会出现,这种在课堂上出现的现象可以拿出来与学生讨论:“当我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我评价不同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如何看待这种不同的?”对于自我意识处于发展中的初中生来说,自我评价并不稳定,教师引导学生觉察到自我评价会受到外在评价影响,能够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自我意识是心理课的常规主题,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侧重发现自我的优点,培养自信心;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初期,自我评价稳定性不足,在心理整合的统一性环节容易出现混乱;高中阶段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探索的稳定期,在探讨自我意识的话题上可以更为深刻。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初中生的心理辅导课应侧重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发展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官士墩校区)

猜你喜欢

悦纳优点环节
悦纳他人、悦纳自己,寻找美与美的融合——《小公鸡,太棒啦!》原生艺术绘本的魅力展现
悦纳自己,是给未来最好的礼物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亲戚悦纳,让所有的疲惫变得有意义
悦纳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