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院校物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表现形式

2020-09-10张莉刘希董美佳侯俊玲

科教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

张莉 刘希 董美佳 侯俊玲

摘 要 医药院校开设的“物理学”课程与综合院校的物理学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其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医药物理学的特色,其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应根据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设定。本文介绍了医药院校的物理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的组成形式,强调评价是教师围绕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的动态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以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物理学课程 形成性评价 动态性评价 教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42

Abstract The course "Physics" offered by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urse content should ful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physics, and the content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m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physics course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mphasizes that evaluation is the dynamic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links in the daily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students' absorp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Keywords physics course; formative evaluation; dynamic evaluation; teaching feedback

物理學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该课程全过程的不间断考察、记录、反馈和教师的不断反思、改进、修正等而做出的动态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使学生更为有效的、更广度上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教学计划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思路,有效敦促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提升教学水平。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过程是考量通过某些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通过形成性评价,还可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根据物理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其形成性评价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物理实验教学环节的评价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本课程特别设计了与医药相关的物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进行实验设计、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真实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详实的实验报告等。实验报告中要体现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等。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操作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误差等处理能力,对学生整个实验的全过程给予评价。通过实验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评价,例如在实验完毕后,教师对实验的某些难题提出疑问,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棘手和待改进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QQ和实验报告的方式把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做进一步的解答,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次“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反馈—教师反问—学生再思考—教师解答”等循环反复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后,学生再撰写详实的实验报告,最后教师在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给予评价。

2 对学生课堂随机测试的评价

教师依据教学进度及需要,到一定的时间点和一段教学内容的节点上,安排进行随堂单元测试,测验内容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和重要知识点,评价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测试提交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统计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对于共性问题要引起教师的特别关注!教师要对出现的此种问题组织集体备课,全体教研室教师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研讨,研究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对于晦涩难懂的内容应采取形象的动画演示或吸收相关网站提供的较为直观的形象教学手段,以达到让学生真正认识并掌握相关教学内容的目的;对于只有个别学生存在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的情况,教师要找到这些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没有掌握知识的真正原因,是物理基础问题还是情感问题还是因为上课缺席等问题?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对这些学生采取一对一专门指导的方式来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学习落后的根源,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瓶颈,实现学习上的飞跃,尽快与同班同学保持同步。

3 通过讨论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内容可以实施小组讨论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选择问题时要注意:第一要结合教学进度设定相关知识点的问题;第二要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太简单的问题就是形式上的讨论,根本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难度太大的问题学生反而因为不会而导致厌倦和反感。要通过问题的讨论开启学生进一步深层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反馈—教师评价总结”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对学生讨论形式的评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思维惰性,还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4课后作业和课外练习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于理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是学生要经常完成教材每章的习题,为了巩固知识,教师还编制了一定量的课外练习题作为补充,教师通过学生对作业及课外习题的反馈,可随时洞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要时刻对学生的作业及练习的反馈情况给予评价,及时做出点评并指出问题的所在、给出解决的办法、指明努力的方向。特别引以注意的是: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若存在大多数同学都共同出错的共性问题时,必须引起教师的反思,针对此类问题的出现,全体教研室的教师要进行随时研讨,整合全体教师的智慧来提高和改进教学效果,然后把研究讨论得出的最佳教学方式与方法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对共性问题再进行深入讲解,即通过“问题的出现—教师研讨与反思—教学实践—学生反馈—教师再研讨”的循环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并督促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的深度,开阔自己的视野,教师的思路和角度开阔了,就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

5对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自主学习内容的模块,然后要求学生围绕模块内容进行相关教材、书籍或相关网站的查阅文献工作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己深层次的研读与思考后,以提交报告的形式通过微信群或QQ群反馈给教师,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报告反馈情况给予评价,最后教师再对自主学习内容给予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认识、见解、想法等与学生分享;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时的进展情况,选择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采用“课堂翻转”的教学方式让同学加深印象,最后教师在学生讲解完毕后给予分析与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形成性評价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状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多次反馈,扑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实践效果,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等各个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最终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的目的。

*通讯作者:侯俊玲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物理学基础课思政内容的渗透方式研究”编号:XJYB191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课题 “医药院校《物理学》课程的特色教学与实验探索” 编号:1000062520528

参考文献

[1] 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张昕烨,吕静等.形成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0(6):1002-1004.

[3] 黄红兵.在线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79-86.

猜你喜欢

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
“预检展评测”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优质课堂
形成性评价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于教学反馈的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通过课堂教学反馈有效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