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国家应对日本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研究

2020-09-10于海龙

东南亚纵横 2020年5期
关键词:印太战略政策分析东盟国家

于海龙

摘要:印太战略是日本安倍政府“积极的和平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日美澳印”四国联盟是该战略的重要外交成果。随着印太战略的发展,东盟各国逐渐被纳入该战略之中,东盟各国对安倍政府倡导的印太战略的政策成为该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目前来看,在东盟国家中,越南、新加坡、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对该战略持欢迎支持立场;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等国对该战略持观望态度;东盟组织对该战略采取谨慎渐进的政策措施。四国联盟的发展、官方开发援助(ODA)的实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合作的持续、海洋领土争端为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契机,该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将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日本安倍政府;印太战略;东盟国家;东盟组织;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D731.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9)05-030-12

引言

从地缘政治学角度来说,地理位置因素比国土面积还要重要①。东南亚地区地处印度洋与太平洋交界处,是强化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之间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同时,该地区位于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所说的“内新月区”与“外新月区”的结合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影响海洋秩序建立的重要地区,特别是南海争端为区域外国家干预地区事务提供契机。加之“日本有着重视与东南亚地区并想连接日本与东南亚的想法”①,因此,在安倍政府“积极的和平主义”外交理念指导下的“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② 特别重视东盟各国的态度和立场。特别是2018年6月,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签署四国协议后,历次会议均强调印太地区的包容性,“支持东盟在印太地区的中心性”,确认东盟主导的国际组织的作用③,东盟各国在安倍政府印太战略中的地位更趋重要。未来,安倍政府为更好地推动印太战略,将更加重视与东盟各国及东盟组织之间的关系,东盟各国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将成为该战略成败的关键。准确分析东盟各国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差异,不仅能有效把握该战略的发展前景,更对印太地区海洋秩序的建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认识东盟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所采取的政策时,既要关注东盟的整体政策,也要看到东盟各国政策的差异性。本文着重分析2017年以来东盟各国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

一、越南、新加坡、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对日本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积极响应

日本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以自由、民主、法治等价值观为纽带,倡导的自由、开放、包容等理念在国际社会占有道义制高点,得到东盟部分国家的认可和支持。目前,越南、新加坡、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受国内政治诉求和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对该战略持积极支持的政策和立场。

(一)越南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分析

2017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日越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双方就“强化以海洋领域为中心的安保·防卫合作”,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④ 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合作等方面均取得重要共识,安倍晋三表示:“支持东盟的中心性、一体性,将积极进行联合性和纠正差距支援等方面合作”⑤,提供100亿日元贷款和3亿日元无偿援助。安倍晋三在与越南政要会谈时均强调两国“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将加强经贸、安保等合作视为双边合作重点,并对印太战略进行说明介绍,为越南支持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奠定政治、经济和舆论基础,此时日本在印太战略方面主要处于宣传阶段。安倍此次访越推动日越关系迈向新阶段。同年3月,日本天皇夫妇为期6天的访越使日越双边关系得到增强,象征着双边关系的密切与升温。

2017年6月,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日越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对‘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进行说明,传达了在维持、强化基于法治的自由而开放的国际秩序方面共同开展合作的意见”,对此,阮春福表示:“支持日本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及繁荣的措施”⑥,这是越南官方首次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表示支持,标志着日越两国在印太战略方面达成一定共识。2017年11月,日越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指出:“希望就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政策交换意见”,这从侧面说明两国已经开始就印太战略的具体政策开展磋商。2017年,日越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推动越南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欢迎和支持,为在该战略下继续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奠定重要基础。

2018年5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访问日本时,日越两国发表共同声明,安倍晋三就印太战略再次进行说明:“两国领导人强调,为了确保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及世界的法治、和平、稳定、合作及繁荣,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以及基于尊重国家独立和主权的自由而开放的秩序的重要性”。同年9月,日本外务省大臣河野太郎在回答书面采访时指出:“基于法治的自由而开放的海洋秩序是国际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日本是东盟伙伴的同时也把印度洋—太平洋建成自由而开放的‘国际公共产品,确保了地区整体和平与繁荣”①,大力宣传该战略。10月8日,两国领导人再次确认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性,并由日本对越南提供12.04亿日元的无偿援助。两国在印太战略上取得共识的同时继续开展多领域合作,尤其是越南作为2018年东盟对日政策协调国,致力于强化日本与东盟各国间的政治互信,日越关系也更加密切。

(二)新加坡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

分析

2017年,日新两国高层交往并不频繁。2017年7月,日新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主要就马来西亚·新加坡高铁计划及南海问题和朝核问题交换意见,“确认为早日实现TPP和高质量的RCEP早日签订而紧密合作”②,安倍晋三尚未对印太战略进行说明或宣传。直到12月8日,日本首相辅佐官薗浦健太郎才“强调对于对海洋运输高度依存的日本和新加坡,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是两国共同关心的事项”。对此,新加坡外交部部长维文指出:“确保法治和航行自由、强化连结性、促进自由贸易、地区经济统合的重要性,希望今后更紧密地合作”③。这是日新两国官方首次就印太战略进行会谈, 虽受级别限制, 会谈的象征性较大, 但仍具有一定的实践效应, 为两国开展印太战略合作奠定基础。

2018年,新加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日新两国加强合作。2月,日新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就推进印太战略交换了意见;同时,两国政府领导人和外交部部长就进一步推进面向21世纪的日新伙伴关系计划(JSPP21)交换了意见。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在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指出,安倍政府“希望在东盟对‘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的理解和支持等方面得到合作”④,对此,李显龙表示期待日本发挥更大作用。4月,日本外务副大臣中根一幸访问新加坡时表示,希望与新加坡及东盟就印太战略开展具体化的合作。7月,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访问新加坡接受采访时指出:“东盟是以促进海洋法治及印太地区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的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的中心”⑤,此后,两国政府和民间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为新加坡继续积极支持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奠定政治基础。

(三)柬埔寨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

分析

2017年8月,柬埔寨首相洪森访问日本。日柬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指出:“柬埔寨是日本联合国维和行动(PKO)和‘积极的和平主义的原点”,“希望在印太地区,强化基于法治的自由而开放的秩序,为国际公共财富而努力”。对此,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柬埔寨一贯支持日本在安保领域发挥的重大作用,并表明对日本‘积极的和平主义的支持,同时欢迎并支持‘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新举措”⑥,确信两国战略关系将得到加强。日本对柬埔寨提供235.02亿日元贷款和39.48亿日元无偿援助。柬埔寨较早地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表现出积极的欢迎与支持使两国能以较高的共识继续发展双边关系。同年10月,日本外务省政务官堀井岩访问柬埔寨时,双方除了就双边关系、经济交往等内容进行会谈,还就“海洋问题”交换意见,这意味着双方海洋方面合作的加强。

2018年4月,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访问柬埔寨时,“对洪森首相在较早阶段对‘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提供92.16亿日元贷款进行金边配电网整备、两艘关税监视船和5亿日元无偿援助,认为这些援助“与‘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宗旨一致”。柬埔寨外交国际合作部大臣布拉索昆认为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是“指向维持和平与稳定及确保繁荣的战略,再次表示支持”①。10月,日柬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对洪森总理在日本—湄公河合作以及对日本为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的努力方面的支持表示欢迎,希望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共同实现美好的前景”②,并向柬埔寨提供35.99亿日元贷款用于修建灌溉设施。2018年以后,日柬两国在经济援助、政治互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日本向柬埔寨多次提供无偿援助,这与柬埔寨对印太战略的支持直接有关。柬埔寨政府既大力支持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实施,还积极在该战略框架下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推动该战略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发挥,促进日本与东盟国家及东盟组织的交往。

(四)泰国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分析

2017年6月,泰国副总理颂奇访问日本时与日方政要举行会谈,主要内容为基础设施整备、产业高度化等相关问题。双方就东部经济走廊(EEC)开发、柬老缅越泰(CLMVT)基本计划等方面进行交流,会谈内容集中在经济领域,尚未提及印太战略。同年9月25日,日泰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在“言及‘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的基础上,指出基于法律的海洋秩序的重要性,希望与泰国进行合作”③。26日,在庆祝日泰建交130周年时,泰国外交部部长敦在会见安倍晋三时,双方就亚洲地区形势交换意见,明确表示支持日本印太战略,这是在日泰双方官方往来中,安倍政府首次提及印太战略并得到泰国政府的正面回应和支持。11月,日泰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进一步指出“基于法律的海洋秩序是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钥匙”④,表示希望与泰国继续在各种国际场合相互合作。泰国立刻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表示支持,这为深化两国交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自2017年泰国正式表示支持印太战略以来,日泰两国双边合作不断深化。2018年6月,日泰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对泰国支持印太战略表示感谢,泰国外交部部长则希望“在经济方面,与日本合作推进关于以泰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交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广泛审视《日泰经济合作协定》(JTEPA)、开发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⑤,河野太郎对于EEC和泰国加入CPTPP等方面都给予积极回应,这促进了日泰双边政治互信、经济往来和战略对接。7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与泰国副总理颂奇举行会谈时表示,TPP11、RCEP以及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峰会(ACMECS)等关系地区经济秩序的重要合作平台与日本印太战略密切关联,“希望与泰国一起创造地区未来”⑥。两国还就这些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此后的双方领导人会晤等高层往来更加充实,强化了双边合作议题。安倍政府期望通过印太战略与东南亚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加强印太战略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以此加强日本与东盟及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泰国为强化其倡导的国际组织影响力以实现地区大国目标,将借助印太战略推动各地区合作平台之间的交流,日泰两国也将会继续共同合作,推动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实施。

(五)印度尼西亚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分析

2017年1月,日印(尼)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对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的考量进行说明,期待在两个海洋节点的印度尼西亚发挥积极作用”,印太战略在印度尼西亚处于宣传阶段,对此,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未做直接回应,但两国领导人在“为维持和平稳定的亚洲,关于两国及日本与东盟之间的合作重要性达成一致”①。双方在联合声明中指出:“作为同被广阔的海洋包围、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海洋国家,为了地区及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维持促进自由而开放、稳定的海洋是两国的共同利益”②,将加强在海洋安保、海洋基础设施及海洋能源等方面的合作。这为深化发展双边关系奠定重要基础,使印度尼西亚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后,安倍政府虽未就印太战略与印度尼西亚展开商谈,但双方高层在发展两国关系、应对恐怖主义、人才培养和地区形势等问题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尤其在同年11月日印(尼)两国舉行领导人会晤时,“安倍欢迎两国开发离岛合作的同时,在支援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保合作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③。两国深化诸多领域合作,增进了政治互信,促进了经济合作,增强了社会认同,为印度尼西亚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由观望转向欢迎、由支持转向合作奠定基础。

2018年6月, 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大力宣传印太战略,并指出印度尼西亚“倡导的印度洋—太平洋理念(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强调东盟的中心性、包容性、法治、航行自由、自由而开放的包容性秩序、透明性、连接性的强化以及促进自由贸易等,这与日本推进的‘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的共同点非常多,我们认为可以大力协作”④。这为两国外交战略构想的对接与合作奠定重要的舆论基础,表明两国存在重要的战略契合点”。在会谈时,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部长蕾特诺“表达了对印太战略的欢迎”⑤。日方又为印度尼西亚提供25亿日元无偿援助整备离岛渔港设施和市场。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始积极支持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此后,日印(尼)两国的外交部部长和领导人会谈逐步将两国合作纳入印度尼西亚的印太理念与日本的印太战略合作当中,强调两种外交战略的共通点。特别是2019年3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印太合作高级对话会期间,日本首相辅佐官薗浦健太郎“呼吁将2019年建成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行动之年”⑥,释放出强烈信号。印度尼西亚则希望通过战略构想对接推动双边关系深化发展,以此推行其“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提高印度尼西亚的国际社会影响力和国家综合实力。

(六)文莱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分析

2017年11月,日文两国举行领导人会晤时,安倍晋三表达了进一步发展日本—东盟关系的愿望,文莱苏丹对此表达积极立场,对日本所领导的TPP部长级会议达成大致协议表示感谢⑦。受文莱综合国力等因素影响,两国政府会谈均未提及印太战略事宜,此时,安倍政府在发展与文莱关系时的主要着眼点是通过日文两国关系的发展来促进日本与东盟的关系以及介入南海争端,以此加强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2018年2月,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访问文莱时就印太战略进行说明,“强调包括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连接点的文莱在内的东盟诸国的理解很重要”。对此,文莱外交与贸易部第二部长艾瑞万表示:“关于该战略的目标方向,将继续与日本合作、加深理解”⑧。会谈中,两国就防卫合作、技术协定和自由贸易等问题也达成重要共识。河野太郎还在文莱报纸发表文章指出,“日本为了使印太地区自由而开放的海洋秩序成为与任何国家都不分离、带来稳定与繁荣的国际公共产品,准备与文莱携手,为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太进行合作”⑨。这是日本官方首次在文莱对印太战略进行宣传和说明,表明安倍政府已将文莱纳入印太战略之中并与文莱取得重要共识,尤其是文莱对该战略的目标表现出较大认可,这为日文两国在印太战略下发展双边关系奠定重要的政治和舆论基础,意味着双边关系发展迈向新阶段。7月,日文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河野太郎“表示与东盟对日协调国文莱在‘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下加强地区问题合作的意向”①,文莱方面对此表示欢迎。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在文莱已不局限于宣传和说明,两国已经就该开展具体合作达成共识,双方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此后,两国在这样的共识下继续开展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不断增强日文两国的政治互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越南、新加坡、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反应的时间虽有差异,但普遍持支持欢迎、参与合作的立场,这为该战略在东南亚的推进以及日本与东盟各国的战略对接奠定重要基础,也为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不断向前推进提供了动力。

二、 缅甸、 马来西亚、 老挝和菲律宾对日本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犹豫观望

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在东南亚受到越南等国支持的同时,缅甸、马来西亚、老挝和菲律宾等国受国内外形势等因素影响,对该战略普遍持观望态度。这些国家在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虽不及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但都对南海局势和东盟外交有重要影响。

(一)缅甸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分析

2017年8、9月间,安倍政府主要就若开邦问题与缅甸官方高层展开对话,表示“日本全面支援缅甸国家建设的方针没有改变”,“努力基于法治,绝对尊重人权恢复治安的同时,确保对所有团体的早期人道主义支援”②,并向缅甸提供100万美元紧急援助。11月,安倍晋三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举行会谈,表示“将加快仰光开发、运输、电力等具体合作,支援仰光—曼德勒铁路”,并向缅甸提供1250亿日元援助。因若开邦问题尚未解决,安倍政府未对缅甸政府提及印太战略相关事宜。直到12月,日缅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指出:“希望在‘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下,通过提高地区连结性等手段促进缅甸和地区整体的稳定与繁荣”③。但是,缅甸总统廷觉并未对印太战略有直接回应。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在缅甸仍处于宣传阶段,双方议题的重点集中在日本对缅甸的援助和若开邦建设等方面。

2018年1月,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与缅甸政要就若开邦局势、缅甸国家建设、国内民族和解及日本对缅甸援助等问题进行会谈, 表示将追加对缅甸20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在推进两国防卫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 日本愿意推进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与缅甸在地区开展战略性的重要合作”④。在缅甸接受采访时,河野太郎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再次进行说明和宣传,以加快缅甸政府和社会对该战略的理解与支持。2月,日本首相辅佐官薗浦健太郎对印太战略进行说明时,缅方认为这“是重要的战略,有希望支持的想法”⑤,这是缅甸方面首次对印太战略表现出支持的立场,但双方并未就该战略交换意见,更未商谈相关合作事宜,其象征性大于实际性,更多地是一种表明立场的“宣言”。

此后,日缅两国政要会谈议题仍旧集中在双边关系建设、缅甸国家建设、国内民族和解、日本对缅甸援助和若开邦局势等方面,未涉及印太战略等相关议题,但安倍政府在若开邦问题上积极声援缅甸政府。2018年9月24日,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出席英法两国外交部部长主办的关于缅甸若开邦形势的部长级午餐会时指出:“缅甸的民主化还处于初期阶段,为了不使缅甸回到原始体制,作为国际社会的支持是必要的。”⑥ 25日,河野太郎在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指出:“现在国际社会必须进行的不是批判,而是为难民的安全、自发、尊严的早期回归耐心支持缅甸政府的努力。”① 由于缅甸国内形势复杂,缅甸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國家建设层面,尚无暇顾及与日本的印太战略合作事宜,但安倍政府为缅甸政府积极声援既改善了缅甸的国际环境、为缅甸处理国内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回旋余地,也加强了日缅两国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社会认同,为日缅两国在印太战略下开展合作奠定重要基础。

(二)马来西亚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分析

2017年11月,日马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时,安倍晋三表达了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在各领域合作关系的愿望,并希望TPP能早日生效。马方对TPP部长级会议取得一致和日本向马来西亚提供巡逻艇等海上安保合作向安倍晋三表示感谢。日马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安保等方面都有较高层次的合作,但未提及印太战略等相关事宜。12月,日本首相辅佐官薗浦健太郎访问马来西亚时,除与马方就双边关系、TPP合作和旅游投资等进行讨论外,特别指出:“对于拥有重要海上交通线的马来西亚来说,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很重要,希望推进‘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下的合作”②。马方对此表达了欢迎该战略的意向,这是马方首次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官方表态,但日方尚未对该战略进行系统的解释说明,双方并未就该战略交换意见和想法,更没有对如何实现该战略提出具体措施,且会谈级别有限,马方处于与缅甸相似的观望阶段,对该战略欢迎的象征性大于实际性,更多是一种意味着立场的“宣言”。

2018年5月,马哈蒂尔当选马来西亚总理后,日马两国领导人在6月举行会谈时,安倍晋三指出:“在马哈蒂尔总理‘东方政策下,教育、人才培养、技术转移、产业合作取得了进展”,“希望强化防卫合作和海洋安保合作,为实现基于法治的‘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积累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东盟诸国之间具体的合作”③。马哈蒂尔则表示,避免对立和紧张及自由航行很重要。此时,安倍政府不仅继续宣传其印太战略,而且希望借马来西亚政界重组,通过与“东方政策”对接来促进马来西亚对该战略的支持,扩大该战略下日本与东盟国家的合作。马来西亚因政局变化,当前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建设,虽在发展日马双边关系中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但对印太战略则相对谨慎,采取循序渐进的政策。7月,日马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确认推进各领域合作,再次激活东方政策,继续推动两国间合作”。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表示:“希望在‘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下强化对地区课题的合作的意向”④。这是日马两国领导人会谈的延续。但随着印太战略的发展、CPTPP的推进以及马来西亚国内政局的稳定,马来西亚为提高国际地位,双方对印太战略将可能达成一定谅解,进而深化双边战略性合作。

(三)老挝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分析

2017年6月,日老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表示“希望加强在安保和防卫领域合作,日本将继续进行人道主义支援、支援救灾领域的能力建设”,“除了谈到‘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下的合作,还指出为航行自由和法治等基本价值以及确定基础设施开放性等方面进行合作”⑤。双方在早日缔结高质量RCEP及在东盟相关会议上就朝鲜问题和南海问题达成一致。安倍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双边关系来促进日本与老挝在东盟等国际组织上立场的一致,这是2017年安倍政府首次向老挝宣传其印太战略,加强了老挝对该战略的认知。

2018年,安倍政府加强对老挝的外交宣传工作。3月,日老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表示希望老挝协助推进印太战略,老挝外交部部长沙伦赛则表示“欢迎有利于地区发展的倡议,期待该战略得到多数国家的理解”⑥。老挝并未对印太战略表明立场,而是谨慎地表示希望该战略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和理解,以期能够随时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坚持本国“少树敌、广交友”的外交政策。6月,日老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再次就印太战略进行说明,指出两国“不仅要共同致力于双边,还要共同追求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对此,老挝总理通伦仅表示“日本的领导能力很重要,老挝积极参加东盟内部的讨论”①。老挝政府实际上采取观望态度, 希望其外交政策与东盟外交保持一定的协调性。10月,日老两国领导人再次举行会谈时,安倍晋三指出,清除未爆炸弹、人道主义支援、灾害救助等方面“是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太合作的好例子”②。安倍政府期望以现有合作和援助促使老挝支持和参与印太战略;老挝方面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距离。老挝今后对印太战略可能将继续采取观望立场,与东盟的外交政策保持一致性。

(四)菲律宾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历程

分析

自2016年杜特尔特担任总统以來,菲律宾外交政策大幅度调整。安倍政府为深入推进印太战略,积极开展对菲律宾外交。2017年1月,日菲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表示,“包括ODA及民间投资在内,今后5年内将进行1万亿日元规模的支援”,成立经济合作基础设施联合委员会,“在支援能力构筑、防卫装备合作和训练、演习等各个领域推进防卫合作”③,包括提供巡视船、高速小型舰艇、TC-90教练机及训练飞行员等内容,并表示“希望在地区议题积极合作,强化东盟的一体性、中心性,促使自由开放的共同体发展很重要”,并对RCEP、TPP等协议的发展提出构想。安倍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对菲律宾支援力度巩固日菲双边关系,强化日本与东盟等国际组织合作,为扩大印太战略国际舞台提供支持。菲律宾对安倍政府的合作倡议和支援给予较高评价和回应,这奠定了日菲两国多领域合作的基础和基调,但双方会谈尚未涉及印太战略。

2017年5月,菲律宾棉兰老岛出现反政府武装冲突。7月,日菲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电话会谈时,日方表示将向菲律宾提供200万美元对难民进行支援。8月,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访问菲律宾时指出:“为支持菲律宾平息棉兰老岛局势的努力,作为支援治安和反恐政策,在尽快推进已经达成协议的高速小型舰艇和警备相关器材供给的同时,还准备研究进一步的支援”④。日本对菲律宾给予较大的物质和舆论支持,提高了日菲两国的政治互信。10月,日菲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安倍晋三表示将继续全面支持菲律宾反恐斗争,“最大限度地支援马拉维市及其周边的恢复和振兴”⑤,向菲律宾提供警备车、巡逻艇及沿岸监视雷达等设备以应对恐怖主义、治安和海洋安全问题,并提供1139.29亿日元贷款用于马尼拉城市建设。11月,日本又向菲律宾提供25亿日元无偿援助和TC-90教练机。由于菲律宾2017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及菲律宾国内发生动乱,日菲两国高层频繁会晤,希冀通过大力支援菲律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反恐和治安能力建设,强化两国政治互信和对地区局势的共识。但是,日菲双方始终未对印太战略进行沟通交流,也始终未提及印太战略的内容及其具体实施计划。11月, 日本首相辅佐官薗浦健太郎访问菲律宾时对印太战略进行了说明宣传,表示“该战略将为提高菲律宾及沿海国家的海上执法能力等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进行合作”,但未获得菲方积极回应,这表明双方在印太战略实施方面仍未取得谅解与共识,菲律宾对印太战略始终持沉默态度,这是导致日菲两国政治交往趋冷的重要原因。直至2018年日菲两国举行领导人会谈时,双边关系再次回暖,安倍晋三甚至表示,当前的两国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⑥。2019年2月,日菲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指出,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是地区全体成员的目标,并承诺向菲方提供2亿美元国家援助,两国外交部部长“在继续在海洋安保领域合作、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上一致”,这表明菲方虽未正式支持印太战略,但对该战略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近年日本与缅甸、马来西亚、老挝和菲律宾四国之间的双边高层往来相对不多,四国受其国内情势等因素影响,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仅是象征性地表示欢迎,双方尚未开展具体合作事宜,安倍政府对四国的策略仍处于宣传阶段。另一方面,随着四国国内局势的稳定和印太战略的发展,四国为提高本国的地区影响力,不排除对该战略实施支持、合作外交策略的可能。

三、东盟组织对日本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谨慎态度

在认识东盟各国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采取不同政策的同时,也要关注东盟对该战略所采取的立场,东盟各国对东盟政策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东盟整体外交政策的影响。

冷战后,日本与东盟“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方面都展开了深入的合作”①,为东盟支持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2017年6月,东盟秘书长黎衣明访问日本期间, 日本表达了在印太战略理念下与东盟合作的意向。安倍晋三表示, “为维持印太地区自由而开放的国际秩序, 希望与东盟合作”②。8月,日本—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举行期间, 日本外务省大臣河野太郎表示支持东盟的中心性和整体性。安倍政府希望通过认可东盟的领导权威和加强对东盟的援助来加强日本与东盟的关系,为东盟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支持打好基础。11月,日本—东盟领导人会议举行期间,安倍晋三为宣传印太战略理念,指出“未来50年,为了面向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海洋的东盟,使基于法治的自由而开放的国际秩序发展,期待与东盟共同领导世界”,提出“扩充各国的人才培养、物资供给和知识贡献”③,表示日本将在3年内提供550亿日元援助,以及TPP、RCEP、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等方面的合作方向。这是间接地对印太战略核心理念的宣传与说明,为日本與东盟就印太战略达成谅解与共识以及将该战略纳入合作议题奠定基础。

2018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与东盟秘书长林玉祥首次就印太战略交换意见,增进双方政治互信与战略合作对接。8月,在日本—东盟外交部部长会议的主席声明中指出:“欢迎日本再次确认对东盟中心性的承诺,注意到‘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④。印太战略已经纳入日本—东盟合作议题之中,该战略已经得到东盟及东盟各国的普遍重视。11月,第21届日本—东盟领导人会议举行期间,安倍晋三再次表达了为维护印太地区的自由、开放而加强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愿望。在日本—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中首次指出:“基于规则,包括东盟一体性、中心性、包容性、透明性,补充东盟共同体建设程序,共有促进‘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见解”⑤,东盟正式积极参与日本印太战略的推进,日本与东盟就印太战略达成谅解与共识,这将更进一步促进东盟各国与日本在印太战略下的多层次具体合作。

四、 日本安倍政府在东南亚地区推进印太战略政策分析

在分析东盟及其成员国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时,既要看到东盟各国政策的普遍性,也要看到东盟各国具有的特殊性。安倍政府在东南亚推进其印太战略的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一)“日美澳印”四国联盟——推动印太战略的重要动力

四国联盟既是印太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印太战略发展的风向标,为该战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2017年11月至今,四国联盟举行四次会议并达成重要共识。以2017年11月和2018年6月四国联盟的两次会谈为契机和节点,安倍政府加快在东南亚推进印太战略的节奏。大体上,安倍政府在东南亚国家推进印太战略经历宣传说明—交流意见—开展合作的过程。除了个别国家按既有轨道稳步开展双边交流合作,多数东盟国家都在上述两个重要节点前后与日本在印太战略下提升双边合作水平。2017年12月,日本与新加坡首次就印太战略交换意见,并得到新加坡较为积极的回应。2017年9月,以日泰建交130周年为契机,泰国首次表示支持印太战略; 2018年6月,日泰两国加强推动“东部经济走廊”等计划与印太战略的对接。2017年11月,日本加强对印度尼西亚的援助力度; 2018年6月,印度尼西亚正式对印太战略表示欢迎。2018年7月,日文两国外交部部长举行会谈,文莱首次表示支持“印太战略”的意向。2017年12月, 安倍晋三首次在缅甸就双方在印太战略下开展合作提出希望;2018年2月,日本首相辅佐官薗浦健太郎访问缅甸时,缅甸首次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表达支持意向。2017年12月, 薗浦健太郎访问马来西亚时,马方首次对印太战略表示欢迎。2018年11月,东盟正式表示促进印太战略发展的意向。印太战略在东盟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与四国联盟历次会议时间高度重合。随着四国联盟合作的不断深化,东盟国家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参与支持度也会有所提高,四国联盟为印太战略在东南亚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

尤其是2018年6月以来,四国联盟协议强调支持东盟在印太地区的中心性,确认东盟主导的国际组织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后,安倍政府更加重视东盟各国对印太战略的影响和作用,加强了对东盟各国的外交力度,希望东盟各国能够积极参与印太战略,或者将各国发展战略与印太战略相对接,在该战略下开展双边与多边合作。对那些因特殊情况尚不能与日本开展印太战略合作的国家,安倍政府也会尽力促使其公开对该战略表示支持或欢迎。例如,缅甸因若开邦问题忙于民族和解、马来西亚因政府重组忙于国内政治整合和建设、老挝因属于内陆国家不愿过问海洋事务、 菲律宾忙于棉兰老岛建设等,但这些国家都曾经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表示欢迎。

(二)官方开发援助——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手段

官方开发援助(ODA)是“日本建立对外关系的重要武器,是推进和改善日本外交关系的润滑剂”①。由于东盟国家中有许多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与日本在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东盟各国为巩固国内统治、发展经济,需要得到外部资金、技术和军事上的支持。由于“经济和军事援助、教育援助以及类似者都可以为各种国家安全目标服务”②,因此,安倍政府为取得东盟国家对印太战略的支持和参与,积极对东盟各国进行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2017年1月,安倍政府向越南提供100亿日元贷款和3亿日元无偿援助;8月,向柬埔寨提供235.02亿日元贷款和39.48亿日元无偿援助;11月,承诺帮助印度尼西亚整备新港口、加贾马达大学产学联合设施等。安倍政府的ODA加强了受援国对印太战略的认可和支持。2017年11月,日本承诺为支援缅甸仰光—曼德勒铁路、提高农业收入、少数民族地区等事宜提供1250亿日元援助;2018年1月,为缅甸若开邦再提供20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安倍政府对老挝的人道主义援助规模也较大,但相对于那些积极支持印太战略的东盟国家,安倍政府对老挝提供的援助更多地侧重于人道主义和基础设施建设援助等方面。安倍政府对马来西亚全面援助源于马来西亚政界重组,安倍政府希望以此促使马方积极支持、参与印太战略。2017年,安倍政府向菲律宾承诺5年内提供1万亿日元支援,以及提供TC-90教练机、警备车、巡逻艇等设备,并帮助菲律宾训练相关人员。随着菲律宾对印太战略的漠视,日本对菲律宾援助和双方高层往来明显减少,直至菲律宾对印太战略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善,日方再次为菲律宾提供2亿美元援助。总体来看,“ODA作为21世纪日本生存的手段,根据日本外交优先顺序积极灵活运用”③。除了少数国家,日本ODA援助层级和数量与被援助国对印太战略的支持程度成正比。日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经济和技术优势推进印太战略的发展,未来,安倍政府将继续发挥ODA的杠杆作用。

安倍政府不仅对东盟各国进行差别性援助,对东盟组织也积极进行援助。以对东盟的技术援助为例,2017年,日本—东盟领导人会议举行期间,安倍晋三提出3年内援助东盟550亿日元用于强化东盟海洋执法能力;2018年8月,日本与东盟双方就技术合作协议取得实质性共识,被认为“有助于强化东盟的包容性、中心性,在支持东盟共同体发展的同时,期待通过强化联合性实现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①。ODA作为“经济外交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②。安倍政府希望通过ODA援助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连结性,促使东盟各国支持和参与印太战略,或将既有援助合作纳入该战略,在东盟国家中造成既成事实,“运用ODA的影响力来塑造东盟国家的发展走向”③,促使东盟国家对该战略的认可和参与。

安倍政府为加快在东南亚推动印太战略发展、促使东盟各国有效参与该战略,还以战略合作为切入点,希冀以印太战略对接东盟各国的发展战略,提高该战略的影响,如马来西亚的“东方政策”、印度尼西亚的“世界海洋轴心构想”和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等国家发展战略都受到安倍政府的重视。

(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促使东盟国家支持的重要杠杆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其宽领域、高标准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自从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TPP以后,为促使TPP按既定方向发展,日本以其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竞争力成为CPTPP谈判和协调的“旗手”,“让群龙无首的TPP看到了新希望,日本也成为这个‘缩水版的亚太自由贸易圈的新首领。这一结果有助于提振日本的贸易影响力和区域软实力”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是CPTPP继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没有日本的积极参与、协调和领导,CPTPP其他成员国很难支撑CPTPP的良性运转,更不用说引领更大范围和影响的经济合作了。因此,CPTPP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 产业合作等方面与日本有重大的共同利益。

由于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倡导基于法治的“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强调包容性的印太战略与CPTPP之间存在利益契合点,CPTPP各成员国无论是出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目的,还是为谋求CPTPP发展而需要日本的协调和领导,普遍对印太战略持乐观的态度。CPTPP成员国中的越南、新加坡和文莱等国都对印太戰略持参与、支持的立场,希望加入CPTPP的泰国对印太战略更是积极参与。只有马来西亚因政界重组暂时采取观望态度,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明确表示不会退出CPTPP。随着马方政局的稳定和日本援助力度的加大,马哈蒂尔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推进其“东方政策”以实现其地区大国梦想,极可能实行“东方政策”与印太战略对接的政策。日本主导的CPTPP为各成员国支持印太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

(四)领土争端——东盟国家参与印太战略的催化剂

东盟国家地处印度洋与太平洋交汇处,只有老挝是内陆国,随着海洋秩序等问题重要性凸显及东盟整体实力的提升,东盟对印太地区的国际格局、海洋秩序将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在海洋秩序中,南海形势受到东盟各国的普遍关注,是区域外国家与东盟国家讨论的重要议题,南海更是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核心区域。

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国是南海声索国,由于与中国实力差距较大,因此,越南等国在“抱团取暖”的同时,有借助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平衡中国影响的诉求,因为“权力均衡是权力斗争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⑤。日本则“利用各种国际多边论坛,极力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⑥以及通过加强与声索国防务合作等方式积极介入南海领土争端。即便外交政策有了重大调整的菲律宾也对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中反对单边改变现状的内容表示认同。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文莱3国积极支持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希望通过该战略下的合作提高本国的安保和防卫能力,谋求推动南海争端国际化来维护其本国利益。马来西亚现今借助政界重组采取观望政策,有助于向日本抬高要价。随着马哈蒂尔政权的稳固,马来西亚为在南海领土争端中占据有利地位,不排除与越南等声索国采取相同的战略,通过印太战略下的合作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总之,南海领土争端对各声索国参与印太战略起到了催化作用。

自印太战略提出以来,安倍政府便积极在国际社会上对该战略进行宣传、说明,并与相关行为主体就该战略交换意见、开展合作。印太战略在东盟及其成员国取得较好反响,越南、新加坡和泰国等国明确表示欢迎支持该战略,并逐渐开始实施具体合作;随着马来西亚政局的稳固以及菲律宾、缅甸国内局势逐渐稳定,这些国家将对该战略表现出更积极的立场态度。老挝政府对印太战略的政策将继续与东盟的政策保持一定的协调性,随着东盟对该战略的关注和重视,东盟将加强与安倍政府就该战略的合作开展对话,老挝对该战略的态度也很有可能更加积极。可以预见,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四国联盟的发展,安倍政府将会继续推进以印太战略为代表的“积极的和平主义”外交政策。尤其是中日关系“从竞争到协调”原则的确立,安倍政府为减轻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顾虑,在个别场合将“印太战略”表述为“印太构想”,也将促进东盟及其成员国在既有合作基础上对该战略采取积极政策。印太战略在东南亚的影响将得到加强。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在东南亚的发展既得到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的支持,也得到多数东盟国家的欢迎和参与。该战略虽有制衡中国海洋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目的,也有打击海盗、维护海洋法治和海洋秩序的作用。对于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在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应该避免用冷战思维对待。中日两国应在协调原则下趋利避害,就印太战略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开展双边战略对话,避免因战略互疑导致中日关系受损,以期共同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注: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科研编号: 19XNH029) 的项目成果。

(责任编辑: 颜  洁)

猜你喜欢

印太战略政策分析东盟国家
本期导读
参不参与“印太战略”?韩国一天三改口
关于研究生淘汰制实施成效的政策反思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在纠结中前行的网约车改革
基于广州流动儿童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探究
安倍要拿“印太战略”遏制中国?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从策略性介入到战略性部署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