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管理在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双高”建设中的应用

2020-09-09梁柱钟继敏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级管理积极影响双高

梁柱 钟继敏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从师资、课程、科研、学生、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比对分析“双高”建设指标的大数据,剖析分级管理对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双高”建设的积极影响,针对高职院校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校级层面制定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监管奖惩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分级管理  高职院校  二级院系  “双高”建设  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126-03

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加快学校章程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标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完善管理制度标准。以学校章程为基础,理顺和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程,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学改革、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这为高职院校进行分级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根据系统层次性原理,结合管理层次论、管理效益论,高职院校能否高效率运行,更多更好地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最根本的是激发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各校级职能部门子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分级管理实施为例,对分级管理实施前后各项“双高”建设指标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剖析分级管理对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双高”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高职院校分级管理制度的种类

在我国,本科院校的校院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相对普及。而在高职院校,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相对较少。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2013年印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分级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2015年开始试点实施分级管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制定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分级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充分调动办学主体在办学上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健全完善教师管理类、学生管理类、教学管理类等制度,健全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下面从组织机构和管理内容两个方面,厘清高职院校分级管理制度的分类。

从组织机构层面来看,根据系统层次论,高职院校是一个系统,由各二级院系、校级职能部门等一级子系统组成。各二级院系又由其下设置的教务科、学生科、实训部、办公室、各专业团队等二级子系统组成。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垂直分布的三层级组织机构关系。因此,从组织机构层面,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分为校级分级管理制度、二级院系分级管理制度、二级院系各专业及职能部门分级管理制度三个层级。

从管理内容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每个组织机构管理层级印发的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其职能不同,管理内容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内容。具体包括教学、科研、财务、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实训基地建设、人事管理、后勤、网站维护、国际合作与交流、档案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分级管理制度。

二、分级管理对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双高”建设的积极作用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作出部署。全国高职院校纷纷响应积极进行“双高”建设。如何激活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的积极性,是“双高”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的关键。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分级管理,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的主观能动性,更快更好地完成“双高”建设目标。

第一,校级财权适度下放,分级管理。赋予二级院系一定的经费预算、经费使用自主权,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根据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分级管理制度,学校会下拨一定比例的经费到各二级院系。有些是按照学生人数,有些是按照课时总量,有些是按照教师人数。二级院系对学校下拨的经费有自主使用权,这使其经费的内部预算、使用、调节过程简洁快速,提高了效率和使用效益。

第二,校级人事和薪酬分配权适度下放,分级管理。赋予二级院系一定的机构设置、人员聘用和薪酬分配自主权,调动二级院系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工作的精准高效和质量提升。机构设置方面,二级院系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置院内二层机构;在外部人员聘用方面,二级院系可在学校定员范围内,根据二级院系的需求特点和承受能力,自行聘用兼职教师和个别岗位工作人员;在二级院系内部人员聘用和薪酬分配方面,二级院系享有更为充分的自主权,岗位清晰,职责明确;评聘分开,奖惩分明;基数保留,多劳多得。

第三,校级学生管理工作权适度下放,分级管理。赋予二级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部分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制度的自主权。每个二级院系的专业不同,学生的学习规律、行为特性都会有差异表征。学生工作方面的分级管理制度,则有利于二级院级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出有特色的学生管理服务制度,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拼搏、竞争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案例分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分级管理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属于较早实施二级院系分级管理改革(试行)的高职院校。2013年印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分级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2015年印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分级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建筑工程学院成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第一个实施分级管理改革试点的二级院系。根据《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分级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建筑工程学院自2015年起,按照每两年一个周期,分别印发了《建筑工程学院分级管理岗位聘任和薪酬改革实施方案(试行)》(2015—2016)、《建筑工程学院分级管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7—2018)、《建筑工程学院分级管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9—2020)三个实施文件,实施了三期共六年的分期管理综合改革。建筑工程学院分级管理综合改革(试行)的基本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设置、人事制度、聘用制度、财务制度、薪酬制度、资产与招標采购、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建设与改革等八个方面。经过六年的分级管理综合改革,建筑工程学院在师资队伍、教改科研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将其与中国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双高”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大数据统计,比对各项指标在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的走势,以此作为分级管理制度在高职“双高”建设中发挥二级院系积极性作用的分析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下面运用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信息研究法,从师资、课程、科研、学生、社会服务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统计时间为2009年至2019年;样本采样范围涉及教师77人,学生8032人,合计8109人。将2015年作为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时间节点,2015年前为未实施,2015年后(含2015年)为已实施。

(一)师资方面对比分析。主要是对比学历职称晋升、挂职锻炼、参加培训、技能大赛获奖、评优评先共5项师资方面的“双高”建设要求指标。2015年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大数据分析对比见图1。不难看出,5项指标实施前后均有增长趋势。其中,挂职锻炼、参加培训、技能大赛获奖、评优评先4项涨幅明显,均有1倍以上增幅。

(二)课程方面对比分析。主要对比网络课程、教材共2项课程方面的“双高”建设要求指标。2015年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大数据分析对比见图2。2项指标实施前后均有增长趋势。其中网络课程大幅增长,增长近七倍。

(三)科研方面对比分析。主要对比专著、论文、专利、科研项目共4项科研方面的“双高”建设要求指标。2015年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大数据分析对比见图3。其中,专著实现零的突破,论文增长1.5倍,专利增长13倍,科研项目增长4倍。

(四)学生方面对比分析。主要对比专业竞赛获奖、其他荣誉2项学生方面的“双高”建设要求指标。2015年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大数据分析对比见图4。2项指标均有增幅,其中,专业竞赛获奖增长1.7倍,增幅明显。

(五)社会服务方面对比分析。主要对比职教扶貧、对口帮扶、技术服务等3项社会服务生方面的“双高”建设要求指标。2015年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大数据分析对比见图5。3项指标均有较大增幅,其中,职教扶贫实现零突破,对口帮扶增长1.5倍,技术服务增长1倍。

通过以上五方面各项指标的大数据对比分析,以2015年为拐点,各项指标均有增长,其中专著、职教扶贫2项实现零的突破,教师参加技能竞赛区级仪式上获奖等共13项指标涨幅在1倍以上。由此可见,规范完善分级管理制度,对于激活二级院系的主观能动性,更快更好地完成“双高”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四、高职院校分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

实践发现,分级管理在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双高”建设中应用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学校权力下放过大,导致二级院系的权力过大,学校对二级院系的监管力度削弱,不便于学校整体布局发展。有时甚至各二级院系、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抬杠,导致学校整体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影响大局。而在学校层面,高职院校分级管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校级层面的分级管理制度的“度”没有把握好;二是监管奖惩机制相对滞后。

针对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提高。

第一,校级层面应该制定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分级管理制度,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对权力下放“度”的把控。在分级管理制度里,应该界定清晰详细的校级责权利、院级责权利,应逐一明确学校统筹管理的范围、院系自主权力的范围。每个高职院校的情况不同,这里的“度”,没有一定之规。需要各个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把握、实时调整。其次,内容的完善。教学、财务、人事、学生、科研、后勤等各方面内容,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分级管理配套文件。

第二,校级层面应该制定相应的监管奖惩机制。高职院校在放权的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及奖惩机制,以约束、监督二级院系的“双高”建设计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师授课方面的督导,除了二级学院教务科对教师授课进行不定期巡查监督,学校质量办还专设督导。学校督导每天随机对授课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发现问题,通报批评;做得好的,全校表扬。正是有了学校层面这样有力的监管奖惩机制,“水课”减少了,“金课”增加了,学生评教提高了。

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有利于减少中间层级、激活下一层级积极性、提高绩效效能的有效管理手段。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双高”建设中,实施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对提高二级院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艳玲,林中翔,李国利,等.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价值探索及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6(12).

[2]方飞虎.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施月莲.推进高职院校分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2015(10).

[4]骆峤嵘,万文海.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

[5]钟继敏,娄开伦.校企共赢机制下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4(17).

[6]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分级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A0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 柱(1961— ),男,广西北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钟继敏,女(1975— ),四川绵阳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建筑及城市环境。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分级管理积极影响双高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影响与优化
物联网视角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