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材水库是这样建成的

2020-09-07

华声文萃 2020年8期
关键词:宁乡民工工地

宁乡黄材水库横跨黄材、沩山、巷子口三个乡镇,涉及水面1.5万亩,总库容1.53亿方,是全国三大土坝工程之一,与北京十三陵水库齐名。

那么,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在黄材修建水库?建成后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黄材水库建成前,沩水流域灾害频繁,旱灾、洪灾时有发生,百姓苦不堪言。久而久之,根治沩水、兴利除害成了沿河两岸人民最迫切的需求。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对沩水上游的水文特征和地势地形的多方勘探,最终将黄材水库主坝坝址定于黄材镇以西3.5公里的铁山,坝基横卧在卦蚌山和寨子山之间。水库原来是一条河,两边都是高山,海拔也比较高,所以蓄水量比较大。

1958年4月,黄材水库工程指挥部正式挂牌成立。1958年5月5日, 黄材水库工程指挥部吹响了开工的号角。从宁乡、益阳、望城调集的3.5万人从四面八方涌进黄材古镇,在主坝周围安营扎寨,蔚为壮观。

黄材水库工程分为主坝、副坝、输水洞、电站、溢洪道五个部分。工程规模大、技术性强,加上时间紧,要求高,要修成谈何容易。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物资紧缺,这给水库建设更添了难度。饶是如此,参与修水库的民工们个个劲头十足,他们头戴斗笠,脚穿草鞋,自带扁担、箢箕、锄头等工具,日夜奋战在工地上。

参与修建黄材水库的工人潘雪军回忆道:“挖土要靠人,推运也要靠人,反正全部都是人工,没什么机械代替。在那做事的人,都累得脱一层皮。工作环境艰苦,伙食还跟不上,饭都吃不饱。村民们拼命地做,一天起码要做15个小时的劳动。当时说是晴天一天要当三天,麻风细雨是好天,还要跟大雨作斗争,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无论严寒酷暑,工地上白天红旗招展,晚上通宵达旦,漫山遍野只见人山人海,工地上的打硪声,土广播声,工具撞击声连成一片,震耳欲聋。

同样参与修建黄材水库的工人邓玉莲说:“我们女人在工地上做工,一次都要抬100多斤,抬了这一筐放下后又去抬下一筐,反正不因自己是女人就示弱,大家做事都很积极。”

然而一轮又一轮的严峻考验也随之而来。1959年5月,一场暴雨冲垮了之前修好的部分大坝,工人们的心血付诸东流。抱着“水库不修成,我们不回家”的信念,工人们将所有的激情投入其中。在纯人力施工的环境下,工人们发挥创造力,掀起了技术革新热潮,制造出不少新设备,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

现年81岁的陈春毓在水库任爆破员时,就曾搞过一次革新,获得了当年的特等功荣誉。当时民工面临取土困难的窘境,要想继续挖土,必须炸开石块,可是普通的炸药完全解决不了问题,陈春毓学习苏联的办法,造出一个大炮解了燃眉之急。“1959年,我们想尝试一下用大炮炸开石块,指挥部也同意了这个试验。但是这个大炮响不响,有多大的威力都搞不清楚。我们就让民工都退出两公里以外,我点了火。点完火之后,我也心慌,就躲到输水洞里面。后来那个大炮成功炸开石块,松了土,解决了当时最大的问题,后面工程也就顺利多了。”

像这样的革新例子还有很多。黄材水库属于典型的“三边”工程,即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建设过程中修改了许多原设计中不切实际的地方,让整个工程更科学,更经济,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和器材。

“百日大旱昔曾有,大旱丰收昔所无。凿井拦江千递水,穿岩越岭百重渠。群知六畜猪为首,从此高山谷有余。聞到故乡河改道,乘舟归去看蔬鱼”。1960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与中宣部副部长徐特立来到宁乡,当他们看到民工们热火朝天修建黄材水库的场面时,谢老深受鼓舞,当场创作了这首诗。

作为全国大型土坝工程之一,又是典型的民修工程,黄材水库从动工起就备受关注。除了谢觉哉与徐特立前来视察外,1959年,甘泗淇上将偕夫人李贞回到家乡,视察了水库。1961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登上黄材水库大坝,详细询问了工程设计及施工情况。中央、省、市领导人的到来,大大鼓舞了水库工人们,大家决心更大,劲头更足了。推土竞赛、劳动竞赛此起彼伏,工人们忘记了身体的苦累,积极为水库建设贡献力量。

到1965年5月,这一时间长度跨越7年,先后动用十多万民工的宏伟水利工程,终于顺利竣工。建成后的黄材水库不仅灌溉了宁乡、益阳、望城3县23个乡镇342个自然村共42万多亩农田,还成为了一个融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时至今日,黄材水库还在一如既往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宁乡民工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月览天下
我的爸爸
宁乡市中小学开学微信缴费全覆盖“智慧教育”持续推进
小荷初露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热闹的工地
民工买保险
工地上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