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聘遭地域歧视,维权去……

2020-09-07任捷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9期
关键词:河南人抚慰金杭州市

任捷

名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应聘法务工作岗位,竟然因为是“河南人”被拒。为此,女大学生走上法庭,要求招聘单位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2020年4月29日,杭州市互联网法院公开了这起典型案例。

地域歧视太伤人

1996年出生的陈倩,是河南省唐河县人。2015年,她以高分考进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民商法学院。4年的法学生涯,她认真学习了各项法律知识,作为2019年的应届生,她已有过在杭州市律师事务所实习的经历。

陈倩热爱杭州这座城市,想在这里定居。她的职业规划是到杭州市的企业做几年法务工作,等对公司运作有了充分了解后,再选择做从事民商法代理诉讼的专业律师。为此,搬离学生宿舍后,她没有回家乡河南,而是在杭州市租房,并开始留意社会招聘的公司法务工作岗位。

2019年7月3日,陈倩在一个招聘APP上查找到一则信息,杭州市盛士达公司发布招聘“法务专员”“董事长助理”两个岗位各一名。招聘的学历条件是法学本科以上,但没有设定应届生和往届生等门槛,也没有强调工作经验要求。陈倩通过“天眼查”了解到,盛士达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位于西湖风景区,从事酒店服务业。新进员工起薪比杭州市新入职大学生的平均工资要高,这对她来说很有吸引力。

于是,陈倩立刻通过手机APP软件,提交了求职简历。为了保险起见,她同时填报了法务和董事长助理两个职位。陈倩的简历中,包含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城市等个人基本信息,其中户口所在地她填写为“河南南阳”,现居住城市填写为“浙江杭州西湖区”。

求职邮件发出后,陈倩心里没有底。杭州是大学生求职的热点城市,并且这两个职位都只招一个员工,自己能够顺利拿到offer吗?此前,陈倩也曾向十五六家公司投递过求职简历应聘,大多没有回复。少数回复的邮件内容都是“您的简历已进入我司人才库,谢谢投递。”

第二天下午,陈倩的手机收到两封新邮件的提醒,她立刻打开邮箱查看,是盛士达公司分别于2019年7月4日14时28分、29分发来的邮件,告知陈倩不适合该公司招聘的两个岗位,且均注明原因是“河南人”。陈倩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的“河南”籍贯,竟然会成为自己求职的拦路石。

陈倩郁闷了一整天,当晚,她将盛士达公司的回复截图到同学微信群里。群里顿时炸了锅,有好几个同届毕业生也是河南人,他们说:“这是地域歧视,我们不仅感到伤心,更觉得伤人。”同学们鼓励陈倩打一场维权官司,不论胜败,最起码能把对方的歧视行为“广而告之”。作为法学院出身的本科生,陈倩决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尊严,也以此进行她追求公平和正义的第一次“试水”。

推诿“无心之过”

2019年7月6日,陈倩向杭州市公证处申请了公证,支出费用1000元,公证处取证后不久,即出具了公证书,记载了盛士达公司以“河南人”为由,拒绝陈倩求职的过程。

陈倩先向有关媒体披露了这起事件,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不少在杭州务工、经商的“河南人”纷纷谴责盛士达公司的地域歧视行为,声援陈倩。一时间,盛士达公司陷入舆论旋涡,立即组织人员回应社会质疑。其解释称,回复陈倩邮件的员工刚刚调整到人力资源部门,此前没有操作过智联招聘的平台,加上当时事务比较多,就在内部流程表上简单使用“河南人”三个字备注籍贯,以供公司领导查看审核。该员工在发出回复邮件时,采取了复制粘贴的方法,不小心流出备注内容。因此,这是人力资源员工个人的“无心之过”,并不代表公司招聘存在地域歧视行为。

面对媒体的采访,盛士达公司表示:“我司已经责成经办人员停职检查,并将向陈倩口头道歉。”陈倩接到人力资源经理打进的道歉电话后,认为对方避重就轻,根本没有诚意。

2019年8月8日,陈倩将盛士达公司告到杭州市互联网法院,请求判令盛士达公司口头道歉,并连续15日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浙江日报》登报道歉;并要求盛士达公司支付精神抚慰金6万元。案件诉讼费、公证费等均由盛士达公司承担。

法庭上,陈倩陈词:被告盛士达公司在招录员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以及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的相关规定。该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平等就业权,还侵犯了原告的人格权利。

盛士达公司当庭答辩说,我司不存在侵害原告平等就业权的行为,公司没有给原告陈倩面试机会,是因为原告的简历不符合公司的基本招聘要求,原告没有工作经验。事件发生后,我司也立即组织调查,这仅仅是人事专员对于原告籍贯的备注,属于公司员工个人的无心之过,不等同于就业歧视。

盛士达公司还辩称,事件发生后,公司已经多次表态不存在对原告的歧视,并明确表达了不论对错都可以先向原告道歉的态度,原告诉请登报道歉太过严苛。同时,原告仅在网上投递简历,被告初审即认为原告不适合该岗位,第二天就做出回复处理,并没有耽误陈倩应聘其他单位的时间,陈倩也没有产生交通费和误工费等经济损失。而仅仅因“河南人”三个字,原告陈倩就漫天要价,提出6万元精神抚慰金的要求,并且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为此,盛士达公司请求驳回原告陈倩的全部訴讼请求。

为证明其答辩主张,盛士达公司向法庭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该公司员工劳动合同书及社保缴纳记录各一份,证明公司有河南籍员工,不存在有地域歧视的行为。

庭审质证过程中,陈倩质疑被告提交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她说,被告为掩饰其地域歧视行为,在本案诉讼后故意招聘了河南籍人赵伟,并将劳动合同签订日期提前到2019年6月28日,补缴了2019年7月份的社保。为此,陈倩向法庭申请调取盛士达公司为赵伟补缴2019年7月社保费的上报资料。

法庭经过调查认定,盛士达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能否认曾以电子书面形式通知原告因其为“河南人”而拒绝录用的基本事实。盛士达公司招聘有河南员工,也不能据此认定不会存在地域歧视行为。基于原告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与案件待证事实亦不具有关联性,故对原告的调查取证申请不予准许。

道歉并精神抚慰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盛士达公司是否侵害陈倩平等就业权,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评判分析。

首先,盛士达公司是否存在就业歧视行为。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招聘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求职者基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或工作岗位无关的因素,而不能给予其平等的就业机会或在工资、岗位安排、劳动条件与保护、社会保险与福利等方面不能提供平等待遇。

从已查明的事实可知,陈倩应聘两个职位被拒,盛士达公司均使用了主体来源的地域空间这一标准对人群进行了归类,并根据这一归类标准而给予陈倩低于正常情况下应当给予其他人的待遇,即拒绝录用,可以认定该公司对陈倩进行差别对待。

法院认为,盛士达公司以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进行辩解缺乏客观证据支撑,从外观呈现出的形态看,盛士达公司给出的拒绝理由系原告为“河南人”已确凿无疑,现该公司主张系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应承担举证责任,其不能提供任何客观证据予以证实,理应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

同时,盛士达公司称备注是人事人员对于原告籍贯的一个标注,以备自己和公司查看使用,但该辩解与其所称拒招理由为不符合工作条件,逻辑上显然存在矛盾。因此,法院对其辩解不予采纳。

其次,盛士达公司以地域标准的事由要素对陈倩区别对待,是否缺乏合理性基础,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但自主用工权并非毫无节制,须在法律的规制下行使,不得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合法权利,而关键是要划清用人单位自主用工权和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界限。本案中,地域事由属于陈倩乃至任何人都无法自主选择、控制的与生俱来的“先赋因素”,盛士达公司无法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证明,地域要素与陈倩申请的工作岗位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关联或存在其他的合法目的的情况下,该区分标准不具有合理性,构成法定禁止事由。

法院指出,因盛士达公司的就业歧视,直接剥夺了陈倩平等参与就业机会的权利,并且对其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构成侵害,从本案已查明的事实,可以推定盛士达公司对于其实施的歧视行为至少存在有主观上明知或应知而放纵损害发生的主观过错,具有可责难性。

关于原告陈倩主张精神抚慰金及合理维权支出损失的赔偿问题。法院审理认为,平等就业权涉及到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属于一般人格权,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侵害,不仅会使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公平参与社会资源分配,难以通过提供劳动获取基本生活来源,更会阻碍劳动者的人格发展,使劳动者在就业活动中受到排斥、归于异类,会感到自己的人格、自尊被无端地伤害,产生一种严重的受侮辱感,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劳动者精神造成损害,故被告盛士达公司侵害原告陈倩平等就业权,原告陈倩主张受到精神损害,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依法应予支持。

至于精神抚慰金的金额,综合全案情形酌情确定,盛士达公司赔偿陈倩精神抚慰金9000元。同时,对原告陈倩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即公证费1000元亦予支持。

2019年11月26日,杭州市互联网法院作出判决,盛士达公司赔偿陈倩精神抚慰金及合理维权费用损失共计10000元;盛士达公司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陈倩进行口头道歉并在《法制日报》公开登报赔礼道歉。

平等就业权具有双重属性

平等就业权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在劳动法的意义上,平等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年龄的劳动者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用人单位,从而平等地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机会,并且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遭受歧视的权利。

平等就业权既具有社会权利的属性,亦具有民法上的私權属性,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是其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表现,侵害平等就业权在民法领域侵害的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平等对待,就业歧视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严重的受侮辱感,对人的精神健康甚至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劳动者可以在其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寻求民事侵权救济。

(文中公司名和人名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河南人抚慰金杭州市
浅析第三人震惊损害赔偿责任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精神损害抚慰金量化标准探析
Hemingway—The Spokesman of“Lost Generation”
漯河市源汇区创新计生家庭生育关怀抚慰金资格审核工作
《诗经》为河南人正名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论旅游视角下河南人形象的重建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